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关于水路的规划
李叶探头往水井里看,里面并没有鱼,侧耳听也没有水被搅动的声音,他觉得奇怪的同时也有些庆幸。
之前想到把鱼放到水槽里自己游过来之后就有些后悔了,水井里水量小,一下过来这么多的鱼肯定会把水搅脏了,它们每条都拉点粑粑在里面怎么办?
虽然他用的水本就是从水潭流过来的,但一路抽上来,又经过这么多的中转井沉淀,水已经很干净了。现在鱼进来之后倒也能用,但喝起来还是有些膈应。
李叶往回溯源,找了4个中转井后发现了鱼儿,它们基本都在这两口中转井里,也不知道为啥。
他把出水口堵上,叫来包肚龙让它把水吸干。
包肚龙看了他一眼,张了张嘴,李叶这才想起来它肚子里已经装了满肚子的玛瑙石。于是就让它回中心区,把玛瑙石都吐到中心大道西边的空地上,然后再过来。
等包肚龙过来的时间,李叶去到上一口中转井,用根树枝在水里乱搅,把鱼都赶去了刚才那口井里。
包肚龙过来之后,一口大气猛吸,中转井里的水夹着鱼哗啦啦倒飞进它的嘴里,一口井瞬间空了。
井底的进水口水流涌动,水位渐渐恢复,他拿掉堵住水槽的石头,井水满了就会恢复流动。
回到中心区,李叶让包肚龙把水都吐进了池塘里。
哗啦啦,水冲入池塘,一百多条鱼落入水塘,在里面横七竖八地一通疯狂搅动,白花花的水花四溅,仿佛水开了一样,岸边石头地上洒得都是水。
鸡和兔子都跑走了,鸭子和鹅却饶有兴致地站在不远处盯着看,它们敏锐地感觉到这些东西和自己有关,那些鱼,能吃的吧?
原本空荡荡只有些水生饲草的池塘,一直显得挺大挺空旷,但现在瞬间就变得拥挤无比,热闹无比,消停下来的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个个显得躁动不安。
确实,这些鱼都习惯在大面积的水体里生活,水深、水温低,骤然来到暖和而狭小的池塘里,肯定不习惯,李叶估计明天可能就会死一批,最后能存活下来多少不知道。
这也没办法,总要试验一下。
这些鱼大部分是细鳞鱼和银鲫,还有一些鲤鱼,几条小河鲈,吃水草应该行,他又撒了些碎米肉沫之类,勉强饿不死它们吧。
给鸽子撒了食,喂了小猎隼,这小东西早上才喂的,现在又饿了,在窝里伸长脖子到处看,李叶给它喂了点切成小条的驴肉。
想了想,抓了一条不怎么游动的细鳞鱼给它,小猎隼瞅了一下之后,还真的上嘴就啄,啄下的肉仰着脖子就咽下去了。
没想到它还真吃鱼,李叶心想这倒挺省事的。
种植池里3只受伤的鸟,现在已经恢复了不少,活动范围扩大,晚上李叶巡视的时候发现两只黑尾地鸦居然跑到了不动树的藤枝上面去了,看样子它们的翅膀恢复了一些。
雕鸮还是在树丛里苟着,也不知道它这几天吃的什么。
刺客跟着李叶这边走到那边,他喂食刺客就在旁边看着,似乎是在学习怎么照顾这些小动物们。
今天猞猁应该没来,3只守殿地蜢还在那守着。它们应该没进食,血地衣长得更多了,把树墙前面一大片地面都占满了,血红血红的,看着挺瘆人。
晚饭李叶吃的也是鱼,他钓到的几条大鱼都清理了放在钟果里,这次大鱼钓的也不多,都是无意中钓上来的,两条半个胳膊长的狗鱼和一条江鳕,以及一条很少见的梭鲈。
第二天一早,他先去看池塘,果然已经死了好几条,翻着白肚子漂在水面上,大部分都是细鳞鱼,其他鱼基本都待在水底,看样子状态也不好,懒洋洋的。
李叶拿抄网把死鱼捞起来扔掉,虽然没有腐烂,他也不准备给动物们吃,没什么好处。
他在中心区走了一圈,又上到南山顶上眺望一番,心中有了计较。
4只鸽子原本在不动树梢上飞,见到他,纷纷飞过来,有的落在脚边,有的落在太阳能板上,似乎想跟他亲近。
下来之后李叶召集大黄十兄弟,给它们各自安排了任务,挖掘石头的咔咔声响起,第二轮开发建设开始了。
现有的池塘太小,直径只有5米,和一间卧室差不多大,李叶要挖一个大池塘出来,位置在中心区东南边。
在他的长期规划中,西赫戈壁要有两条水路,从北到南,分别从位于东西两边。
东水路从东北端开始,在边界里侧流淌,归于大坑洞。
西水路则从小群山里流出,经过中心区,曲折流淌,最后同样归于大坑洞。
之所以这样规划,是因为西赫戈壁整体的地势是北高南低,只能先把水调到北边,才能往南边流。
两条干流负责水的运输,采用挖掘地面水渠,支流辐射西赫戈壁的所有地区,建造则是用之前种过的水管草。
水管草虽然慢而且贵,但它能形成较细的地下水道,非常便于小范围灌溉用水,而且它能无视落差,是往高处输水的最好选择。
目前种了两棵水管草,一棵把水从水潭抽上来,抽到一号水管井,目前所用的水都是从那儿来的。
第二棵暂时没用,是从一号中转井往北生长了9公里,封存在那里。
当时是想依靠水管草把水运输到西赫戈壁各地,但后来发现它生长得比较慢,而作物又急着灌溉,所以用石精挖掘输水暗槽代替了它。
2号水管草暂时没用,但等发展到南区,它就会被启用,构成庞大地下管网的一部分。
两条水路先建设西水路,他的打算是从最北端的中转井输水到小群山中,流出来后引到中心区,经过种植区、池塘往南,再弯曲照应到大部分地域,一路流回大坑洞。
到大坑洞之后,水还是会流回水潭,至于把大坑洞恢复成湖泊不在这次规划中。
大坑洞太大了,没找到第二个水源之前都不考虑。
这一路的水流量需求不小,就一根水管草估计供应起来比较吃力,到时会在水潭里种植第二棵水管草。
现阶段的任务是在中心区挖掘一口池塘,养鱼,养鸭子大鹅,兼用做南边的灌溉。
一口池塘是不够的,他打算在中区连挖十二口池塘, 连在一起,做成连塘,而这一口规划面积130亩的池塘,只是第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