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种花
我怕冷,夏冰也怕冷,天冷了就不想出门。
暖气已经供上了,外面的气温已经低于零度,在房间里只需要穿着背心、裤衩就行。夏冰说一年中最受罪的,就是降温后、供暖前的那段日子,被窝都暖不热。
我说:“现在好了,有暖气了,咱们只要不出门,就等于提前过上春天了。”
她说:“哪天有时间了,咱也买几盆花养着。”
我问她:“你喜欢什么花?”
她说:“无所谓,只要好养活就行。”
于是,我就找来了西瓜、甜瓜的种子种到花盆里,还有没吃完的干眉豆,也种了两盆。
夏冰问:“能不能种两盆圣女果?”
我说:“圣女果是啥?”
她说:“就是小西红柿。”
我说:“西红柿是要买苗来栽的,咱们育不出来苗。”
她问我:“在哪里能买到?”
我说我也不知道。我确实是不知道,西红柿属于怕冻的作物,正常的栽种季节一般是春末夏初,只有那个时候,乡镇的大集上才有卖秧苗的,包括茄子之类的。
西红柿是养不成了,蒜苗倒是可以种上一些,这东西不用土,种在水盆里就行,只是管理起来有些麻烦,需要每天换水,要不然就会散发出一股臭味。
我每天下班回家后,就在阳台上鼓捣我的菜园子,十来平的大阳台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花盆。
之所以说各种各样,是因为这些花盆都是旧的,有一部分原来就堆在阳台的角落,有一部分是夏冰从胡姐那里找来的,还有一部分是我从仓库小院子里捡来的。总之,一分钱没花,就把阳台种满了。
夏冰说:“你可真会省钱!”
我说:“不光把买花的钱省了,后面还能吃上新鲜的蔬菜,又能省不少钱。”
她就说:“还真是又便宜又实用。”
我说:“越是对人有用的东西越便宜,越是对人没用的东西越贵。”
然后,我就给她举了很多例子,比如说兰花,一盆好的兰花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其价值也不过就是让人看两眼,既当不了吃,也当不了喝。阳光和空气也一样,这两样都不需要花钱,对于人类来说,却是最宝贵的。
夏冰冲我翻了个白眼,说我又在说歪理,我说:“我不是在说歪理,我是在摆事实、讲道理。都说民以食为天,在村里种粮食的却不如在城里捡破烂的赚的多。你看商场里卖的那些奢侈品,哪一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需品?”
她听的不耐烦了,就说:“好了,好了,你说的都对,但总不能让老百姓都到城里来捡破烂吧?要是都来捡破烂了,村里的地谁种?要是都不种地了,粮食从哪里来?”
这个问题问的好,最起码是把我给问住了。我是不想在村里种地,所以早早就从村里跑了出来,哪怕在外面要饭,都感觉比在村里种地好。更何况,我后半年的这几个月,工资都在一万块以上。
要知道,在村里种地,除去各项成本,一亩地的收入不过千把块钱,也就是说,种十亩地一年的收入,不如我现在一个月的工资多。
想到这里,我又觉得自己飘起来了,不过是这几个月的运气好,挣的多了一点,就想翘尾巴了,到明年是啥样还不知道呢。不要说明年了,就这个十二月份就有可能只有两千块钱的底薪。
这个月到现在已经过去三分之一了,一分钱都没回,接下来的二十天也不一定能有回款。大多数的客户都是先打款后发货,王兴国那里欠的十五万也在十一月底还清了。
仓库里的货都卖光了,王浩要等到一月份才会发货回来,县里的经销商客户也要等到一月份才会大批量进货,把销量算到明年的任务里。
想到这里,我又开始羡慕我们村的王浩了,他才是真正的从村子里走了出来,端上了公家的铁饭碗。虽然平时挣的不多,却贵在稳定,说的通俗点,就是旱涝保丰收。
像我这样的,不想像父辈那样当一个农民,一年到头累死累活的在土里刨食,就从村子里跑到城市,当了一名农民工。
农民工依然是农民,算不上真正意义的城里人,顶多算是在城里干活的农民,等到啥时候干不动了,还是要回到村里去。
所以说,我注定是不属于这个城市的,这个城市也不是我的城市,早晚有一天,我还会回到村里去,去种属于我的那两亩地。
我和夏冰说起了这些,夏冰就依偎在我怀里,柔声说道:“村里没啥不好的,等咱们干不动,或者不想干了,我就跟着你回村里。咱们种上几亩地,有吃有喝的就行了。”
这个善解人意的女人又让我感动了,感觉眼眶子都热了,有水汽要冒出来,我就抱着她的脸使劲的亲。
直到夏冰被我亲的喘不上来气了,她才用力把我推开,说道:“别闹了,和我讲讲你以前的事呗,咱妈每次说到你以前的事,都要掉眼泪。”
我说:“行,反正闲着没事,你想听啥我就给你讲啥,不过,在讲之前,你要先告诉我,你是啥时候改口的,为啥突然就改口了。”
夏冰笑了笑,就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上次和咱妈聊天的时候,说到伤心的地方,咱妈就哭了起来,我是为了安慰咱妈,才说:妈,你别难过了,我们以后会好好的。”
我问她:“妈都给你说啥了?”
“就是关于你的一些事呗,你给我讲讲,这首诗是在哪里写的,写的时候是啥样的心情,为啥会这么凄凉啊?”
夏冰一边说着,一边指着小本子上的一首诗问道。
她手里的这个小本子,才是我写的原稿,是她第一次去我家里时拿过来的。春花从我家里拿走的那一本,是我后来又抄写了一本拿回去的。
夜半寒入梦,
冷雨打秋风。
萧瑟心头事,
孤影伴青灯。
我看着她翻开的这一页,努力回忆着写这首小诗时的处境与心情,却怎么也感受不到她说的那份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