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第一百三十二章
市政府盖房子必须一炮打响, 在质量上是不能有任何问题的。
但若是把这么大的工程承建给其他公司,也是不行的,那市建筑公司就失去了绝好的发展机会。
市政府开了好几轮会议, 最终邓市长还是决定, 用最简单的办法, 由政府招兵买马, 充实到建筑公司。
周副市长其实不太同意,他担心的是,即便招来的人是有真本事的,但临时组成的班子, 没有磨合, 没有默契,会不会影响项目的推进, 他的意思是, 由政府出资收购一家口碑好的建筑公司,这样比较容易上手。
但徐市长和其他领导都不同意。
市建筑公司的招聘通知贴到大门口, 大大小小的建筑公司都要沸腾了。
鹿城现在的房地产发展的势头不错, 但大多数情况下,房地产商和建筑公司都是分开的,房子是建筑商盖得, 但他们只能挣个辛苦钱,大部分利润都被房地产商挣了。
所以,市建筑公司要招聘,很多人都动心了。
反正给谁干活儿都一样,那还不如给政府干呢,最起码还能落个铁饭碗。
市建筑公司这次招聘的人很多,但来应聘的人更多, 很多人为了端上铁饭碗,开始打通门路了。
也不知道是谁走漏了风声,说市政府开发房地产,是财政局赵局长出的计划,很多人便找上他了。
对此,赵明山都是一概推脱,理由也是现成的,现在财政局已经独立出来了,市政府的事情,他插不了手。
但有些人,他是没法拒绝的。
比如这天下午,母亲徐凤兰带着一个年轻人,找到单位来了。
赵明山特别生气,却不能表现出来生气。
徐凤兰打量着儿子气派的办公室,不客气的坐下了,十分有底气的说道,“明山,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你舅妈的侄子,他刚从建筑学校毕业,专业对口,市建筑公司不是招人吗,你帮着给打个招呼!”
赵明山打量了一下面前的年轻人,问道,“你是今年刚毕业?”
年轻人点了点头,说道,“是。”
赵明山又问,“你们六月份毕业的吧,快有半年时间了,这半年都干什么了?”
年轻人有点
不好意思,微微低下头,说道,“赵局长,学校毕业分配,把我分到县上的建筑公司了,一年到头也不接个工程,这不市里招人,我就想换个地方!”
人往高处走这是自然现象,赵明山点了点头,说道,“如果你现在的单位同意你调动,你去建筑公司正常应聘就可以了,这次他们招的人很多!”
言外之意,不需要他插手。
年轻小伙子咬了咬嘴唇,不说话了。
其实,他已经去过市建筑公司了,递交了简历,没想到当场就被打回来了。
来应聘的人太多,凡是明显不符合条件的,当场就被淘汰掉了。
这事儿徐凤兰并不知道,但看到大儿子不想帮忙,她有点不高兴了,说道,“明山,你舅在这些年可没让你办过什么事儿啊,我都听说了,市建筑公司这次光招技术员,就要招好几十个呢,人家小天中专毕业,在县上当了好几年技术员了,咋就不行了?”
赵明山还有一堆的事情要处理,不想在这上面浪费时间,他只好说道,“妈,你们先回去吧,等我问问招技术员需要什么条件!”
徐凤兰满意了,领着人走了。
快到中午的时候,他打电话到市建筑公司,问了问技术员的招聘条件,第一条就是必须大专毕业。
难怪叫小天的小伙子要找门路,这第一个条件就不符合。
赵明山把这件事抛在了脑后,没想到隔了两天,徐凤兰又找他说这件事儿了。
好在这次是在家里。
赵明山下班回到家,推开门就看到母亲很高兴的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一包零食,正要撕开袋子投喂宝贝孙子。
腾腾小身子依偎着奶奶,两只大眼睛十分期待。
赵明山本来不觉得给小孩子吃零食是什么大事儿,但后来他发现,小孩子胃口小,吃了零食就不肯吃正餐了,肖姗说,那些零食都没什么营养,他看过一一看过成分之后,觉得的确如此,高热量高碳水对体力劳动者是必需的,但对一个正在长身体的小娃娃,这么吃营养严重不均衡。
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他立即制止道,“妈,你又给腾腾吃什么东西?”
