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盐碱酸根
把盐渍土和加了自腐苔的泥土混合在一起,挖了个坑,放入盐碱酸根,用土埋上,这就种完了,也不用浇水。
盐碱酸根是一种长在土壤下的植物,在地面是看不出来它长成什么样的。李叶蹲那儿看了半天,也没发现有什么变化,又不能用改良药剂催生,只好任其自由发挥了。
因为它不耐高温,中午最热的那几个小时,李叶就在盐地上方撑起一块布,防止温度太高热死了它。
李叶跑了几趟南区和外围,移栽过来许多植物到6号池,把空了一半的6号池种满了。6号池种的很杂乱,有牧草、野花和其他树苗,都是他之前种剩下的种子。除了水稻之类不适合种植的,以及留着明年种的粮食作物,其他都种了下去。
因为改良药剂的用量小,到现在也才长到十几公分高,看上去很不好看。现在又种了不少本土植物,看上去更乱了。
7号池除了拐角的几个平方,其他耕地都是空着的。李叶想把5号池的树苗移栽过来,不过这样需水量大增,水井的水就不够用了。有不动树屏障,少了强风,土地的水分散发都变慢了许多,但又多了几只动物喝水,李叶每天都要算计着用水。
如果是种本土植物就不用那么多水,几天一浇都可以,但是本土植物需要的土壤是沙质土,沙蚁转化的土壤加上自腐苔虽然养分丰富,但反而不适合它们生长,沙柳在上面都长得很慢。
如何运沙回来又是个大问题,一直悬而未决,那只能运输大量物品的包肚龙一直没舍得买,而且它也是要喝水的,不知道每天需要多少,但猜测也不会少,毕竟有那么大的身体。
考虑到还会有不少东西需要搬运,李叶决定,等绿点够了,就把它买了!
养了三天,鹅喉羚已经渐渐习惯在这里的生活,每天有吃有喝,就是绳子拴在身上不舒服。
这天早上,李叶把4只成年鹅喉羚身上的绳子都解了,一解开,鹅喉羚们便争前恐后地跑了起来,穿过种植池和莎车兔所在的沙土堆,越过不动树墙,很快跑没影了。
他没有感到意外,动物的天性都是向往自由的。那5只小鹅喉羚抬着头看着它们离开,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一个个站起来犹豫着也想走。
李叶观察了一会,解开了一只小鹅喉羚身上的绳子。
身上没了束缚,像只小狗一样的小家伙跳了两下,似乎在适应自由的感觉,当发现没有绳子拉拽着自己,可以随便地走去想去的地方,它很开心,细长的腿蹦蹦跳跳地跑开了。
小鹅喉羚并未跑远,而是在水棘所在的水池边舔了舔水,又跑到莎车兔的家门口晃悠了一会,然后在四处乱逛。
李叶见状,把剩下的4只小鹅喉羚全部都解开了,骤然脱去束缚,小鹅喉羚们四处乱跑,最远的都跑到了南边的不动树墙那里,去啃藤枝上的叶子。
跑了一会又回来种植池吃牧草,这段时间它们吃的都是紫花苜蓿,已经爱上了这种口味,吃了一阵之后又四处乱跑起来,等热起来的时候,才在不动树墙下找了个阴凉地方卧了下来。
李叶放心了,它们应该不会离开了。
在西边的不动树墙边,李叶给它们搭了一个窝棚。左右两面墙竖起木棍,背面的墙就用不动树,在藤枝间插满生存树枝叶,棚顶也覆盖上,搭成了一个半开放式的窝棚,地面铺上小麦秸秆,可惜没有沙子,不然它们会睡得更舒服。
西边的这一列不动树位于山居南门西边30米左右,窝棚更是在7号种植池附近,距离够远,臭味飘不过来。
小鹅喉羚刚开始还不知道这是给它们住的窝棚,只是跑得远远的在不动树下窝着,过两天吃草回来看到,一只小鹅喉羚就进去卧下了,随即其他几只也跟着进去了,很自然地霸占了这个大窝棚。
那几只跑走的成年鹅喉羚还在西赫戈壁,它们跑到了中区,沿途吃那些稀疏的野草。李叶没管它们,倒是希望它们能保重自己。
刺客的伤早已好了,这段时间天天吃马鹿肉,长得很快。它对小鹅喉羚非常好奇,之前拴在生存树下的时候它就经常去骚扰,要么咬要么抓,它想跟它们玩,不过小鹅喉羚都不理它,它们天生就厌恶小狼身上的气味。
现在小鹅喉羚住进了窝棚,刺客第一时间发现了,又是没事就去晃悠,即使它们不欢迎用脑袋顶,它也是乐此不疲。
两个马鹿的角都被李叶挂在墙壁上做装饰,已经骨质化了,没有药用价值,不过他也没想着去割鹿茸。
鹅喉羚的角和黄羊的角很像,都有一棱一棱的凸起,但仔细看还是有些区别,角尖弯曲的角度不同。
过了几天,盐碱酸根应该是长大了一点,白色的盐渍土表面被拱起来几道隆起,但看不到它到底是怎样,稀里糊涂的。
种下盐碱酸根之后,他又去了一趟小盐沼,把盐沼里面和周边的那些植物挖了一些回来。现在他知道了那是盐角草和碱蓬,碱蓬能吃,就是他之前看着觉得挺好吃的那种植物,挖回来种在了盐地周边,这块地将专门用来种植盐生植物。
他还找到了一些盐生白刺,以及霸王之类的能在盐碱地生长的野草,都种在了旁边。
10月底,随着沙蚁的又一次繁殖,天气又变冷了一些,现在早晚都要穿毛衣厚外套了。
“叮!野生动物主动进入并居留,奖励2000绿点。”
这天,李叶正在准备东西,他想去水潭一趟,顺便看看石精们挖掘暗槽的进度,忽然系统的一个提示把他整懵了,半天才反应过来。
这段时间主动进入西赫戈壁的外来动物只有那只兔狲,它来到山区之后就在岩石缝中安了家,一直都没走,应该有两个月了,系统由此判定它是在这里居留下来了,所以给了奖励。
李叶一喜,这个不错。
之前的莎车兔和小狼崽都不是主动进入的,莎车兔是他捉回来的,小狼崽是母狼送过来的,驯服之后都有奖励,现在才知道,原来主动留下的野兽也能有奖励。
要不是牧草被鹅喉羚它们每天吃了不少,会有更多绿点留存。不过加上本次奖励,现在绿点有3150个,够买包肚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