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请陶渊明
怪不得马文才最近老跟着她往后山跑呢,
原来自谢道韫下山之后,书院的课业又由陈夫子一人负责,学子们的学习生活又单调许多。
因为梁山伯得到了谢相的赏识,陈夫子最近倒是不为难梁祝二人了,但是他讲课迂腐守旧,没有新意,特别是有了谢道韫珠玉在前的对比,学子们对陈夫子的课堂更没有了期待,学习热情陡然下降了好多,很多人日渐消沉。
能有热情吗?
都知道陈夫子势利眼,上榜无望。
山长对这情况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山长夫人不愧是他的贤内助,看他整日愁眉苦脸的,就知道他在担心什么。
不过陈夫子是书院的老人了,有些事情不好明着得罪他,两人商量着,只好再请一位大神回来。
她想到了自己那位随性的表哥——陶渊明,有消息称他就隐居在杭州。
夫妻二人决定派两个学子下山去寻找他的隐居之所,只是两人都知道陶渊明的性格古怪,也不敢全然依托在他的身上。
翌日课堂之上,
陈夫子就面无表情地宣布了一个消息,山长要派学子下山去请陶渊明。
他心里却对山长的命令嗤之以鼻,请陶渊明?这人居无定所,多少想讨好他的人了都找不到他,派学子们去,找不找得到还是一回事呢!
他原以为没有学子会愿意去做白用功。没想到话音一落,竟然有不少学子都跃跃欲试。
祝英台第一个举手,这个消息来得正是时候,刚好,她也想避开梁山伯一段时间,好好想想她对梁山伯的感情到底是什么。
陈夫子讪笑一声,又抛出一个重磅消息。
“过几日,朝廷派下来的中证考评官王卓然王大人就要到书院了,下山的学子,很有可能会错过中证考评,是去是留,你们可要想清楚了。”
刚刚还吵着要下山的学子们顿时收了声,下山能不能找到陶渊明还不知道,中证考评可是耽误不得。
孰轻孰重,他们还是分得清的。
但是祝英台和他们不一样啊,她又不能入仕途,巴不得中证考评上没有她的名字呢,省得又像文玥说的一样,越高调越容易惹人嫉恨,就越多人关注她。
所以她还是坚持要下山。
见祝英台坚持,梁山伯自然也要跟着去。
陈夫子本来就对梁山伯那日在谢府抢了他的风头很不满,听到他要下山错过考评,当下就要同意,谁知道祝英台却不干了。
她本来就是为了躲山伯才下山的,他也跟着去那算怎么回事?
“夫子,我不要梁山伯跟着我去。”祝英台高声喊道。
梁山伯有些受伤地看着祝英台,他也不知道怎么了,最近英台好像一直有意无意地在躲着他。
众人都很疑惑,这梁祝二人,平时不是跟连体婴儿似的,形影不离嘛,这是怎么了?
陈夫子见祝英台不肯,脑子一转,想着他打听到的那位大人的脾气,心里又有了一个对付梁山伯的主意,不下山好啊,不下山更好!
“那还有谁愿意和祝英台一起下山的吗?”他又问了一遍,这次没有学子举手了,显然大家都更看重中证考评。
见梁山伯没再出声,陈夫子放心了,又假装好意地对祝英台道:
“祝英台,既然你不愿意梁山伯陪你下山,夫子我,也不能让你一个人独行,这样吧,你就在学子中,随便选一人,陪你一起去吧。”
心里却是想着祝英台能把荀巨伯一起叫下去,这样的话,书院里还有谁能帮助梁山伯?
谁知道祝英台并没有选择平时比较要好的荀巨伯等人,而是点了个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的人。
她努力不去看梁山伯受伤的神情,声音清朗,大声道:
“我选择马文才!”
众人皆唏嘘不已,书院里,谁不知道祝英台看不惯马文才的霸道行事,也就是马文才不和他们计较,不然梁祝二人面对的,岂是那些小儿科的恶作剧。
祝英台终究不忍心让梁山伯太伤心,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学子中,只有马文才是杭州人,对杭州各处都很了解,而且他武力高强,我们一起下山安全一些,也更容易找到陶先生。”
学子们一听有理啊,而且能少一个如马文才这样的强劲对手,他们简直举四肢赞成好嘛!
“马文才,你觉得呢?”
陈夫子有此一问,可不是真的在意马文才得意见,他是希望马文才能够拒绝,然后他再点荀巨伯。
“我没意见。”马文才淡淡道。
他是真的没有意见,一来祝英台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二来,这次的考评官是义父,他反而不想表现得太过出头。
他的回答让陈夫子傻眼了,心想这马文才不是一向要强吗?怎么会自愿放弃这么好的机会。
事已至此,他再不甘心也没办法,只得宣布,由祝英台和马文才一起下山寻找陶渊明。
两人各自回去收拾东西。
马文才第一时间把下山的事情告诉了文玥。
文玥一愣,这,孤男寡女的哪行啊,当下就决定要一起去,别的做不了,做个电灯泡她还是可以的。
马文才没有意见,就当带妹妹去游玩咯,他和祝英台本来也不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