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对匈奴作战
秋收之后的秦国的粮食充足,生产建设有序而且稳定。更加重要的是这一年里面,秦国开始有条不紊地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一大批可以拉动经济增长的工程项目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头来,
今年的粮食收成远远超过了去年的粮食收成,至少秦国的百姓无需要担心大规模的饥荒问题了,家家户户都有粮食可以填饱肚子。
同时顾瑞在这一年里面没有下达征兵的任务,只是维持一支一百五十万规模的军队保护国家安全,他并没有像前朝的君王那样穷兵黩武,大规模发动对外作战来消耗国家的国力。
这一年又是过得真快,一转眼之间顾瑞就是七个孩子的爹了,每天他除了处理朝政就是回到后宫与七个妃子翻云覆雨,闲暇时间就是陪一陪那些孩子。
顾瑞看着如今现在的幸福生活,心里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治理好国家,外御强敌。对内让百姓安家乐业,顾瑞才可以坐稳皇帝的宝座,这样的话顾瑞才可以过着河蟹一般的生活。对外顾瑞要远击近攻,稳扎稳打,逐步推进,各个击破。
于是乎顾瑞在冬天的时候就是开始试探性地发动对南匈奴的进攻,十几万的秦军如同潮水一般涌出,把南匈奴南下袭扰大秦帝国边境线的匈奴军队围困在白登山。这种操作把南匈奴的可汗吓得急忙就是派出使者出使大秦帝国求和,同时立刻缓和和北匈奴的关系,以防止南匈奴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困境。
顾瑞思考再三决定率先撤兵南返,这一次作战暴露出来了秦军的重大问题:后勤保障供应不足。
秦国是一个农耕文化的国家,秦军的主要粮食为粟米和小麦,这些粮食需要从中原地区源源不断的运输到北方战线,耗费时间周期长。而且那些运送粮食的运输人员也是要消耗粮食,经过了如此巨大的路程之后,北方军队真正到手的粮食很少。
匈奴则是完全不一样了:他们是骑在马背上的民族,每一天居无定所。粮食来源极其简单粗暴,只要猎杀牛羊很快就是可以获得食物。
这一场战争使得顾瑞清楚地认识到了匈奴这个游牧民族的难缠,想要彻底解决匈奴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个问题必须是要等到顾瑞解决了后勤运输问题才可以,为今之计就是大量生产蒸汽机制造出来的汽车来运输粮食。
但是蒸汽机制造产量连国内的生产建设现在都是无法满足,更别谈什么用于军事。现在匈奴的实力已经根本无法撼动大秦帝国,大秦帝国之所以要揍匈奴完全就是因为秦国实力强悍。
又到了冬天,在这个季节里面,北方的匈奴民族缺衣少食,为了生存他们就是必须要南下抢劫。
于是南匈奴又是不长记性再一次南下洗劫,没办法,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什么道义、契约都是浮云,活下来才是他们的当务之急。
可是这一次秦军也是没有惯着匈奴,再一次狠狠地揍了一顿南匈奴,打得南匈奴可汗溃逃数百里才停下来了。这一战可是彻底把南匈奴带入了战争的深渊,秦军封锁了所有的粮食、铁器、棉被的渠道,禁锢了南匈奴开战的血液。
这一下子南匈奴就是彻底失去了战斗力,不得不向西边的柔然和蒙古购买物资。
就在秦军暴揍南匈奴军队的时候,北匈奴也是南下劫掠。这一下子两国之间的关系可是彻底破裂,战争的硝烟再一次降临到了西北方。
被大秦帝国暴揍之后的南匈奴和北匈奴深刻的认识到了秦国军队的强悍之处。如今他们想要活下去,就是必须要重新团结一致,这样的话才可以抵挡着日后秦军的进攻。
这一次秦军的进攻,南匈奴和北匈奴的高层都是嗅到了大秦帝国准备进攻匈奴的准备了。以现在匈奴的实力,远远不是大秦帝国的对手,为今之计就是结束匈奴的内乱,共同抵抗外敌。
……
腊月寒冬时节,大秦帝国境内的秦军则是大规模的调动起来了。顾瑞再一次重新调整军力部署,西北方向以及西域地区部署二十万的步兵,所有的骑兵南下。东北方的二十万军队则是死死盯着西突厥,防止西北战事一开,西突厥趁火打劫。
中原地区和巴蜀地区部署八十万的军队,剩下的的三十万的秦军则是部署到了大周的边境线上。
柿子挑软的捏,在所有的邻国里面就是大周最好拿捏。这样的机会顾瑞又是怎么不会抓住?周国军阀割据,派系林立。军队作战的协调能力低下,只要秦军集中优势兵力聚而歼灭,到时候必定是给周军毁灭性的打击。
大周的军阀们完全就是想不到大秦帝国会第一发动这么大规模的进攻,直到秦军攻入了大周的边境里面他们都还是在内斗。
之前大周的皇帝以为秦国会首先进攻匈奴,根本无法腾出手来进攻周国,在这个时间里面他就可以解决国内军阀割据的问题了。于是大周皇帝就是发动了内战准备统一国内。
顿时大周境内就是战火连天,军阀内斗不止。就在周国军阀和中央政府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顾瑞的军队就是发动了对周国的突然袭击,一时间就是把周国军队打懵逼了。
这种结果让他们完全就是没有预料过,压根儿就是没有做好抵抗秦国的准备,周国的军队节节败退。
秦军首先进攻的目标就是大周的军阀们,大周皇帝一看见秦军的进攻对象不仅不阻拦而且还命令自己所属的部队帮助秦军作战,这明显就是借秦国军队的手来清扫国内的军阀。
一瞬间大周的军阀们成为了风箱里面老鼠———处处受气。以前他们辛辛苦苦积攒的实力就是被秦军和大周皇帝的军队摧毁殆尽。
战场上的节节失利以及大周皇帝见死不救急的周国国内的军阀派出使者向齐国、晋国、楚国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