徐凤兰本来看到大儿子比
儿媳妇先回来了还很高兴,听到这话立马不高兴了,“我能给他吃什么?当然是好吃的了!”
她举了举手里的巧克力饼干,继续说道,“这是明香从上海捎来的,说是进口货,一袋就要十几块,我和你爸一口都没舍得吃!”
赵明山能说什么,只能说道,“妈,让腾腾吃一两块就行了,既然你没吃,剩下的你吃了吧!”
徐凤兰拿出一块饼干递给孙子,腾腾很高兴的接过去咬了一大口,小胖脸冲奶奶笑笑,冲爸爸笑笑,等嘴里的饼干咽下去了,说道,“好吃!”
徐凤兰故意气儿子,冲着孙子笑着说道,“腾腾觉得好吃啊,那奶奶不吃,都留给你吃啊!”
赵明山飞快上楼,换好衣服洗了手下楼,紧挨着儿子坐下了。
腾腾小娃娃吃东西慢,才吃了两块饼干。
赵明山拿起饼干袋子,笑着说道,“腾腾,爸爸和你一起吃行不行?”
腾腾手里握着半块饼干,很大方的点了点头。
工作了一天,的确有点饿了,赵明山饼干吃得飞快,吃完一块又吃一块,一连吃了四五块,看到母亲似乎也想吃,递过去一块,“妈,你也吃!”
徐凤兰没好气的接过去吃了。
一包巧克力饼干只有二十来块,腾腾吃完第三块的时候,十分惊奇的发现,袋子里已经空了。
所有的饼干都让爸爸和奶奶吃完了。
他小嘴一瘪,觉得有些委屈。
赵明山在儿子哭出来之前,擦擦手说道,“腾腾,爸爸陪你玩儿好不好?“
腾腾立即忘记了委屈,高兴的说道,“好啊,爸爸,我还要玩儿捉迷藏!”
赵明山答应了。
父子俩你藏我找玩儿的不亦乐乎,徐凤兰等不及了,怕儿媳妇下班事情就不好办了。
她瞅准时机,等孙子藏好之后,叫住儿子,“明山,妈问你,前几天小天那事儿,你办好了吗,人家等着回话呢!”
赵明山说道,“妈,我问过了,人家市建筑公司说了,所有的技术岗位,学历要求最低是大专,中专不行。”
徐风兰觉得,儿子这人什么都好,就是有时候太认死理儿了,
赵明山说道,“妈,我问过了,人家市建筑公司所有的技
术岗位学历要求都是大专,舅妈那个亲戚不是中专毕业,那肯定不行的!”
徐凤兰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事儿,早就一口答应弟妹了,自己儿子这么说,让她觉得有点没面子。
“明山,那建筑公司招那么多人,都是大专,还差这一个中专?再说了,小天在县上工作两年了,总归是有点经验了,听你舅妈说,人家画的图纸可好了,你就不能找人说一说?
赵明山摇摇头,说道,“妈,人家建筑公司制定了这个条件,就是要把不符合学历的人全都筛除下来,我要去说,一旦开了这个口子,那就不好办了,再说了,我们单位和建筑公司没有什么来往,人家未必给我这个面子。”
徐凤兰不相信,说道,“你现在是财政局的局长,掌管着所有单位的财路,谁敢不给你面子?“
赵明山无奈的笑笑,“妈,我们单位掌管的钱是国家的,拨给每个单位的钱款,那是需要市长点头的,我们就是过过手而已。”
徐凤兰还是不相信,说道,“那我不管,不说你舅,你舅妈这些年可没开口让我办过什么事儿,这事儿你不管咋说,都得给我办成了!”
此时房门忽然响了,肖姗从外面走进来,脱下白色的羽绒服,笑着说道,“妈,你让明山办什么事儿啊?”
徐凤兰现在不知为何,看见大儿媳妇就有点犯怵,此刻也不例外。
她忽然有点心虚。
赵明山冲妻子笑了笑,说道,“市里打算开发一批房产,市建筑公司要招聘,技术岗位要求最低学历是大专,舅妈有个亲戚是中专毕业,妈非要我去找建筑公司走关系。”
早就藏好了久久等不到人找的腾腾,听到妈妈说话的声音后,从厨房的柜子里跑出来了。
“妈妈!”
