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科幻小说 > 删除DELETE > 第33章 开始爬塔

第33章 开始爬塔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跟我们走吧!”马叔对何穆说道。何穆摇了摇头:“我在这儿挺好,天气好我还能继续观测天体。你看,我的记录本”。说着何穆拿出厚厚一摞的记录本:“这都是这两年我记录的,从没间断”。

    “小何,听叔的话,你在这儿太危险,这些记录本和天文望远镜在别人眼里就是废品,别人抢劫了你,还得把你的望远镜毁了。”马叔关切的说。何穆没有说话,似乎在考虑马叔说的有道理。但是到底是刚刚认识,哪能这么快就建立信任。

    阿强看何穆有些犹豫,进一步说道:“何穆,我们有个基地,物资充足,还有一定的电器设备,无人机、电脑都还能用。而且我们的人已经联系上军方的情报指挥中心,现在就有我们的一组人在指挥中心。我们不会这样下去坐以待毙的”。

    “你们基地有电?”何穆好奇的问道。“是啊,我们自己的基地有汽油发动机,还有太阳能发电。指挥中心就更厉害了,听说再过二十年都不缺电。”阿强确实不是在吹牛。

    “这。。。你们这是去哪儿,去指挥中心么?”何穆还是在犹豫。

    “电视塔。”马叔答道。何穆疑惑的看着马叔和阿强。阿强继续说道:“想不到吧?你是不是觉得全城的高楼都毁了?”。何穆不自觉的点点头。

    阿强笑了:“你在桥洞子底下就成了井底之蛙。我们用无人机拍到电视塔还好好的立着呢。我们上去是为了用对讲机联系应急指挥中心,我的朋友”。阿强说完,怕何穆不信,还拿出背包里的无人机展示了一下。

    “那我跟着去干吗?”何穆问道。阿强收起笑容:“你对外面的现状不好奇吗?”问完问题,阿强觉得这恐怕不是个好问题。何穆这人似乎只关心宇宙星辰。于是又问了何穆个问题:“难道在那个高度使用天文望远镜不更好吗?”。

    这是个好问题,直接切中何穆的要害。何穆的眼睛都亮了一下。“这样,我们也都吃饱喝足了,赶到电视塔应该是半夜。现在雨也停了,说不定会放晴呢。”阿强道。

    何穆被说动了,心已经飞上了电视塔。

    几个小时后,三个身影出现在中京电视塔下。中京电视塔,坐落于中京市西海区西环中路西侧,航海桥附近,东临中京医院和十一中,南望公主岭,北瞰巨人路。中京电视塔始建于1987年1月,1994年9月建成,10月1日正式开放。电视塔高3865米,加避雷针总高405米,总重5万吨。这是一座多功能现代化的标志性建筑,长期以来,电视塔以广播电视播出任务为主,同时还兼顾着旅游观光,建有观光走廊还有旋转餐厅。

    中京塔还是是中国第三高塔,世界第六高的高塔。三人围着电视塔转了一圈,检查塔基情况。除了上面的天线和避雷针部分把地面砸了个大坑,其他部分依然坚固。

    三人进去一层大厅。里面空空如也,有用的东西被搬空了,只剩下些卫星模型之类的展品,看来这些塑料做的东西烧不能烧,用不能用,没人要啊。没有人的原因恐怕还有,就是谁也不希望被埋在这高塔下面,谁来救援呢?

    马叔一马当先,找到楼梯开始攀登。何穆背着天文望远镜,这望远镜是便携设计,有个背负盒子,背起来还算可以。阿强帮何穆背三脚架。别小看这三脚架,不比望远镜轻,因为好的望远镜跟照相机一样,需要好的、稳定坚固的三脚架来支撑。

    窝棚里其他的东西,何穆只拿上了记录本。他希望这个简陋的窝棚,也可能成为什么人的家。为他们挡风遮雨。

    攀登。从大厅到观光厅的垂直高度是225米,有1597级台阶。以前这里每年都会举办爬塔大赛,高手爬这一千多级台阶用时不到十分钟。简直就是一步几个台阶的“飞上”去。乘坐高速电梯用时不到一分钟。上面是旋转餐厅,旋转餐厅上面是露天瞭望台。

