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第 228 章
去年秋闱前, 李青宏去庙里上香,给幺弟求了一个上上签。
下山时,碰到一位丢了钱袋的姑娘, 顺手借了一百个铜板,后来回家, 这位姑娘的家人还回了钱。
原本以为这事便了结了,结果过完年, 李青宏再去上香, 又碰巧遇到了这位姑娘。
这位姑娘并不是一个人, 同行的还有一个年纪相仿的女子, 另外还有两个相熟的婶子,她们应该是一同来庙中,回去的时候车坏了。
当时时间快要黑了,不管是车夫还是女人们都急的冒汗, 李青宏停下来, 本来想看看能不能帮着修一下,结果一看弄不好, 就让人拉着这些女眷先回去,他跟车夫费了些力气将车推走。
因为这位姓陆的姑娘两次受了李青宏相助,同行的婶子知道后, 回去打听了一番,想要跟俩人牵个线。
李青宏早就到了该成亲的年纪,他心里一直记着爹娘的话, 有人做媒便认认真真的相看起来。
虽然说这缘分来的晚,但牵上头后倒是顺利的很, 就在李青文挑灯夜战之时, 不知道三哥的终身大事有了眉目。
徐青元用了几个月功夫学好了唢呐, 但是李青文读书尚且顾不上,暂且没得学这个。
过了年以后,李青文长在月北私塾,寒冬还没过去,他穿的厚倒是好些,不少人都冻的手脚冰凉,写字前都要放在嘴边呵半天的热气。
虽然只隔了几年,但李青文来京城读书时,带了不少多少值钱的玩意,和李青卓当年来时完全不同。
虽然他不乱花,但也不差钱,不比那些富贵人家,比月北私塾这些读书人可强多了,尤其是看到这些人用的纸糙墨淡,李青文更觉得求学之路艰难。
帖经李青文已经不再浪费时间,不管是背、还是写,亦或者是注义,一点问题都没有,甚至他还多比考试内容更多的背了几本书。
诗赋这块,李青文自己押了几个韵,其中的一对诗词和赋,分别用了他接到边城的信,以及收到信之后做了几个梦的内容,有感而发,写的时候如泼墨,写完自己看,顿觉脸上发烫。
就、就是有点肉麻……
没有办法,分开的太久了,想念甚多,忍不住便从笔尖流淌出来。
看完这诗词和赋,李青卓问他,是不是有了喜欢的人。
因为他们哥俩都是一样的,不擅长诗赋,所以做题时,常以写景、行旅、送别和托物言志为主,李青文的这篇爱慕之情溢于言表,秾艳华美,跟其他的诗赋相差太多。
李青文的脖子都红了,但他穿的多,挡住了,“就是做了个梦……”
“仔儿,若是考试不拘韵,只凭着你这两首诗赋,便能名列前茅。”
反复研读后,李青卓给了弟弟这样的评判。
李青文本身也很喜欢,再加上二哥也如此夸赞,便又分别将诗、赋钻研了多日,另外换了三组韵。
才过完年,就有大江南北的学子陆续抵达京城,京城的客栈供不应求。
为了不耽误二月的考试,很多州府的读书人在去年十月考中后,便立刻辞别夫子和家人上京,山高水长,路上艰难,一切哪有那么顺利的,早到总比迟到强。
来的早的读书人,有些关起门继续苦读,有些则拿着拜帖拜访各个私塾和学院,得到首肯后,便和这里的举子同读书。
雪音私塾就来了不少,其中还有两个是徐青元的侄子。
收到了徐青元的侄子从家乡带来的糖,李青文才知道,徐家是有名的书香门第,还有徐青元辈分挺大,他的两个侄子比他岁数还长……
不知道是他们谦虚还是真的仰慕,徐家这俩人对徐青元都极其的恭敬和佩服,每次看到俩人两眼放光的跟他们小叔说话,李青文脑袋里不由自主的就会浮现出,徐青元双手抓着骨头啃的满嘴油光的一幕幕。
徐家两个侄子想要小叔指导诗赋,李青文也跟着一起,结果真的跟着学了不少。
徐青元以赋更为见长,清雅秀丽,婉约柔美,李青文想,难怪他侄子这样的心服口服,着实厉害。
私塾的人都以为徐夫子精通音律和书法,倒是少见他在诗词歌赋上一展身手,李青文觉得这人还真是座宝藏。
虽然俩人关系算是很亲近了,李青文还是没有问徐青元,为甚么不不参加科举,因为这话,可能很多人已经问过了。
既然四年了,他还没有这个打算,肯定有自己的理由。