小家伙一边跑一边叫妈妈,快跑到的时候,举起两只小胳膊要求抱抱。
肖姗抱着儿子,微笑着对婆婆说道,“妈,你可能不知道,咱们鹿城市政府干部有上百人,但像明山这样,还不到三十岁就是处级干部,而且职位是局长的,少之甚少,他升职快是因为自己的努力,但有些人不会这么想呀,说不定早就等着他犯错误呢,你觉得
找人情是一件小事,但若是以后他坐到了更高的位子,有人拿这个来说事儿,那是不是就得不偿失了?”
儿媳妇说的每一句话,徐凤兰都听得清清楚楚,然而这些话的意思她却是琢磨了一会儿才弄懂了。
肖姗的意思,不要让她因小失大,说儿子还能做到更高的位子?这意思是,他儿子还能升官?财政局长的官儿已经够大了呀?
老太太有点懵,也有点晕晕乎乎的,她忍不住问道,“明山,这比财政局长更大的是什么官?”
赵明山瞪了妻子一眼,这都没影儿的事儿,可不好乱说。
“妈,比财政局长更高的职位多了,比如副市级和市级干部都是。”
徐凤兰有点没听懂,肖姗补充道,“妈,明山说的就是市长助理,副市长,市长这些!”
儿媳妇这么一说,老太太听懂了,并且还融会贯通了,她有点不敢相信的看着儿子,问道,“你的意思,你以后能当市长?”
赵明山捏了一把妻子的胳膊,转头郑重其事的对母亲说,“妈,这话可不敢乱说,不过你记住了,以后再有这种事儿,你直接一口回绝了就行了,你都推到我身上,就是我是党员,办事有原则!”
徐凤兰心里想的很多,没办病退之前,她天天去厂里上班,能明显的感觉到,无论是车间主任也好工友也好,对她的态度明显不一样了,以前她炫耀大儿子大儿媳如何好如何孝顺,还有人跟着唱反调,但自从儿子当上市政府的财务处长,没有人唱反调了,不管她说啥,别人都是顺着她着她说,后来她办了病退,街坊邻居对她可客气了。
而且最让她没想到的是,她退休之后,纺织厂的工会竟然还派人来看过她两次。
现在不上班了,整天闲着没事儿,她还去了几次娘家,她那亲娘一向偏心,但态度竟然也变了,特别是弟弟一家,说话那个客气,简直让她有点不适应。
这次弟妹求她办事,也只是说能办就办,若是太麻烦就不用了。
徐凤兰想到这些,再加上刚才儿媳妇的暗示,她心里已经决定了,无论如何,大儿子升官不能受影响。
她冲肖姗笑了笑,说道,“姗姗
,还是你说的明白呢,那行吧,这事儿就算了吧!”
肖姗把亲了亲儿子的小脸蛋,把他交给丈夫,然后对婆婆说道,“妈,上次我去上海出差,给你买了皮包,还一直没机会给你,我拿给你看啊!”
徐凤兰顿时高兴的不得了,连忙站起来跟着儿媳一起上楼了。
二楼有个小房间做成了衣帽间。
肖姗推开门,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崭新的皮包。
徐凤兰接过去立马拆掉了外面的包装,她摸着细腻皮质,立即说道,“哎呦,这包可真好看!”
皮包是灰色的,款式很简单,做工很好,上面的五金件闪闪发亮。
肖姗笑了笑,说道,“妈喜欢就好,你就留在这里吃饭吧,我让张妈多做几个菜。”
徐凤兰倒是很想在大儿子家吃饭,但赵万东今天上白班,估计快下班了,而且还有个赵明香。
赵明香从上海回来好几天了,这丫头长大了主意正了,每天早上花枝招展的出门,不到天黑不回家,也不知道都去干啥了,问她也不说。
今天早上倒是难得说,晚上早回家,要带人来回家吃饭。
但问她带谁来,又不说了。
为此她早就准备好了,鱼虾收拾好了,鸡块也切好了,回家很快就能做出一顿丰盛的晚餐。
她摇摇头,说道,“不用了,你爸也快下班了,我这就走了啊!”
肖姗说道,“那让明山开车送你回去吧!”
反正她不这样说,徐凤兰肯定也会让儿子送她回去。
刚才捉迷藏玩了一半,腾腾正在缠着爸爸继续玩儿游戏呢,一听说爸爸要送奶奶,小家伙很不高兴了。
他两只胳膊用力抱着爸爸的一直大腿,说道,“不去!”