    马叔边爬边感慨道:“上次来这里,还是坐电梯。这时过境迁,现如今只能自己爬了”。

    “马叔,您以前来过?是观光还是旋转餐厅吃饭啊?”阿强的问题十有八九跟吃挂钩。

    “我呀,不但能观光,旋转餐厅还免费吃饭,上百种食材随便选。”马叔回答的有点儿像吹牛。

    阿强乐了:“马叔,您也太能吹了,这电视塔是您家开的?”。何穆其实也不信,只是和这俩人还不熟,就没有开口。

    马叔故作生气的说:“你马叔什么时候吹过牛?我可是服务过电视塔极限低空跳伞国际邀请赛的”。

    “啊?这么厉害!在这儿跳伞?那不就是跳楼吗?”阿强发出了感叹。曾经在电视塔上面的露天瞭望台举办过“极限低空跳伞国际邀请赛”。这是个什么比赛呢?

    这是国内国际顶级跳伞高手才能参与的极限运动。下面就说说这项运动。

    当年,从露天瞭望台向外搭出一个网眼镂空的铁跳板,尺寸也就是一米多见方,上面只能站几个人。这个跳板就是委托部队航空机务部门制作安装的。马叔当仁不让的成为主要人物。

    他带领一个三人机务小组,多次考察电视塔露天平台。

    这平台是360度环形的,在旋转餐厅上面。宽度大概有三米,在这么高的高空,这个宽度的走廊,算是很宽阔了。走廊外围是一圈护栏。这护栏可不是纽约帝国大厦上面那种铁栅栏,而是实实在在的钢筋水泥墙体,厚度足足有一米靠上。

    护墙外面还有金属装饰护板。为什么要搭建跳板呢?直接从水泥护墙上的装饰板上往外跳不行吗?答案是,不行。

    首先,这金属装饰板只是装饰功能,平时风刮不掉,雨淋不透就行了。但是装饰板上站人,强度就不够了,更甭说一次性上面可能站好几个跳伞员,因为他们会有动作编排,有时是同时跳出去,再分散开开伞,有时是鱼贯而出。

    再加上每人都背着降落伞,这重量,薄薄的金属装饰板可不一定能承受住。

    还有,就是这些金属装饰板非常的滑。万一还没准备好跳出就一脚滑出去了,这个危险性就太大了。

    多次实地考察后,马叔是怎么干的呢?首先,不能依靠金属装饰板,跳板要架空,也就是不接触金属装饰板。这样其实也是为了免于破坏到金属装饰板。

    因为这玩应儿要是整坏了,高空中去更换它可是容易发生掉落风险的,哪怕是掉落一个工具,或者一颗铆钉,这么高掉下去,都会是巨大的冲击力。

    所以马叔做了一个“z”字形的设计。跳板从地面固定,中段是梯子,好让跳伞员能顺利爬到护墙上。最后一段才是跳板。

    跳板采用金属网格结构,减轻重量,也是为了增大脚下的摩擦力。网格结构还有两个好处,就是既透风,又能让跳伞员看清下面的情况。

    透风那么重要吗?回答是肯定的。这个200多米的高空,气流是很复杂的,突然起旋风或强气流是常事。跳板不能被强风掀翻了啊。

    尺寸,马叔要仔细了解跳伞员怎么跳。那次跳塔比赛,以单人跳为主,比赛之后,还有表演。一般是两个人结伴拉手跳出。鱼贯而出的话,最多一拨先后跳出去4个人。这样,马叔心里有数了。

    跳板尺寸做太大了没用,太小了也不方便。最终,马叔把最上面一层的跳板设计成,挑出的部分,可以站两人,也就是满足拉手同时跳出的需求,上层后续跳板部分还可以站两到三人。保证四个跳伞员鱼贯而出的时候,还能有个跳伞员“候场”。

