第190章 转危为安
城的士兵见到突然出现在面前的军队赶忙想要关上城门,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刘秀的先头部队已经进入了昆阳城中。
昆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这里的守军本就不多。加上准备不足,刘秀几乎没废什么力气就将昆阳拿下。
刘秀总算松了口气。
如果拿不下昆阳,王欢再率兵追赶,两相夹击,昆阳就是刘秀的葬身之地。
昆阳城的百姓早就听说刘秀的大名,所以刘秀的军队进驻昆阳受到了百姓们的热烈欢迎。很多人因此投靠了刘秀。
其中吴汉与贾复就是这些人中的佼佼者。
王欢虽然攻下了南阳,可是刘秀的逃脱让他并未感到如何喜悦。当刘秀攻下昆阳的消息传来,王欢的心情更加沉重。
有人建议王欢直接进兵昆阳,却被王欢回绝。
经过一晚上的折腾,士兵疲惫不堪,厌战情绪在军中蔓延,昆阳易守难攻,如果出了纰漏,军队一定会崩溃。
于是王欢下令全军就地休整。
刘秀全身而退,刘玄的希望落空。昆阳是战略要地,如今被刘秀占据。王欢占据南阳,即便刘玄想对刘秀动手,中间隔着王欢也是鞭长莫及。
最想让刘秀死的人,却都无法对刘秀发动进攻。
三人就此僵持,期间王欢对刘秀发动进攻,却屡次被刘玄从后偷袭。当王欢转身攻打刘玄,却被刘秀从身后骚扰。
三方犬牙交错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王莽在京城见王欢久久不能取得进展,加上有人进谗言,公元十七年,王欢被王莽召回京城。
王欢走后没多久,刘玄与刘秀共同出兵,攻下了南阳。绿林军的声势更加壮大。
回到京城后的王欢心灰意冷,逐渐淡出了王莽的权力核心。
公元十八年,几经镇压,可是北方农民起义愈演愈烈,几乎每个州府都有。
王莽十分焦虑。
南方有绿林军,北方有赤眉军,这些都让王莽苦恼不已。
几经权衡,王莽还是决定先平定北方,毕竟这些人离长安更近,危害更大。
王莽召来自己的儿子太师王匡。
“匡儿,如今北方赤眉作乱,王邑几番进剿,收效甚微。朕命你接替王邑,剿灭叛军。”
王匡本就是一纨绔子弟,并没有什么才能。如今王莽让他上战场,他如何肯去?
“陛下,王邑熟读兵书,多年领兵与叛军作战,且经验丰富,他是最佳人选。希望陛下给他多些时间。儿臣从未上过战场,恐有负圣望。”
王匡说的已经很委婉了。
王莽如何不知道自己儿子什么德行?可是王邑领兵,屡遭挫折,军队士气低迷,只有换帅才能让军队重燃士气。
“我儿不必多说。朕让大将军哀章随你一起作战。”
王莽考虑的已经很全面了。
哀章是新近崛起的一员猛将,曾经在对匈奴的作战中取得过辉煌的战果。
王匡再没有可以拒绝的理由。
八月,王匡与哀章到达山东胶州,接替王邑的指挥权。
接到圣旨的王邑,无奈的交出兵权。
回到京城的王邑与王欢一样,闭门谢客,从此不再参与朝政。
王匡本就是一纨绔,他到了前线,每日不是思考如何进攻叛军,而是终日饮酒作乐。
他的手下见主将如此,便也有样学样。一时间,当地百姓屡屡被王匡的军队骚扰。百姓甚至觉得,王匡手下的这些人比叛匪更加可恨。
哀章几次劝说,可王匡依然我行我素。
与此同时,赤眉军在樊崇的带领下,声势更加浩大。
至于南方的绿林军,王莽只是派出严尤、陈茂率领郡县兵还有临时招募的士兵与之作战,这些人的战斗力可想而知。
由于王匡的不作为,加上赤眉军军纪严明,劫富济贫,这个时期发展的十分迅猛。公元二十年,赤眉军已经发展到十万多人。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王匡决定与赤眉军决战。却遭到了哀章的反对。
“将军,如今贼兵势大,附近州府百姓也十分拥戴,为今之计,我们只能固守,慢慢蚕食他们的地盘方为上策。”
“我到此已经两年,没有建树。如今陛下催我进兵,再不出兵,陛下恐将问罪于我。”
于是王匡不顾哀章的阻拦,执意出兵。
王匡亲率大军进攻赤眉军重镇成昌。
双方在成昌展开大战。
王匡率领的军队久疏战阵,赤眉军气势如虹,没多久,王匡的阵型就被赤眉军冲散双方发生了混战。
交战中,王匡被樊崇一枪刺中大腿,就此退出战斗。
失去主帅的新军陷入了混乱,全军溃败。赤眉军借此全力出击,新军大败。
副帅哀章战死,十余位将军或被俘或被杀。
王匡单人独骑跑回了长安。
王莽听闻兵败的消息,大怒。命人将王匡逮捕问罪。
与此同时,负责进攻绿林军的严尤也传来兵败的消息。
一时间新莽政权陷入了一片风雨飘摇之中。
无奈之下,王莽只好重新启用了王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