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土 > 第563章 勤王与叛乱

第563章 勤王与叛乱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此时的赵桓,已经根本不需要再跟朝臣动嘴皮子,玩什么舆论攻势。

    直接让左右班直往皇宫一站,殿前司下令全城戒严。

    短短两天时间,汴京城就没动静了。

    自古以来都是谁攥着兵权,谁声音大。

    而城外驻军中,与“御龙直”闹得最凶。

    御龙直都虞侯吴堡,本就是铁杆帝党,他率领麾下御龙左直的一千二百人,准备趁夜进城勤王。

    结果刚走出营门,就被天武军给围了。

    带队之人,并非天武军的将官,而是孙贺!

    孙贺一身重甲,扛着大斧,冷冷扫视着御龙左直的士兵,冷冽到极点的嗓音,回荡在现场。

    “没有殿前司命令,擅自调动兵马,以谋反论处!”

    “尔等自行缴械投降,方可从轻发落,如若不然,格杀勿论!”

    面对孙贺下达的通牒,吴堡怒目而视,厉声呵斥。

    “定王走狗,也配令我等屈服?”

    “我等誓死勤王,绝不会让赵桓得逞!”

    孙贺根本懒得与吴堡啰嗦,直接一声令下:“胆敢抵抗者,杀!”

    御龙左直虽然人少,但却是禁军步兵近卫,战斗力自然毋庸置疑。

    吴堡率部勇猛冲杀,可惜面对三倍于己的天武军,结果早已注定。

    孙贺目标鲜明,直奔吴堡而去,短短几个交锋,便将吴堡的铠甲砍开。

    凡披重甲者,皆是死相奇惨。

    吴堡也不例外,等他倒下时,上半身都快被大斧砍烂了。

    孙贺拽掉吴堡的头盔,抽出短刀,斩其首级,转身而去。

    御龙左直被灭的消息,很快传遍整个汴京,有人震怒,有人恐惧,但却无一人敢对赵桓发难。

    只因赵桓身在城中,不仅控制了皇宫,还控制了整个汴京城。

    想要对赵桓动手?先把汴京城打下来,再攻克皇宫,否则免谈。

    而有李纲镇守汴京城,谁若是不怕死,尽管来试试。

    随后的一个月时间里,前前后后共计发生三次“勤王”。

    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乃是由殿前东班的倒戈。

    东班指挥使林煜,在刑部侍郎的说服下,联合驻扎在西京的擒戎军,意图里应外合,夺取汴京控制权。

    只可惜,在武德司的全面监视下,林煜等人的计划,早已经在赵桓的眼皮子底下。

    等林煜佯装当值,意图趁机调集东班兵力时,等待他的乃是敢战士和虎翼军战卒。

    以林煜为首的一众东班将领,几乎被屠戮殆尽,东班禁军也斩杀百余人,这场夺权之战,胎死腹中。

    等擒戎军抵达汴京时,根本无法与已死的林煜取得联系,面对犹如铁桶一般的汴京,只能选择撤兵。

    而天武军和骁骑军诸军,早已经恭候多时。

    来容易,想走可就难了。

    擒戎军指挥使不得不交出兵权,被押入御史台,免不了遭到赵楷的严刑拷打。

    期间虽有惊险,但在赵桓的严密布控之下,汴京度过了最危险的阶段,随着勤王行动被相继镇压,无论是殿前司禁军,还是地方驻军,都已经不再抱有幻想。

    意识到时机已经成熟的赵桓,不再耽搁,果断率领众心腹大臣,进宫面圣。

    父子二人见面的地点,并非御书房,也并非寝宫,而是显肃皇后的宫殿。

    再次面对大儿子,赵佶的眼神却只有畏惧。

    “桓儿……你是从何时觉得,有十足把握继承大统?”

    这是赵佶第一次如此亲切的称呼赵桓为“桓儿”。

    只可惜,面对这迟来的父爱,赵桓却丝毫不受影响,无比随意的回了一句。

    “早在陛下在艮岳举办筹资大会,意图向金国朝拜纳贡的那一刻,儿臣就已经知道,您配不上国君之位。”

    “至于何时有必胜的把握,则要从您召王黼回京说起。”

    “王黼,代表着陛下的软弱。”

    “即便是易州大战之际,您还想着如何打压儿臣,等儿臣倒了,您好继续向金国摇尾乞怜?”

    “此乃大宋亿万生民所不容,失去人心,失去一切!”

    面对赵桓毫不留情的驳斥,甚至鄙夷,赵佶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他后悔当初没有直接除掉赵桓!

    可惜这世上没有后悔药。

    “桓儿,你若继承大统,当真能带领大宋,再铸辉煌?”

    听到这话,赵桓不由笑了起来。

    这笑声,充满对赵佶的鄙视。

    “陛下说这些,该不会是真的在乎大宋的兴衰吧?呵呵,知父莫若子,儿臣太了解你了,否则也不会在你的打压之下,成长到今天这个地步。”

    “你在乎的只有名声和享乐。”

    “这些儿臣自然会给你,好好去艮岳当你的太上皇吧!”

    赵佶没有挣扎,他已经失去一起,与其狼狈不堪的被朝臣赶下台,还不如主动禅让,留一个身后名。

    “你是朕最强悍的儿子……”

    不等赵佶感慨完,赵桓已经转身而去,根本不跟他啰嗦。

    望着赵桓的背影,赵佶摇头苦笑,默默跟上。

    等他到达朝会大殿时,文武群臣早已齐聚。

    众大臣比赵桓还要心急,他们太希望这个国家,能有一代帝王做主,太希望把这个昏君赶下去了。

    因此不等赵佶坐下,以李纲为首的一众大臣,就已经迫不及待的进言。

    “请陛下禅让!”

    “臣附议!”

    “臣附议!”

    赵佶连坐下都省了,他站起身,明明已经满脸窘态,却也只能故作镇定。

    “朕身体有恙,已无力再履行国君之职,提前传位于皇长子定王赵桓。”

    “朕将于艮岳颐养……”

    不等赵佶把“颐养天年”说完,满朝大臣已经迫不及待的谢恩。

    “陛下圣明!”

    他们哪里是谢赵佶的恩?分明是迫不及待的拥抱新君。

    至于赵佶这个“太上皇”,已经无人在乎。

    周浦进言:“陛下,如今正值宋金两国交恶,为避免再起战火,应当近早举行登基大典。”

    赵佶苦笑道:“朕准了。”

    礼部和宗正寺官员,纷纷进言。

    “臣以为,应当尽快处置,定王移驾入宫事宜。”

    “朕准了……”

    “启禀陛下,臣建议三日内拟定圣旨,五日内昭告天下。”

    “朕准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