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汉起 > 第一百一三十章 九江郡平

第一百一三十章 九江郡平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四月,连坐制度建立同时,卢太守勒令各县组织服役壮丁在山口要道屯垦戍守,既抵挡山贼的进攻,又隔绝山内外联系,同时补充军资粮草。

    屯兵就必须长期用兵,若以一人每月食二石计,二千屯兵各拒隘口一个月就是四千石,二十多万钱,粮草消耗很大。

    刀剑弓弩,如果购买,哪一个不是价值上千钱?如果进行大战,二千屯兵不够,临时再招两千壮丁,紧紧武器就得数百多万钱。虽然郡武库有不少存货,还是不够。

    无奈之下,卢植大笔一挥,各县里兵丁的武器、粮草县里自己负责,就把各个要道口屯兵主要压力丢给各县负担。

    另外,厚着脸皮向驻扎在历阳的扬州刺史借一千兵器。

    各个县当然叫苦连天,说是因为匪患,本来就百姓流离,赋税难以收取,希望少负担一些军费。

    卢植手中是有一些钱财,查处奸细们的罚金,抄家钱不少,郡还有一些历年来的积累,但开支也大,卢植于是上书朝廷请求减免一年赋税。之后让未遭贼的县给遭贼的经济支持,几个措施一起,总算熬了出来,收支平衡,略有盈余。

    淮阳群山中的山贼、蛮人坚持了半个月,商旅不能进山,山里出来的人全部控制起来,不准回山,搞得物资、粮食缺乏,只能躲在深山里一边啃草一边痛骂卢植。

    扬州刺史原则上同意借兵器,同时也要求卢植给一些粮食、财物做为“利息”和“回礼”。

    卢植气得大骂。可若非从扬州刺史处,哪里也借不到上千的兵器,只有捏着鼻子忍了,让鲁玄组织了商旅运输。从阴陵到历阳,最近的路必须经过淮阳群山,郡守府中的属官都认为非常不安全,可能会被贼人抢走。

    卢植却认为,只要多派人手,贼人一定不敢下山抢夺。

    鲁玄第一次运输,带了一百人,有车辆50辆。

    路上遇到二百个饥渴难耐的山贼、蛮人们,从四面八方冲出来抢劫。运输队吓得要死,丢下货物,毫无廉耻的跑了。

    第二次,鲁玄加派了护卫人手,共计三百多人保护100辆货车。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郑当千、黄天宝带了八百人冲下山抢劫。鲁玄的部下抵抗一阵后,仍然败退了。

    打开车上的袋子,黄天宝笑得眉毛都弯了,眼睛眯成了缝:“粟米、稻米、肉干,钱。哈哈我们发财啦!”

    山贼、蛮人联军推着异常沉重的车辆,唱着打靶归来,高高兴兴往回走。走到一处河边,此时天热难以忍受,于是争前恐后到河沟边喝水,并解下马鞍,让马吃草。

    这时,两百多名士兵,手持刀剑弓弩,从货车的夹层中突然冲出。同时执行运输任务、刚才跑掉的近三百名士兵也冲杀回来,更有二百骑兵从侧翼包抄!

    山贼、蛮人们猝不及防,被打得大败,许多人四散逃跑,被追击的骑兵轻易杀死。更多的人就近逃入河沟中逃跑,官军的弓弩不断射击,山贼、蛮人们互相拉扯、躲避下,大半倒闭或淹死河沟中,河沟水为之不流!

    郑当千这次再没有好运气,被一名骑兵追上,砍成两段。

    黄天宝爬山涉水如履平地,终究逃脱,向山寨中逃去。到了山下,发现山寨全都是官军旗帜,山上黑压压一大片,至少有上千官军。

    黄天宝大吃一惊,向其他地方逃走,被追在后面的弓弩手射成了筛子。

    。。。

    郑当千、黄天宝原本是淮阳群山中最大的两股盗贼、蛮人。这次胜利,在淮阳群山中引起了极大的恐慌和畏惧,纵横数年,胜多败少两股最大的势力,就在新上任没多久的太守卢植手中捏成碎片。卢植的形象彻底在他们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阴影。

    剩下的贼人头领们,认为不可能抵挡住卢植率领的官军,一个接一个地下来投降,他们侥幸地认为,卢植不能一直在九江担任太守,如今打不赢先撤了,等到卢植调走后,还不是可以为所欲为。

    如何对待俘虏,卢植手下形成了两派意见。

    公孙瓒、刘普认为对山贼头领们必须用重刑,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一般山贼也必须加以惩处。

    刘备、鲁玄认为杀俘虏不祥,如果把投降者杀掉,日后其他贼人就不会投降,对率先投降者必须加以优待。

    两边各有道理,一时间难以决断,卢植便将其中罪大恶极者,先关起来再说。

    。。。

    困扰九江郡的山贼、蛮人叛乱,终于得到了形式上的整治。

    为了进一步消灭或转化余下山贼,郡里决定发动上千人,扩建从阴陵,经淮阳丘陵,到全椒、历阳(扬州刺史)的道路,并在黄天宝营寨的基础上,改建成一座关卡,称之为清水关!

    将逃离的百姓,普通山贼和蛮人,陆续回迁安置在大道两侧,恢复乡、里和驿站。道路两旁,随处可见百姓们热火朝天地开垦旱地,建设水田。

    预计二三个月之后,建好的大道和乡、里亭,就能将淮阳山脉,彻底一分为二,东西两半。有效的减少山贼们的活动空间,给山岭中人贸易换取粮食、生活用品的机会,避免山贼死灰复燃。

    。。。

    从卢植任九江太守开始,许多的学生南下投靠求学,与刘普、鲁玄等作为深受重用的下级,同属于门生属吏。

    卢植承关西学以致用的学风,公开讲学,既教《礼记》《春秋》等通用课程,又提倡学生有所专精,颇有孔子有教无类的美名。

    例如卢植长子卢养,年龄虽小,经学十分精熟,远在其他师兄弟以上,为学问之冠冕。刘普和刘德然则想做陶朱公,喜算学、经商、手工业之书。公孙瓒喜欢军事,天天研究地图、河流山峰,军事制度,铠甲、兵器、马匹。鲁玄则好读书不求甚解,向公孙瓒、刘备学习骑射之道,向卢养请教儒学。刘备则爱好广泛,与刘德然一起做生意,与公孙瓒讨论战例,与刘普一起办理政务杂事。

    在学习的同时,师兄弟们,因才干有高低,或阅历有深浅,担任了不同的职务,拿一份粮饷,很好解决了吃饭问题。平日或处理公文,或协调纠纷,或经营田亩、商队,在学习和实践中成长,又用学得的兵法、政论具体指导实践。

    同学们一起讨论,各抒己见,经常吵得面红耳赤。卢植则启发、引导、点评。教学相长,师生的政务、军事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众人都以为好日子还长着呢,一个长者的到来,彻底打破了门生属吏们日益美好的生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