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火锅
陈氏怕方家夫子还会来闹事,就在县城多住几天,白天就带着菱儿去串门,省得菱儿老是在店里捣蛋。
林狗儿胆子太小太怯懦了,李青禾便让他留在店里,让冬至带着她一起接待客人,练练胆子。而且等小文放学回来,还能让他跟着认几个字,一举多得。
小文现在也是个小先生了,每日放学来店里李青禾也不让他干活,他的任务是教冯倩儿和林狗儿认字,对此他也不会厌烦,甚至有些乐在其中。
小武还记得她大姐为了花了二百两的事,不过他不爱待在厨房里,所以每日一进店就要跟冬至抢活干,冬至有时还向李青禾控诉,说小文最忙的时候不在,显得时候就来抢活。
李青禾就笑道:“你忙的时候不是还有一个小助理吗?”
冬至嫌弃地看了一眼在学认字的林狗儿,“他不拖后腿就算了。”
李青禾:“行了,委屈你一段时间,这个月的奖金多发你些。”
冬至双眼一亮:“那感情好,你真是个好东家。”
过了几天,方家的人都没有来,陈氏便放下了心,准备回去看看房子都盖好了吗。
她来的时候屋顶已经盖好了,也请了木匠来帮打造门窗,让冯婆子每日帮盯梢一下,这会儿回去估计除了厨房其他的都弄好了吧。
于是她便带着菱儿和林狗儿回去了。
到了冬月,天气渐渐的变冷,李青禾早就裹上了方桃做的袄子,方桃还帮她做了一件红色的披风,她开心得抱着披风不肯放,她娘终于肯给她做红色的衣服了,不过她开心持续没多久,因为当她把披风披上的时候,鲜艳的红色把她不算白皙的皮肤衬得有些黑,完全没有平日穿浅色的衣服好看。
她愤愤地脱下披风,打算再养白些的时候穿。方桃果然是有眼光的,难怪之前她老是给她做浅色的衣服。
清石县属于温带,一到冬月就冻得人手脚冰冷,最近来店里吃卤菜和小碗菜的人都少了。李青禾也不愁,拿出纸笔,花半个时辰的时间在纸上画了一个类似于北京火锅那种铜炉的图样。
“东家啊,客人一天比一天少,你怎么还有心思画画呀”,在一旁的冬至愁眉苦脸。
“别急,过两天绝对让你忙得脚不沾地”,李青禾笑道,“我出去一下”,说着就带上那张图纸,到铁匠铺去让铁匠按照图纸,打了大中小三个规格的锅。
第四天上午,这些炉就送来了,其中大锅五个,中锅十个,小锅二十个,李青禾给伙计结了尾账,便拿出一个大锅,清洗干净之后在底层烧上碳,再倒些骨汤在上面,把铜炉再放大堂的桌子上。
又摆出鱼丸猪肉丸香菇丸,腌好的瘦肉片鱼片,豆芽豌豆尖等各种蔬菜,又摆几碗蘸料,招呼大家来吃午饭。
众人对于这个长相奇特的炉子十分好奇,下面可以放碳,上面可以煮汤。
“禾儿,这个是什么呀?”,方桃对于女儿时不时总想出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已经习以为常了,不过还是很好奇接下来要怎么吃。
“这我是听客人说的,西北那边严寒,喜欢边煮边吃,于是就有了这种叫火锅的吃食,可简单了,就是把这些菜放到锅里煮,一会儿熟了就可以吃,这样不用担心菜凉,还可以取暖”,李青禾一边说,一边下丸子禾山药片,又放了一些易熟的鱼片和青菜。
没一会鱼片就熟了,李青禾赶紧让他们自己夹到面前的蘸料碗里,“快吃,鱼片容易化。”
于是众人便开始了第一次吃火锅,体验十分不错。
“别说,坐在这锅子旁,一会儿就暖起来”,秦氏笑道。
林氏一边给女儿挑鱼刺,一边道:“是啊,这样吃太舒坦了。”
李青禾:“我听那客人说,若是在锅里下羊肉跟牛肉,那滋味更好,可惜我们这里养羊的少,牛更是禁止宰杀。”
“这已经很好吃了”,冬至往嘴里塞了一个丸子,又夹了一筷子豆芽下锅。
“我有个亲戚家里养了些羊”,说话的是洗碗的婆婆蔡氏,四十多岁,平时里只闷头苦干,很少说话。
“养了多少,若是没卖的话还劳烦你让他给我留着”,李青禾道。
蔡氏:“估摸有几十只吧,前些日子还聊到,说要等年关的时候再卖,若是我去问的话,应该可以杀好送过来。”
“好嘞,我都要了”,李青禾爽快道。
正在众人吃得津津有味时,有客人进来了,见他们这样的吃法十分新奇,便也让上一份。
李青禾早就做好价格表了,让客人选上想吃的菜,便让大家先别忙着吃,把客人招待完再吃,反正火锅不会凉。
随着越来越多客人被火锅吸引,要忙着招呼客人,他们顿午饭竟是吃了差不多两个时辰。
火锅一出,不到半个月就风靡了清石县,各大酒楼纷纷效仿,李青禾也不介意,反正这么多客人,自家也招呼不完。不过因为她家便宜,蘸料的味道还好些,城北想吃火锅的基本都会选择来禾食记。
“小掌柜,听说这火锅你家可是第一个做的,你们怎么总能做些稀奇又好吃的东西呀”,杜三郎不亏是禾食记的忠实粉丝,已经连续五天在店里吃火锅了,有时自己来,有时拖家带口,有时是跟猪朋狗友一起。
“嘻嘻,因为我喜欢瞎琢磨呀”,李青禾敷衍了一句便没理他了,她这会儿也是忙得脚不沾地,不是在收钱,就是在给客人们端菜。
“小二,再家一份鸭血。”
“这边再要份豌豆尖。”
“劳烦过来加一下汤。”
李青禾赶紧进厨房,厨房里分菜的分菜,洗菜的洗菜,冬至正在往铁壶里灌骨汤,她则一手端豌豆尖,一手端鱼丸,出去的时候还嘱咐让冬至快些,外面客人在催呢。
因为实在是忙不过来,李青禾就又请了一个伶俐的跑堂,这人是冬至介绍的,没个正经的名字,因为家里排行老二,边叫孙二。
请了孙二她总算能腾出时间回村了。
陈氏前几日让人递信说房子盖完,灶台也打好了,她去找人算了个宜乔迁的好日子,就在这个月的二十一,让她和娘都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