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徘徊的孤王 > 第109章 余波

第109章 余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高宗二十六年,秋风掠过天云江,吹过长安城高大的城墙,一股荒芜衰败的气息。

    大唐王朝的皇宫里,大明宫内温暖如春,成千上万支的蜡烛,把这里照的亮如白昼。

    在一群宫人的簇拥下,带着一对儿明显黑眼圈的李治缓缓的坐上龙椅。

    一封奏折早已放在面前的桌上,尊贵的大唐皇帝将其拿起打开,上面的墨迹还没有干,带着些许潮气。

    片刻之后,他将那份奏折缓缓的放在桌上,面上露出几分自嘲的神色。

    “可笑啊,可笑,我大唐堂堂数千人的千牛卫,竟然让人在军阵之前刻字朱雀门。”

    皇帝的愤怒很快就化作浓烈的火焰燃烧至在下方站着的两人,阴沉的目光顿时化作重若泰山的压力,让下方的两人跪倒在地。

    正当两人满头冷汗之际,皇帝的怒火也是逐渐消散,只听李治淡淡的说道。

    “狄卿,你做着大理寺丞也有近两年了吧?”

    下方的狄仁杰立即顿首应道。

    “是的,陛下。”

    事实上,有才能的人不管怎样都会出众,没有武则天,狄仁杰仍旧凭着自己那一腔独特的正义感和出众的才华得到了赏识。

    而他的职位也是如同坐火箭一般往上窜,如今已经是六品的大理寺丞。

    “你坐在这个位置上以来,长安城的治安,肉眼可见的变好,密探作为大理寺的眼睛也早已遍布长安。”

    李治平淡的说道,转而又砰的一声一掌拍在桌子上,怒火再度开始燃烧。

    “那你告诉朕,这是怎么回事!”

    “这篇奏折上满篇都是,‘或许’‘应是’‘据推断’到现在来,朕连那家伙的名字都不知道。”

    “他是谁!”

    狄仁杰支支吾吾答不上来,李治见状也是气急反笑,转头将怒火洒向那名跪在狄仁杰旁边的将领。

    “还有你,把头给朕抬起来!”

    那名将领闻言,连忙抬起头来,面上全是冷汗,李治见状怒火更胜几分。

    “千牛卫作为大唐的精锐,这么多人眼睁睁的看着人在面前刻字,你的脸烫不烫啊?”

    皇帝见到两人蜷缩着身子,近乎想把自己的身体钻进地里,满腔的怒火也是渐渐消散了。

    “几日”

    狄仁杰闻言连忙抬起头来,沉声说道。

    “三日,陛下,只需三日,臣定当将其抓捕归案。”

    李治伸出手捂住自己的额头,稍稍有些晕眩,疲惫的摆了摆手。

    “下去吧!”

    两人连忙站起身来后退几步才敢转身离去。

    片刻之后,李治觉得那种晕眩感稍稍缓解,再次拾起那份奏折仔细看起,呼的一声冷笑。

    “呵,白袍男子与另一人剑斗于坊市之中,未伤及民居分毫。”

    “这都快要是站在朕的面前伸手打朕的脸了。”

    ——

    清晨的凉风自窗口涌入屋内,李信睁开双眼,在床上翻身坐起,将身上的绷带和纱布扯下,昨晚被李白刺出的伤口,此时已经愈合结痂。

    李信伸手将伤口上的疤抠下,露出里面粉红的嫩肉,站起身来活动了一下肩膀,这才松了口气,昨日受的伤并没有在身上留下暗伤。

    李信此时看起来有些狼狈,但是与他对决的李白也好不到哪里去,此时也估计猫在某个地方养伤呢。

    “嗒。”

    一声轻响落于窗沿,李信警惕的抬起头来,伸手握住剑柄,只见一个人影已经翻窗而入。

    看清了来者的面容,李信的眉头稍稍舒展,随后一些疑惑的问道。

    “你怎么找到我的?”

    来者轻笑一声,甩了甩银白色的短发。

    镜看着面前赤裸着上身的李信,轻轻咳嗽一声,别过目光。

    “昨天夜里有两人与长安城坊市之中对决,我观有一身影很是像你,用的剑术也颇为熟悉,花了点时间就找到你了。”

    李信的目光扫过镜腰间的腰牌,笑了笑,调侃道。

    “你现在也是吃上官家饭的人了。”

    镜扯下那块腰牌在手里掂了掂。

    “还行,在大理寺那里接了一份密探的活,也算是专业对口了。”

    李信眉头一挑。

    “那你能接触到里面的文件吗?”

