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亲兄弟
原来,景和先生和仲怡先生,竟然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
仲怡先生的父亲,是江南一带有名的富商,一日在外游玩,醉酒之后夺了景和先生母亲的身子。
醒后却完全忘记了自己曾经做过这样的事。
而景和先生的母亲,本就神智不清,对自己失身一事,也是一知半解。
等到景和先生的母亲肚子一日比一日大了起来,家里这才知道她怀了孕。
只是这时已经晚了,孩子已经成型。
孩子的父亲,她也根本不记得。
若是想把孩子打了,只怕景和先生母亲自己的命也不一定能保住。
没有办法,只能生下景和先生。
之后她也没有再嫁人。
好在她神智不大清楚,即使村中的人都对她未婚先孕一事指指点点,她自己也并没有办法感受到。
家中她又是独女,景和先生就这样随了母姓,上了母家的族谱。
之后景和先生的天资逐渐显露,祖父祖母便想了法子,送他去了私塾求学。
景和先生和仲怡先生就是在青莲书院认识的。
当初景和先生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青莲书院,而仲怡先生则是以第二名的成绩考进的青莲书院。
因为名次接近,二人被分在了同一间学舍。
之后二人更是同窗五六年。
关系也越来越好。
不少人都感叹,二人呆久了,长相也开始有些相似。
只是好景不长。
二十年前,仲怡先生的父亲突然想起了自己曾经醉酒欺辱过一名女子,便派人去寻,想要补偿。
这就查到了景和先生母亲的身上。
再一比对景和先生的年纪,和他母亲终生未嫁之事,当场便确定了,景和先生应当就是自己的儿子。
他急忙带着人上门认亲。
但他的出现,激起了景和先生母亲对那一夜的黑暗记忆,自那之后,景和先生的母亲便更加神智不清了,短短半年后,人就去了。
景和先生也是这时才知道,仲怡先生和自己竟然是亲兄弟。
原本这只会让二人互相不打扰,怎么也不至于让二人都呆在扬州城,互相不许入世。
当时二人身上都已经有了举人的功名,只差一步,他们便都可以踏入官场。
这之后,又发生了一件事。
就在景和先生守完孝之后,仲怡先生的母亲,得知了景和先生的存在。
之前她一直都被瞒的死死的,也是仲怡先生的父亲在书房内,和仲怡先生交谈时,向他表明自己想要出资送景和先生进京赶考,毕竟也是自己的儿子。
就这样,景和先生的存在就被暴露在了仲怡先生的母亲面前。
景和先生对亲生父亲的嘘寒问暖本就是不搭理。
连带着对仲怡先生也不待见了起来。
正打算自己进京赶考,哪知道仲怡先生的母亲,气势汹汹的就跑到了自己家中。
全然不顾自己贵妇人的形象,对着景和先生就是破口大骂。
还侮辱了景和先生已逝的母亲。
更是放言道,只要她还活着,就不会让景和先生参加科考。
景和先生的母亲未婚生子,若是被她闹了上去,景和先生的举人功名都要作废,无可奈何之下,只好忍耐。
但他也实在气极了,便说自己此生会一直守在扬州,只要仲怡先生家有人要科考,景和先生就会将仲怡先生的父亲欺辱自己母亲一事告上衙门。
这本来就只是威胁,景和先生并不希望别人再对着自己已逝的母亲指指点点。
但用来吓唬妇人倒是十分得用。
仲怡先生很快也知道了自己的母亲找上了自己亲弟弟这回事,无他,母亲出门一趟回来之后就在家里破口大骂,仲怡先生想不知道都难。
仲怡先生也心知是自己家对不住景和先生,便也说道,今后他也不会再科考,不会再想着踏入官场。
上一辈的恩怨终究影响到了下一代人。
在仲怡先生的母亲逝世之后,这个约定就转移到了景和先生和仲怡先生二人身上。
逐渐演变成了,只有仲怡先生入世,景和先生才会入世。
仲怡先生说起景和先生,语气中带着熟稔和宠溺。
同窗五六年,二人本就是志同道合。
后来知道景和先生是自己的弟弟,仲怡先生还十分的开心。
哪里知道事情最后,竟演变成了今日这样。
景和先生其实早就已经放下,只是仲怡先生自己,反倒是走不出来了。
这之后仲怡先生就开始在辽国游玩,只是出去的时间不会超过一个月,只怕是也有想让景和先生安心的心思。
兄弟两个就这样一个住在归河上游,一个住在归河下游,共饮归河水,却十多年不曾再见过面。
这事说大也大,说小也小。
做错事的人都已经过世了,景和先生现在对仲怡先生放下了上一辈的缘故留下来的怨恨,只是仲怡先生还在为自己母亲犯下的错,惩罚自己。
尤其是景和先生分明是个举人身份,却生活的如此清贫,这让仲怡先生自己感到十分的抱歉。
景和先生实在是爱书,家中大半的银两都换做了书籍,另外一部分的银钱,则是给夫妻俩的独女做了嫁妆。
这些年来,仲怡先生自己过的也并没有多奢华。
外界传闻并不贴近真实的仲怡先生。
程芜觉得,若能让仲怡先生放下上一辈的恩怨,应当可以让二位大儒都跟随自己去到云城。
“仲怡先生,在下此番来,是想为我的书院聘请您做山长,不知仲怡先生意下如何?”
仲怡先生摇了摇头,叹气道:“我身上负了一代人的罪孽,又如何能为人师长?”
“可是那并非您自己犯下的错啊,上一辈的恩怨,不应该影响到下一辈人的身上。”
往日劝说仲怡先生的人很多,这样的说法,仲怡先生听过不止一次。
倒不是上门请他出世的人说的,而是早些年在青莲书院的同窗,对他们二人的关系也知道一些,上门劝说的人并不少。
程芜这样对他说,也没有什么效果。
仲怡先生似乎是下定了决心,不会再入世了。
仲怡先生不入世,那景和先生也不会跟着自己回云城。
程芜有些着急,难道此次来扬州为云安书院请山长一事,注定无法成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