徐凤兰最疼孙子,犹豫了几秒说道,“要不,我坐公交车走吧?”
赵明山还没说话,肖姗已经拿起车钥匙,说道,“妈,公家车不能直达,我送你回去吧!”
她送婆婆回去,还有其他的目的。
徐凤兰也不是真想坐公交车,连忙说道,“好啊好啊!”
冬日太阳落得晚,现在快六点钟了,天还是亮的。
肖姗一边稳稳的开车,一边跟婆婆聊天儿。
她的态度十分轻松自然,徐凤兰却是无端有些
紧张,生怕自己说错话了。
“妈,我听明山说,你有时候去市里的老年活动中心?”
徐凤兰回答,“是啊,总待在家里也没事儿,活动中心人可多了,挺有意思的!”
肖姗再次问道,“那你有没有跟人说,明山在市政府工作?”
徐凤兰的声音变小了一点儿,“说过两回。”事实上岂止是说过两回,她生怕别人看不起,几乎是见人就说了。
肖姗嘱咐她,“妈,以后再不要说了,你在活动中心认识的朋友,若是托你办事儿怎么办?你要拒绝了人家不高兴,背地里说你坏话怎么办?”
说完又补充道,“她说你坏话还不要紧,但你和她关系不好了,是不是以后再去活动中心,自己也觉得别扭?”
徐凤兰心里一惊,立马说道,“姗姗你放心,我以后再也不说了!”
这就是肖姗要送婆婆的原因。
她笑着说道,“妈,你可能不知道,明山现在压力挺大的,他现在是财务局的局长,但他手下很多都是老资历了,比他年龄都大,手下不好管,而且上面的领导要求高,这次搬家,还受到批评了呢!”
徐凤兰又是一惊,没想到当官还要受那么多委屈。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这些天她闲了就琢磨自己家里的事儿,觉得自己以前对大儿子,特别是大儿媳有点过分了。
这都是因为有二儿子和二儿媳妇做参照物。
大儿子两口子自从结婚后,无论是金钱上还是物质上,都没用他们操心,而且,大儿媳妇肖姗是司令家的小姐,人虽然有点傲气,但是却是心思很单纯的一个人,不会跟他们老两口弯弯绕绕斗心眼。
老二和老二媳妇就不行了,要不是她脑子转的快,都要被当傻子耍了。
事情还用从老二结婚后开始。
老二结婚,因为缺钱买房子,曾经跟他们老两口张过嘴,但徐凤兰觉得,老大结婚她没出钱,老二结婚她也不管,毕竟孩子多,就要一碗水端平。
虽然她没给老二出钱,但出了主意,让他们跟老大去借,果不其然老大借给他们了。
这件事儿按说起来她也间接帮了忙,但老二媳妇并不满足,每次来话
里话外都是说,她父母给他们小家添置了这个,添置了那个。
徐凤兰知道这是老二媳妇对公公婆婆不满,想让他们往外掏钱呢,她不上这当。
最让她生气的是,老大两口每次来都不空手,尤其有了孙子之后,和大儿子家的关系比之前更融洽了,肖姗出手大方,每次给她的东西都是顶好的。
老二两口子呢,倒是几乎每个周末都来看他们,也拿着东西,但那东西和他哥嫂子拿的就相差万里了,大多时候就是一网兜水果,或者两包炒花生,撑死了就是一包饼干一包奶糖。
这些东西也不能说不好,在城里普通人家也算是不错的,但问题是,老二这两口子,属于窝里横的,每次来看到有啥好东西,要么抢着吃了,要么装在口袋里带走了。
要只是老二,她当妈的早就骂开了,偏偏每次都是老二媳妇,就大大方方的翻看她的柜子,看到好东西立马就拿在手里了,还冲她笑,“妈,明德每次加班都会累,这个我拿回去给他当夜宵吃!”
徐凤兰心里很想骂她,但当着丈夫和老二,有点骂不出来。
这些东西绝大多数都不是她自己买的,有的是明山两口子拿来的,有的是赵明香让人捎来的,这点吃食她还不算太心疼,但这个老二家,心思多着呢!
