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商议修路
一顿饭吃下来。
杨天成和牛进一,两人吃了个,汗流浃背!
虽然,那个魔女笑颜如花,非常客气。
但两人,是真的怕啊!
两人年纪,小她一些,两人当年是见过,“她怎么揍人的”!
那些被她揍过的人,哪个不是,鼻青脸肿?
哪个不是,躺在床上,待几个月?
本以为吃完饭,他们就可以回去了!
哪知道,被知府大人,热情的请进大厅。
说是,大家难得聚在一起,一起喝喝茶,聊聊天。
两人推脱不过,只得进了大厅,正襟危坐。
秦淑仪把一切,都看在眼里。
杨天成,她是知道的,太傅家的老儿子。
杨家,家教很好,太傅为人处世,也很不错。
当年,秦家出事,太傅还为秦家说过话。
牛进一,她也有印象,祭酒家的老儿子。
她当年,揍过的人很多!
祭酒那个,倔脾气老头,还说教过她!
但眼前这两位,她是真的没印象。
自从两人看见她,就一副,战战兢兢的样子。
难道,她真的揍过这两人?
要不然,他们在怕什么?
见两人不自在,秦淑仪领着女儿,小姑子,去她的闺房说话。
剩下的几人,在大厅里聊天。
顾中,有意无意的打听,柳青琦和孔祥宇的,家庭背景,婚姻状况。
经过了解,孔祥宇已经成亲了。
这次,他的夫人,也随他来了平阳府。
柳青琦居然是,平阳府柳家人。
这一点,顾中是真没想到。
柳青琦,是柳青林,柳清怡的胞弟。
柳家,最小的老儿子。
年纪和柳雪松,差不多大。
是李海的小舅舅。
顾中对柳家人,印象不怎么好。
得知,柳青琦是柳家人,他就不想,继续打探了!
在他看来,柳家人,不怎么有信誉。
见岳父,打听的好好的,听见柳青琦,是柳家人。
岳父就转移了话题,谈论治理方案的事。
岳父这是记着,柳家爽约的事呢!
顾中正在和大家,商议修路的事,见女婿在发呆,含笑问他。
贤婿啊,修路的事,你怎么看?
张龙正在想,柳家的事。
听见岳父问他,修路的事。
起身行礼,含笑说道:
岳父大人,修路的银子,可以让各个县的富商们出。
您可以和上次,雪灾募捐一样,找那些富商出银子修路。
顾中听女婿这样说,眉头微微皱起。
上次赈灾,筹措的银子,只是几万两银子。
对于那些富商来说,每家出几千两银子,不痛不痒的!
这次修路不同,需要的银子,实在是太多了!
从那些富商身上割肉,他们怎么可能会答应?
见岳父眉头微皱,张龙含笑说道:
岳父大人,想要那些富商,痛快的掏银子,其实很简单。
您可以,在平阳府下辖内,所有的官道路口,设立收费站。
这些收费站,全部交给那些富商们收费,衙门不插手银子的事。
比如,和平阳府接壤的所有官道,各县之间的官道,都可以设立收费站。
但凡,进入平阳府管辖区内,走官道的马车,一律收费。
这个收费的标准,路程距离,您可以和在座的诸位,商议决定。
这些收费站所收的银子,全部归那些富商所有,衙门不收一文钱。
您可以,设定一个期限,这些富商可以收,三到五年或者十年的过路费。
但凡,走官道的马车,必须收费。
牛车,驴车,手推车之类的车辆,一律不准收费。
衙门只负责维护治安,监管各地的收费站。
但凡发现那些富人,巧立名目乱收费,高收费。
直接取消,他们的收费资格。
便利的交通,可以带动,地方的经济发展。
比如,现在的泥泞官道,从府城到清河县,需要一天时间。
新路修好以后,从府城到清河县,只需要半天时间。
便利的交通,可以让大家,节省很多时间,节省很多不必要的开支。
也能吸引外地的客商,来平阳府做生意,大家互通有无。
那些富商,他们的根本就是从商。
便利的交通,可以为他们,带来更多的商机。
那些富商,他们可以做到家财万贯,没有一个是蠢的!
这种,大家都受益的事情,他们不可能看不出来。
在场几人,听张龙说完,无不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
衙门,不收老百姓一文钱,不用朝廷拨一文钱,就能把路修好。
最关键的是,整个府的道路修好,大家都是受益的人。
就算是,那些富商出了银子,表面看起来,是那些富商被打劫了!
实际上,便利的交通,能为那些富商,带来巨大的商机。
他们赚到的银子,远远多于,他们花出去的银子。
这种,空手套白狼的本事,在场几人别说是做了,他们连想都想不到!
在场几人,杨天成是感触最深的!
临出京之前,父亲就叮嘱他,让他到了平阳府。
收起他的高傲,虚心学习,处理地方上的政务。
并且交代他,到了平阳府,先拜会知府,顾中。
另外,父亲的学生张龙,也在平阳府,是知府家的女婿。
让他到了平阳府,两人互相交流学习。
父亲说,陛下让他来平阳府,是想磨炼他,往后委以重任。
父亲直言,他要不是因为家庭背景,做个县令,他都不够格。
当时,他对父亲说的话,嗤之以鼻,以为,父亲是看不起他。
他好歹是个,五品京官。
到了地方上,莫说是个县令,就是知府的位置,他也能胜任。
早上,他看了平阳府的治理方案,以为知府大人,他是异想天开。
方案中,罗列的各种政策,在他看来,想要做到,基本不可能。
小师弟翁婿俩,做这种天方夜谭的事,纯属不智。
然而,仅仅过去半天时间,他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小师弟已经,完美的全部解决了!
这个时候,他才发现,原来,父亲大人,看得比他遥远!
原来,父亲多次夸赞的小师弟,如此的惊才绝艳!
原来,父亲大人,根本没有忽悠他。
原来,是他自己好高骛远,盲目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