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从北往南的人
“嫂子的家人不和他们一起过来吗?”眼前形势严峻,建业哥不可能没提。我感到好奇。
这里也没其他人,她还四处张望了一下番,典型背后说人坏话的样。“我妈偷偷和我说,嫂子她妈是自己吃药死的,这次回去嫂子和她哥哥还有弟弟吵了一架。”
“什么事这么严重?”
“就是一点小事,北方不是缺水,老太太不小心把干净的水冲厕所里了,她嫂子就一直在家吵,两人上午吵架,晚上就吃药了。”说起这些也不知道老太太心眼小还是媳妇厉害,反正事就变成这样了。
寻常老百姓,不都是家里这点事,婆媳矛盾,经济压力,小孩学习,但闹成这样也是少有的。
“嫂子最后和她爹说了沿路的情况,老头不肯和她走,说家里有儿子,没人会跟闺女过,最后只能留下了地址,才回家。”那些守旧的老人是挺在乎规矩。
爸那边加盖起了房子,他们准备建一个三层楼房,加上地皮一人出了十五万,我没想要住过去,但看着他们着急赶工,过去帮了半个月忙。
要说外地人有多少往外走,看看村里的情况就知道,他们这村挨着县城,这地一天一个价,建的还是外地人,之前不少人过来了解情况,问买地的价格。
“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可你总是笑我,一无所有,我要给你我的追求,还有我的自由……”路过杨树林,从二层小楼经过,一个男人又开始唱起这首歌。
自从那边的几栋楼建好了,经过都会听到这个歌声,我想那一定是一个追求精神世界的男人。
可村里的人不这样想,有人评论他是读书读傻了,他的父母也这样认为,我从细碎的言语中大概了解那个男人的经历。
在00年代时,考上了北京一所大学,留在北京当上了公务员,后来为了一个女人辞职想出国,结果女人出国了,而他留在国内,就这样变成了一个执念,每年为了出国关起门读书,耽误了一辈子的前程。
前段时间,他的母亲因为身体出现问题,回来后就再没出去过,他的父母已经快八十了,看着自己这一无所有的儿子天天叹气,两代人产生摩擦时还会互相说着狠话。
和绝大部分的人不同,也需要极大勇气,这种从始至终遵从内心的人,我还是带着欣赏,路过的时候也会跟着唱上两句。
大棚里的西瓜一个个成熟。今年缺水,物价飞涨,市场里的西瓜寥寥无几,我家有西瓜棚的事被传了出去,每到晚上都会有人找过来买西瓜,连着村里的蔬菜也跟着买了不少。
我口袋里的钱鼓了起来,以前和铭铭结婚时,什么也没给她,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乱起来,存钱也没有了意义,我问她想要些什么?
她对那些金饰好像没什么兴趣,倒是想要一套婚纱照,于是我们准备用这次卖西瓜的钱,去市里拍一套婚纱照。
天还没亮,就开始出发,市里热闹极了,湘北人好享受,大部分人都不喜欢存钱,对吃喝玩乐上有些超前消费的观念,那一排排小档口坐满了人,正吃着早餐。
和开春萧条的场景,有着天差之别,我们一路问询着那些影楼的价格,终于找了一家满意的店。
那家店是传统的中式礼服,老板态度很好,也没有太多的套路,直接就和我说着六套衣服,精修照片60张,相册两本,大相框两个……
全部加起来六千五,不需要额外费用,其他拍出的照片想要就给我们,但不会精修。
知道我们住得偏远,今天就帮我俩插了个队拍上照片,我们在太阳底下拍了两个多钟头外景才回来。
这一天笑着,脸都快僵了,但总算值得,铭铭看着照相机里的照片,很是开心。
那些照片要等一个月后才能取,我带着铭铭去市场巷子吃了个远近驰名的小馄饨,还有我最喜欢的麻辣烫。
一道碰到不少北方口音的人在说着话,就连那麻辣烫的摊位都出现两个小女孩,老板用她那塑料普通话对答着。
“市里北方人很多吗?”我吃着麻辣烫,和老板聊着天。
从他那乐滋滋的表情里能看出来赚得不少。“上个月就开始有了,最近又来了不少。”
对于这些北方的来客,大家还是很欢迎,有点明白那些旅游城市的居民对游客为什么如此友善,提高经济水平啊!
七月中的太阳越来越大,找了个宾馆睡觉,晚上再带她体验一下小龙虾的味道。
趁着铭铭睡觉的功夫跑到这边的超市买了一大堆零食,长大了并不像小时候那么馋,有时候拿着解解闷也是不错的。
小时候小龙虾就一个口味,辣,现在为了符合大众的需求,弄出来好几种味道,我俩一人点了一盘,最后拿着面条往汁里一拌,太爽了!
铭铭喝着擂茶,一小口一小口的喝着,样子像撑到了,我点了份臭豆腐,旁边还放着一大串牛肉串,香味扑鼻而来,我又开吃起来。
这一天使着功夫花钱,满足着那口腹之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