    最后一点,这个跳板,就是要探出去的,以防跳伞员直接贴着塔体跳出,离塔身太近,造成危险隐患。看看,这一个小小的跳板都那么多讲究。

    再说说降落伞。

    同样是给人用的滑翔伞和动力伞咱们先不讨论介绍。先说说降落伞。降落伞大概有这么几类:伞兵用的大圆伞,这种伞在从飞机跳出的同时是被连接绳强制拉开的,由于是圆形伞,可调整的方向性能比较差,或者说在部队大规模伞降的时候也不太允许你调整姿态,不然空中碰撞和缠绕的情况会很多。

    我们应该看过许多影视片里大规模的伞降镜头。有些二战的电影还有伞兵挂在树上、教堂顶上,甚至落在敌方阵地的情况。所以这种伞,空中调校的空间有限,有点儿降落看运气的成分,要是你跳这种伞,就祈祷不要掉在鳄鱼养殖场、狮虎山、池塘里什么的吧。

    大型的大圆伞还可以伞降物资,甚至坦克那样的重型武器。特殊用途的大圆伞可以让宇航员顺利降落地球。

    还有就是跳伞运动员用的,用于定点跳伞比赛的降落伞。这种跳伞方式要求的最低高度是800米。这种伞不是圆形伞,而是口香糖形,也就是翼伞。

    左右有操纵棒可以很大程度控制方向,甚至能在空中做出筋斗、盘旋等特技动作。高手的落地准确度非常高。

    尤其是中国在这方面水平极高,基本参加国际比赛必是金奖。这金奖含金量也颇高,需要全体参赛队员多轮次准确的用前脚掌踩到啤酒瓶盖那么大的目标。这种伞一般都是由运动员自己叠伞,因为这个是个要命的事儿。

    后来随着运动的流行和比赛的丰富,出现了运动员或玩家短时间多次跳的需求。这个单靠自己叠伞就太耽误时间了。

    土豪可以多准备降落伞,这样可以连续多跳。但是,自己叠伞还是浪费时间啊。这样一个新的职业诞生了:叠伞员。

    叠伞员要经过严格的训练,并且取证才能上岗。还要每过一段时间进行考核。这也难怪,人家到底是把命交给叠伞员的。不过这种降落伞是有配备副伞的,也就是救生伞。

    在主伞故障的时候,要尽量先抛弃主伞,也就是专业行话叫把主伞“飞了”。抛弃主伞是为了避免与救生伞发生缠绕。当然,如果情况太紧急,高度太低,没机会“飞了”主伞,也就只好抛出救生伞,听天由命了。

    跳伞运动员的成长历程,大致是这样的:有条件的话,先体验一下跳伞塔。这个东西是让你在全开伞的前提下,把你放开,体验一下空中短暂飘落和落地的感觉。

    过去跳伞运动队和伞降部队几乎都有这个东西。样子像个水塔一样。现在这个训练设备比较少了。

    接下来,登上飞机,在跳伞教练的带领下体验,就是很重要的环节了。其实你是“吊挂”在教练员的身前的。你俩都用教练的伞。当然,这种伞要比单人伞大许多,而且是可操控方向的翼伞。为什么要选择飞机跳伞呢?

    这里特别说明是“固定翼飞机”,不是“直升飞机”。因为固定翼飞机空中飞行时,有个水平前进速度。这样人跳出的时候,由于惯性作用,气流对人有一个托举效应。这样,人不会有强烈的下坠感。

    等人的水平惯性快消失了,开始有强烈的下坠感时,基本上教练也抛出引导伞了。这引导伞会设置的张开比较慢,慢慢的把教练后背包里的主伞一点一点拉出来。

    这个好处是,不会引导伞一下子就把主伞拉出来,让你的快速下降戛然而止。这样,既吓人也不舒服。保护不当的话,还可能损伤颈椎。

    初次体验在飞机上成功跳出后,落地后,就可以认真思考自己到底爱不爱这项运动,能不能适应这项运动了。考虑清楚了,就可以玩命的跳,积累经验了。

    当然,没个几千次的飞机跳伞经验,也玩儿不了这个“低空快开伞”。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