二月初九,备受瞩目的省试开始了,依旧是尚书省的礼部主持这场考试。
依旧是三场考试,不过每场一天,每场相隔两日。
去年的乡试,李青文跟京兆府的诸位读书人一同考试,今年的省试,则是跟前几年考中的举子一同,坐在这里的每一个都是乡试中百里挑一的人。
第一场考试依旧没有任何悬念,李青文没让任何人来送他,但出了门,还是看到了三哥。
休息这两日,李青文一点都没耽搁,把厚厚几个诗词本子给翻的都合不拢了。
第二场考试天气极好,李青文被分配的位置也好,明媚的阳光照在脸上,微醺。
卷子发下来后,李青文心中大定,诗限制了言韵,赋限了韵部,但是都是他押中的,所以将烂熟于心的诗赋誊写在纸上便可以了。
落笔的一瞬间,李青文嘴角突然勾起,两辈子第一次写情书,竟然是在这种场合,根本是预想不到的事情。
不过,也亏得是考试,卷子除了他和几位评卷学士,不会有其他人看到,所以,他无论如何写出自己的爱慕和思念,都不会觉得羞。
第二场考完,李青文就不怎担心了,时务策他自己非常有信心,即便今年加了论,其他人也是第一次,他相信自己应对新出来的考试内容,不会比别人差。
因为怕李青文多想,他考完每一次,李青宏等人都不会多问,而是掰着手指头算日子,给李青文准备东西,因为他考完试,就得离开京城去往洪州。
洪州和京城之间也不近,李青宏又要开新铺子,没法跟着一同去,自然就得多操心。
第三场考试准时开始,果然新增了两道论,评论新帝登基后的几项政令,对于这种题,先歌颂一番,然后再增加一些自己的见解就好了,对于李青文来说,这个新增的论,跟从前没甚区别,依旧是把自己想写的写上便可。
省试中的时务策,李青文写的都是民生保障方面的建议,全是公共卫生方面,各地官府组织消灭“老鼠、苍蝇、蚊子、臭虫”这四害,就能消灭许多疾病的感染和传播,还有就是喝烧开的水、多盖茅厕和疫病的防治等等。
这里的科技水平不发达,李青文就尽量用前世的种种简单朴素的手段和方法,尽量改善民生,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人无法脱离周围而生活,他也一样,尽自己所能向朝廷提议,若是能得到重视,百姓之福,也是天下之福。
放下笔时,李青文静坐了许久,他现在明白,如果在边城,能帮的只有亲朋好友和乡邻,他来考试,可能一个小小的举动,会让更多的人受益。
可能他一个人力量实在是微小,但却是一粒小小的种子,待伸展枝叶后,有可能是一株小草,也可能是一棵参天大树。
三场考完,李青文出了院门,刚伸了一个懒腰,手里的篮子被接走,李青宏故作神秘的笑,“仔儿,回来有惊喜等着你!!”
可是,李青文被三个室友紧紧的抓住,到底也没能坐上回家的车。
陈泰冲李青宏喊道:“李三哥,今天不用等你弟弟了,我们照看他!”
为了准备今年的考试,所有人气都顾不得多喘几口,此番考完,憋着的这口长长的气都想宣泄出来,私塾的一众举子相约去喝酒,一个都不能少。
被一群人拥走时,李青文甚至都没能跟三哥多说一句话。
李青文鲜少出来玩,全凭他们做主,左右手被秦屿和朱祖元抓了一路,待下车后,知道跑不了,这俩人才撒手。
看着面前挂满了红色灯笼的小楼,李青文觉得霎是喜庆,随口问道:“这是哪儿?”
“恣华阁啊。”旁边有人说道:“你都来京城这么久了,还不知道这里?”
这个名字倒是有点耳熟,李青文并有多想,跟着一众同窗进门,被胭脂香气熏的连打了三个喷嚏。
上了楼,一个个美人捧着装满酒的铜壶进来,看着那半遮半露的衣服,李青文突然想起来了。
一个年纪不大的女孩挨着他的手臂坐下时,李青文“腾”的一下站起来,“我、我不喝酒……”
看着他红了脸,那个女孩捂着嘴巴笑了笑,然后捻起盘子里的果子往李青文的嘴里送。
看周遭其他人都一派自如的模样,李青文半路将那果子接过来,往嘴里一塞,连味道都没尝出来甚么,就咽了下去,“姑娘,不用劳烦,我自己来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