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遇娄清尘
村长看他们笑闹一阵,便说道:“这位姑娘,昨天你们给的东西,我这里有一些你们看看,能不能换”
原来是村长带着人拿了两筐东西,让他们挑选,九儿让明月和舅舅去选,大家都选了一部分干菜,还有不知是鸟类还是禽类的蛋,还有一坛腌酸菜,说是前年腌的,够味。其他一些干熏野味,都让给了管家,九儿这里不缺肉。
管家犹豫着上前跟九儿说道:“我是我们夫人的陪嫁管事刘子承,我们夫人乃洪州由氏,带着小公子要回洪州老家,只是公子一路有些不适,有些发热,吃不下饭,应该是被吓到了,不知你们可有收惊安神、退热理气的药,想求一些”
“安神、退热的还真有,之前小弟被吓到,也喝过一些,既然小公子需要,就送给你们好了,还没谢过你之前给的图呢”
“那可真是太好了,小公子有救了,谢谢姑娘。之前得知你们也是往那边去,就就想问问可不可以搭个伴,一路也好有个照应。”
“行啊,有个伴没什么不好,一会我们收拾好了一起走”
把药给了刘子承,周夏生收拾野猪还要一会,九儿把水袋里的水全部倒在桶里又回山里都装满。回来时基本上都处理完了,他们只要肉,内脏和头都送给了村里人。
临上马车前,由氏抱着吃过药的小公子过来,郑重的谢过了九儿,还分别给南书南墨人一送了一块玉佩。
“身边没带多少东西,这两块玉佩算是给两位公子的见面礼了,姑娘可不要嫌弃才是”
南书看了看姐姐,“收下吧,要谢谢姨姨”
南书和南墨收下玉佩“谢谢由姨姨,等小哥哥好些了,我们一起玩,我南墨哥哥什么都会。”
由氏温柔地笑道:“好,等他好一些,你们就一起玩,他不会的你们就教他”
这由氏一看就是很温和的人,不知发生了什么会有那么伤心的情绪,九儿不会多问。
各自上车启程,因为出来晚,所以中午都没有停下。小白狼被放在一个篮子里,里面铺了厚厚的干草,九儿把奶片拆开装入小罐子里,说是从克里克人那里找到的,放一片在碗里冲水给小白狼当粮食。
南墨和南书本来是每天都要吃的,现在为了小狼,都自觉的不吃了,说要留给小狼,不能饿着它。
“南书,你们有没有想好给它起个什么名字”三舅问
“舅舅你帮我想一个好不好,我想了好几个,南墨哥哥都说不好听,我想不出来了。”
这下把舅舅也给难住了,他也不会呀,给人起他能想想,给狼起名,没干过呀。
“那你想的都是什么名字,说说看!”
“小白、小雪、绒绒”南墨捂着脸很不想承认这个弟弟
九儿在一边偷笑,自己就是不会起名所以才交给他们的,没想到也是这样的结果。
“你看这小狼浑身雪白,但头顶上那一撮却是灰色的,而且还特别显眼,要不我们叫它灰灰?”
南书扭头去看南墨,南墨很给面子的说,“好啊,就叫灰灰吧”
虽然他觉得灰灰并不如小雪好听,但是大家都觉得好,那就叫灰灰吧。
这次晚上并没有找到落脚的村子,只得在外面露宿了。一家人搭灶的搭灶,捡柴的捡柴,做饭的做饭,就连伤还没好利索的舅舅也跟着出去捡柴了,九儿则把帐篷拿出来,让南墨帮着搭帐篷。
由氏一家跟他们挨着,也各自忙碌着,小公子季常乐喝了两次药,现在有些精神了,坐在自家母亲怀里看着外面两个小孩子玩闹,他是很羡慕的,也想出去玩,不过今天刚好一点,由氏还不放心他出去吹风,便哄着他明天再好一点就可以去玩了。
由氏心里此时终于安心了一点,自家夫君如今只剩这一个血脉了,如若再出什么事,她真的活不下去了。她也想陪着夫君和长子一同赴死,可是她还有幼子,两难之下,她有多痛心。
之前孩子被克里克人的血腥吓出病来,看着他一天天的萎靡不振,她只能把悲痛放下,一心照顾孩子,只盼他能好起来,如今总算是好起来了,她内心真的很感谢那位九儿姑娘。
晚饭九儿又做了一次红烧肉,盛出来两碗送给了由氏和刘子承,让他们分着吃。这次她没有加干菜,肉味更浓,香味更重,连季常乐都多喝了一碗粥。
喜得嬷嬷直说小公子命好,遇到贵人了。就连灰灰都馋得直叫,可惜它不能吃,只能喝奶。
九儿带着南墨和南书睡在马车里,明月和纪萍一个帐篷,舅舅和周夏生一个帐篷,两家人商量好了,今晚由舅舅和其中一个护卫守上半夜,周夏生和另一个护卫守下半夜,两两搭档免得瞌睡。
刚要睡下,忽然一阵整齐的脚踏声和马蹄声传来,两家人吓了一跳,不是克里克人吧,他们总不能已经打到前面去了吧?
“九儿,是祁国的将士”南墨给她传信道
“这是来支援的吧,可是来的有些晚了,边关那些将士大多已经战死了,不过有了这些军队,至少克里克人打不过来了,我们也能安心一点。”
“那也不好说,得看这领兵的实力怎么样”
得知是祁国的军队,九儿就不担心了,随着行军队伍的靠近,出来几个士兵跑到他们跟前
“你们是干什么的?”
而由氏和刘子承看起来非常激动:“我们是从杨县逃出来的,前面领兵的可是娄将军”
“你们怎么知道?”
“请这位军爷前去禀报娄将军,我是杨县令家眷,我有军情汇报”
兵士得知是杨县令家眷,带着他们去见娄将军了
三舅是认识娄清尘的,以前在京城的时候见过几次,所以听到是他,便拉着九儿说:“这娄清尘我认识,不清楚他会不会认得我,不过安全起见,我还是到帐篷里不出来了”
“行,你去吧,免得到时多说多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