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袁曹针锋
当袁术带着十几条船,三万石稻谷到荥阳达敖仓时,整个河南尹的官吏、百姓,有上万人前来看热闹并为之沸腾。
往常夏收、秋收之后一、二个月,到敖仓送粮食的船只、马车络绎不绝,去年、今年遭受严重旱灾,敖仓等国有仓库的粮食,运出的多,运入的少。粮食价格也随之节节攀升。
司徒袁隗、大司农曹嵩、尚书令曹嵩、尚书卢植等官员,皆到敖仓。
见船上一袋袋粮食,装上马车,曹嵩脸上显示出如周边喜庆完全不同的肉疼来:“袁家的粮食来了,雒阳的粮价就得跌,我曹家得少赚多少钱啊!”
占据大司农位置的曹家,同时也是大汉最大的粮食商人之一。每年发往雒阳的粮食达数十上百万石,足够供应数万人。曹家与许多粮食商人联合起来,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河南尹、颍川、陈留、河内等郡的供应,将雒阳的粮食抬高,一年牟取暴利数百到千万钱不等。
曹节还算镇定,偶尔冷冷地看一着不远处与袁术寒暄的袁隗,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下船、装车的粮食上。一直等到粮食全部卸载,小声说:“不对啊,号称五万石,或许只有三万左右。”
曹家有三四十个账房、伙计,分散在人群里,分散开来,数着每一个船上下来的袋子数。
曹嵩汇了总:“一点没错,大约只有三万石。”又吩咐账房,“粮价降10钱。这三万石主要是做官员俸禄的,没多少会流通到市面上,不必担心。”
曹节自不会反对曹嵩的决定,却仍有抹不去的忧虑:“派人紧紧盯着敖仓和孟津、小平津等几个港口码头。袁家怕不会那么简单。”
曹嵩:“声东击西?示敌以弱?”
曹节点点头,急忙上安车回宫中,宋皇后做事比较冲动,他不敢离宫太久。
。。。
躲开人群,袁隗刚才兴高采烈的脸色立即沉下来,比翻书还快:“怎么比预计晚三天到?信上写得不是十万石么?”
袁术:“本来一路顺利,到了陈国,一些大船搁浅,我只好带着小船先回来。”
袁隗:“怎么会搁浅?这条路你以前不是走过?”
袁术以前北上走得是旁边的官道,几次南下走的是浪荡渠水路,可那是春、夏、秋季,河道比现在深:“刘德然和九江郡几个倒是劝我走涡水,过龙亢,到谯县改陆路北上睢阳,改走睢水。。。”
袁隗一挥手打断对方:“不用说了,在谯县换车马?这帮小子不知道厉害!曹家能让你在谯县顺利换到车马?不会拖你十天半个月?不会找些流氓无赖趁火打劫?”
袁术小意奉承:“叔父考虑就是周密!他们说涡水深,我给拒绝了,当时就是想着在汝南、陈国离家近,而已没想那么多。”
袁隗:“浪荡渠就在汝阳附近,就算船只搁浅了,也方便招募人手。玄德,你立即带人走一趟,一定要把搁浅和后续运输的问题解决好。”
“好,这这就走。”
袁术:“我也去吧。”
袁隗:“不,你跟我一起,不入敖仓,大张旗鼓把粮食运到雒阳去!我倒要看看谁还敢让我下台!”
。。。
“湿了,湿了!”
“快,把船拉到边上去!”
“把粮食放到小船上。”
浪荡渠中,袁胤着急地大叫着指挥,几乎把声音吼得嘶哑。
袁术带着纪灵将小船带走、先行北上之前,指示作为从弟的袁胤,与刘德然、刘普等一起,负责剩下十几艘大船的运输工作。从扬州出发时,在刘普、鲁玄、刘德然组织下,雇佣了不少九江人。自从到了汝南境内,袁胤带来了上千袁氏佃户,将纤夫全部换成佃户。袁胤更是自居船上,以北方人不善水为由,把刘德然、刘普赶到岸上去,一前一后带领袁家佃户拉船。
带着一群并无拉船、行船经验的佃户们,刘德然对水运本就不太了解,毫无意外地花费更多时间,佃户们则花费更大力气,船队走得更慢了。
袁胤高高兴兴地享受着发号施令的舒爽。
可惜好景不长,正好是他坐那条船搁浅漏水,数百人手忙脚乱两个时辰,总算把船上的粮食转移到高处或岸边。
刚才抢救粮食时不小心落水,袁胤好容易换了衣物,正冷得发抖、牙齿打架、脚蹬地。郁闷地站在岸上,听任一旁的刘德然、刘普指挥:“混蛋,你们如何拉纤的,竟然把船底触坏了,工钱别想了,没要你们赔船都算好的!”
刘德然如何听不出袁胤的指桑骂槐:“来人,把搁浅的这艘大船拉到岸边。”
袁胤:“不要停,其他的船继续走。”
毫无疑问这是笨办法,刘普咳嗽一声:“这样不行!大船搁浅之后,船底部为淤泥吸住,失去了浮力,拉得难度大了许多。若只是拉动数十米,虽然多费力气,终究可以完成。若几十数百里都如此下去,得半个月才能到陈留。而且水下总是有石头的,一直这么拉,必然损伤船体,恐怕再次出现漏水事故,得不偿失。”
袁胤:“那怎么办?”
刘普:“既然小船能走,把粮食放到小船上,大船少了重量,稍稍拉动,不就能浮起来了?”
袁胤目瞪口呆:“就这么简单?”
刘普:“就这么简单。到了扶乐或者浚义,再换大船。”
刘德然:“可是小船不够,或许可以到陈县去找人帮忙。”
袁胤冻得鼻涕横流,不时打着喷嚏,依然坚定地说:“公路曾留下话:不准找陈王刘宠。”
“那找谁?水位这么浅,最好得五十只小船,谁能帮忙雇到这么多?”
袁胤:“待我去扶乐找人帮忙。”
。。。
袁氏,也称爰氏,春秋时居于阳夏,世袭陈国上卿。之后随着人口增加和战乱,四处迁移,到东汉初年,袁良有功劳于朝,担任过将作大匠、丞相令、广陵太守等官职,因病归家。袁良长子袁昌,迁移到稍远的汝南汝阳,成为汝南袁氏的中心,也是袁术、袁胤等人的先祖。
袁良次子袁璋从阳夏迁移到扶乐,是扶乐袁氏的先祖,之后扶乐代替阳夏,成为陈郡袁氏的中心。扶乐袁氏目前最有名望的人,是光禄勋袁滂,老家中只有其子袁涣。
袁胤见袁涣不满弱冠,就存了轻视:“我是汝南袁氏的,你们家大人呢?”
袁涣:“原来是本家,有什么事,跟我说一样。”
袁胤说明来意,见袁涣年轻,也没报多少希望。
袁涣对管家、护院、账房等招呼几声,接着坐下来招呼客人聊天吃饭休息。
袁胤急的不行,不断催促,袁涣却仿佛没听见,依然优哉游哉、食不厌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