    镜赏了他一个白眼,微微后仰,双手撑在窗沿上,清风拂过她的发梢,让李信看不清她的眼神。

    “当然不能,我只是一个小小的……”

    “密探而已……”

    李信丢给她一袋钱,拉过桌边的椅子坐了下来。

    “那你就得想办法进步一下了。”

    “最起码去当个……大理寺丞。”

    镜脸上难得露出几分笑容。

    “那恐怕那个叫狄仁杰的人要把他的令牌甩在我的脸上。”

    李信见到就她一人,也是有些好奇曜的去处。

    听到李信的疑问,镜顿时轻轻地切了一声。

    “我可不知道,今天一大早就听到他嘴里在喊什么欲上青天揽明月就跑了出去,鬼知道他在哪。”

    “钟馗可不一定知道……但李白应该知道……”

    李信在心中默默的想。

    “你来这里恐怕也不仅仅是来找我的吧。”

    镜拢了拢头发,面上也是露出几分认真的神色。

    “这片地方是我暗中管辖,昨晚和你对决的人是谁?”

    李信听闻没有隐瞒,毫不犹豫的说道。

    “那人叫李白,天纵奇才,你不要和他对上。”

    镜听过之后沉默片刻,缓缓点头,整个人一记后仰翻出窗外,李信起身探头望去,只见早已融入人群中的镜,似有所觉的转回头来,面上露出几分若有若无的微笑。

    ——

    朱雀大门旁,肩膀上挂着一个面具的明世隐站在人群中抬头望向城墙上崭新的刻痕,微微皱起眉头,口中喃喃道。

    “新的变数……”

    很快,明世隐就从人群之中闪身出来,迈着四平八稳的步伐走入旁边的坊市之中,在街角转身一拐便就走入了一家店面中。

    店铺柜台后面的公孙离抬起头来,看到进门之人瞳孔一缩,随后面露惊喜。

    “老师!”

    公孙离轻而易举的便就翻过柜台,扑入明世隐怀中,那份亲昵的模样看的站在柜台上的梦奇直跺脚。

    里间的杨玉环听到声音之后也是走了出来,看到是明世隐之后,面上也是露出几分欣喜之色。

    明世隐见到两人脸上的欣喜神色不似作假,随后拍了拍公孙离的脑袋,公孙离也是顺从的松开了明世隐,引着他进入里间入座。

    端上一杯茶水之后,公孙离迫不及待的问起了明世隐。

    “老师,这些年你去哪了?”

    杨玉环也是目不转睛地看着明世隐,明世隐喝了一口茶水,慢悠悠的说道。

    “此事说来话长,过会儿再提。”

    “这些年你们过的还好吗?”

    公孙离叹了口气,双手撑起脑袋,一双兔耳也是耸拉下来。

    “还好,我和玉环姐姐……机缘巧合得到了一些钱,开了一家店铺卖文房四宝,虽然赚不到什么钱,但也饿不死,至少不必抛头露面了。”

    明世隐看着有些志短的公孙离,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但是面色不变,依旧笑道。

    “那当初我教你们的剑舞和音律,你们还有温习吗?”

    两女纷纷点头。

    “老师教的,从不曾忘。”

    外面一阵喧哗声袭来,只见几个半大小孩涌入屋内,杨玉环公孙离一人抱起一个,看向明世隐颇为自豪的说道。

    “老师,我们也像你当初那样收养了一些孤儿。”

    明世隐那张柔美的面容上露出几分笑意,看似颇为认同的点点头。

    让两女放下孩子,三人走出店门外,明世隐转头看向那高大辉煌的皇宫,手指掐动之间,眼中闪过一丝精芒。

    两女在明世隐的带领下,在城中漫无目的的走着,很快喧闹的人声渐渐远去,周围的高门大院也是逐渐多了起来。

    杨玉环和公孙离有些疑惑地看向明世隐,明世隐转过头来望向两女,笑道。

    “你们可知这里是哪?”

    两女看着周围了无人声的院子,茫然的摇了摇头。

    而明世隐此时却并未回答两人的疑问,而是轻笑着提起了另一件足以石破天惊的消息。

    “高宗皇帝,命不久矣!”

    “老师慎言!”

    两女都被明世隐这句话惊得不轻,连忙劝阻道。

    明世隐却是毫无顾忌指着周围的院子说道。

    “皇帝的权柄就好似一枝长满尖刺的荆棘枝条。”

    “即使他们的双手被那尖刺扎的血肉模糊鲜血淋漓,他们也不会放手。”

    明世隐脸上的笑容缓缓收敛,伸出手抚过那些院墙。

    “但是皇帝也是人,他们会生病,会受伤,会衰老,会死亡。”

    “每个皇帝自觉大限将至之时,最为担心的便就是帝国的权力能否平稳的交接下去。”

    “老皇帝担忧着宗室的窥探,忌惮往日的忠臣日后变成权臣。”

    “而老皇帝要做的便就是将枝条上的尖刺尽数斩落,让权力的枝条能够顺利的握在新皇的手中。”

    “并且要让新皇手中的枝条能够毫无阻碍地鞭挞在那些不臣之人身上。”

    “太宗皇帝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将当今皇帝的那些兄弟尽数分封出去。”

    “虽然他们有封地没有军队,但是对于当今皇帝注定是碍眼的存在,没有人希望子孙的皇位被他人夺走。”

    明世隐的话语一顿,三人走到一处院门前,明世隐的脚在台阶上一踏,声音猛地提高。

    “而这里,便就是束缚那些宗室们的牢笼。”

    “十王宅,百孙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