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身归南阳
冷飞的死让刘秀备受打击,他也因此大病一场。
一行人为了躲避王莽的追杀,只能在晚上赶路。好在一路有惊无险,两月后他们终于到了南阳。
“公子何故如此?”
李守见刘秀一副病恹恹的样子,关心的问道。
“李大哥不用担心,我只是旅途劳累,加上感染了风寒,身子看起来有些虚,我在你这里休养一段时间便好。”
“我大哥传来口讯,王莽已经封了公子在长安的宅子,而且他还大肆宣扬,说公子沽名钓誉,你的所有诗作全部是抄袭他人。”
刘秀听后只是淡淡一笑。
“随他去吧。长安我本已不打算回去。人们总是健忘的,若干年后,谁还在乎我曾经在长安城做过什么。”
李守见刘秀意志消沉,知道他一定是受到了什么打击,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劝慰。
众人安顿好后,李守单独找到了刘秀。
“公子可还记得当初我们是如何相识的?”
“当然记得。要不是黎奇谎称自己姓刘,恐怕我们也无缘相见。”
“既然公子记得,那你一定也知道此中的缘由。可是当我见到你的第一眼,我对自己的信念产生了怀疑。”
向阳十分不解。
“你一直认为刘姓当兴,可是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我一直研习的是堪舆之术,虽然朝廷羸弱,外戚专权,可是我早已算出大汉命不该绝会有四百年的国祚,一定会有一个中兴之主挽狂澜于既倒直到我看到了你。”
刘秀听到李守提到了自己,心中满是疑惑。
“李大哥何出此言?”
“你就是我说的那个人,可是偏偏你姓向,因此我生平第一次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刘秀哑然失笑。
虽然历史记载刘秀中兴汉室,可那也有可能是哪路诸侯随便推举出的一个人,历史从来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他只能让你看到他想让你看到的。
“李大哥说笑了。我与王莽虽然有不共戴天之仇,可是要说我能中兴汉室,绝无可能。”
当刘秀被太皇太后赐姓的那一刻,他不是没有想过自己就是中兴汉室的人,可是几年下来,这个念头在他的心中越来越弱。
只有真正见识到王莽的强大,才能体会到要想打败王莽有多么的艰难。
“这些年我如履薄冰,所想无非是怎么躲过王莽的暗算。虽然暗中也做了不少谋划,可终归是为了自保。中兴汉室,我恐怕没有那个实力。”
“公子不必过谦。相信我,你就是那个人。你被太皇太后赐姓,便是最好的注解。”
李守的眼中充满了光,在那里,刘秀看到的满是希望。
刘秀被李守的话打动,尘封多年的念头又重新被点燃。
“不瞒李大哥,我与王莽有着很深的私仇。我在京城谋划的一切不过是为了让王莽成为众矢之的,只有这样,天下人才能群起而攻之。不论如何,我都要试一试。”
李守见刘秀又重新燃起了斗志,心中深感欣慰。
“公子放心,我李家虽说不是什么豪门大户,但也愿意全力支持公子,只待时机成熟,我们便可揭竿而起。”
刘秀突然想起了王凤王匡兄弟,便开口问道:“那年我从南阳返回长安,路遇两个劫匪,一个叫王凤,一个叫王匡,这两人可有什么消息?”
“此二人啸聚山林,身边聚集了一些跟他们一样的劳苦大众,他们称自己为绿林军。”
刘秀哑然失笑。
这“绿林”二字还是当年自己无意中提及,想不到真被他们当成了军队的番号。
“当年我与他们曾经有一面之缘,只是不知道他们是否还记得我。如果有机会,我倒是想跟他们见上一面。”
“公子不用着急,他们经常在这一带活动,偶尔也会来我府上讨要些银钱。会有机会见面的。”
“李大哥,以后我可能要长期在府上叨扰,实在是打扰了。”
“公子说笑了。我李氏一门的荣耀,全部都寄托在公子的身上,何来打扰之说。”
刘秀暗中摇了摇头,看来李守心中“刘姓当兴,李氏辅之”想法已经根深蒂固。
就这样,刘秀几个人在李守的府上安顿了下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刘秀的身子慢慢恢复了健康。
“先生,这是我的堂弟李逸,五年前您曾与他有过一面之缘。”
这日李通带着一个少年找到了刘秀。
昔日的孩童,如今已经长成了大人般的模样。
“拜见先生。”
刘秀依稀能看出李逸往日的模样。
“五年未见,李逸长高了不少。”
“先生还如五年前般一样神采奕奕。家父在心中没少提及先生。”
见李逸提到李业,刘秀心中一暖。
“你父亲在京城没少帮我。这次我能离开京城,也全亏了李业的帮忙。”
李逸见刘秀提起自己的父亲,脸上满是骄傲。
“如果我在京城,可能我父亲会更加尽心的帮助先生。”
刘秀不置可否。
当年之所以会只带李通一人,刘秀自然有他的道理。
“你们找我所为何事?”
“先生,我想留在先生身边,这也是我父亲的意思。”
“当然可以。只不过我有些规矩,如果你能遵守,便可留下。”
李通在旁刚要出言,却被刘秀用眼色制止。
李逸听说刘秀肯收留,心中十分高兴。
“先生请讲,我什么规矩都能遵守。”
“第一条,晨起读书功课我要当日查验。”
“那是必然。”
“第二条,每日练字三个时辰,每个月的月末我会看你练字的进度。”
李逸面露难色。
“先生,三个时辰是不是有些过多?”
刘秀摇了摇头。
李逸一咬牙,也开口应承下来。
“第三条,每日照顾我的日常,包括一日三餐,餐后打扫卫生还有先生的衣物也要由你清洗。”
“先生未免有些强人所难了。”
说完,李逸一拱手离开了屋子。
“先生为何如此对待李逸?”
李通眼中满是不解,自己一直待在刘秀身边,却从未见过刘秀如此对待自己。
“你本性忠厚,李逸却与你不同。如果我说的这些他能做到,或许我能管教好他,人各有命,我也帮不了他。”
刘秀长叹一声,心中满是对李业的愧疚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