鹿城这两年到处都在盖房子,明水村地理位置很优越,这地方离市中心不远,交通十分便利,村里住户也不算太多,早就有人传要拆迁的消息了。
老二家自然也听到了这个消息,就跟她打听起房子的事情了。
徐凤兰和赵万东现在住的房子面积的确很大,若加上院子那就更大了,这房子当初是大儿子赵明山买的,按说若是拆迁了跟他们老两口也没有关系。
但她不这么想,虽然房产证上不是他们的名字,但这是大儿子买来给他们住的房子,所以所有的拆迁款都归他们老两口所有,关于这一笔还不存在的钱,她和赵万东已经商量好怎么花了。
大儿子现在住的小区房子太贵了,他们买不起,但是附近有个楼盘马上要开工了,他们准备去买一套面积小的三室户,他们老两口一间,赵明红和赵明香一间,小
儿子单独一间。
买了房子估计钱还能剩下一些,就当棺材本好了。
但这老二家可不这么想,她说公公婆婆年纪都大了,为了防止意外,最好是跟孩子们一起住。
她和老二都很想让徐凤兰和赵万东住过去,但他们家的房子太小,而且位置也有点偏僻,生活上不方便,所以恐怕是心有余力不足。
赵家的五个孩子,成家的也就是老大和老二,不能在老二家住,那只能在老大家住了。
老二媳妇是去过几次大哥大嫂家的,那样的别墅真是她梦寐以求的,她把那房子夸得简直宛若仙境,公公婆婆要是住进去就是去当神仙了。
大儿子家的房子的确好,徐凤兰真的动心了,但老二家接下来的话,让她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
二儿媳虽然是车间主任家的闺女,其实家里条件也就比一般的老百姓好那么一丝丝,她开始花式哭穷了,各种缺钱,然后就自然而然的说到了拆迁款,又自然而然的提出,将拆迁款分成三份,三个儿子各一份。
徐凤兰之前一直都在忍让,因为她觉得她现在条件好了,没必要为了一点吃的用的弄得大家都不愉快。
但这下忍无可忍了。
她当场就冲二儿媳妇发了火,一件件一桩桩,把他们两口子干得不体面的事儿都给抖搂出来了。
老二媳妇大概觉得没脸了,立马就哭起来了。
徐凤兰最不喜欢动不动就哭的人了,不但没有就坡下驴,反而越骂越凶了。
在这关键的时候,老二跟她媳妇站在了一队,不但不认错,还跟母亲吵起来了。
其实这一架,老二已经憋了很久了。
从他记事儿起,母亲徐凤兰就特别爱骂人,若是从别的地方受了气,那骂的就更凶了。
大哥占了当老大的便宜,又因为干活儿比较多,很少挨骂,一般都是他和弟弟妹妹们成为母亲的出气筒。
这么多年的挨骂经验,而且是挨一个人的骂,让他早早就找到了窍门:母亲骂人的时候,最好不要说一句话,你多说一句,她能多骂你十句。
你不说话,她一个人骂着不带劲儿,很快就会结束了。
因为他挨骂时从不为自己分辨,徐凤兰甚至在很
长一段时间内,在五个孩子中,有点偏向他。
但那时候的偏向,无非也就是少挨两场骂,家里吃包子的时候多给他留一个,一周的零花钱多给五毛,仅此而已。
现在不比以前了,他大专毕业参加工作了,现在也是体面的车间主任了,娶得妻子也很漂亮,就算是有点嘴馋的小毛病,就算是过问了拆迁款的事情,那她作为婆婆,作为长辈,也不应该动不动就骂人啊。
一点做长辈的素质都没有。
老二跟母亲吵了好一会儿,觉得毫无意义,其实,那只不过是他媳妇的想法,他从来没想过要分家里的拆迁款。
他生气的并不是徐凤兰说一分钱都别想,而是她的态度:不肯好好说话,一不如意就骂人。
他拉起媳妇就往外走。
俩人一直走到村外都没回头,当然也没人追他们回去。
经过了这么一遭,徐凤兰才真是切身体会到大儿子和大儿媳妇的好处。
因此,她在大儿子面前态度没什么明显变化,毕竟赵明山是她养育大的儿子,怎么样都没关系,但在大儿媳面前,就有点露怯了。
比如此刻,徐凤兰听到大儿媳妇的话,立即就表态道,“姗姗啊,这官场上的事情妈不懂,你放心,以后我再也不让明山给外人办事儿了,也不到处说他是财政局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