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来福县现状
吃过包子,唐悠悠带着孩子们打扫房间,归置东西。
乔震和夏侯远,王揽,杨青山等人也把县衙的正堂和后堂简单收拾了一下。
打扫是个体力活,到了天黑的时候,唐悠悠再也不想多动一下手指头了。
晚上唐母做了小米粥,一人大碗,就点咸菜吃下去后,人人都早早躺下。
孩子们虽然也很累,但到了新家,都十分兴奋,在床上翻来翻去地睡不着。
唐悠悠和乔震静静地躺在床上,一动不动。
唐悠悠太累,四肢都不想动,可是又睡不着,脑子十分清醒。
“说点什么吧,乔震,睡不着。”
“我今天翻看了一下来福县的户口簿。”
来福县下辖3个镇,共有大小38个村子,9845户,合49231人。
“那我们这个算是小县城了。”
“没错。你猜我们这人均耕地面积是多少?”
“这我没法猜啊,看我们村里人均能有一亩地就不错了。”
乔震叹口气,“按照县志上记载的耕地,人均有三亩地。”
“不可能吧!”
乔家八口人,总共才五亩地,如果按人均来算,乔家应该有二十四亩地,怎么样都不会饿死了。
但乔家的土地远远达不到“应该的平均值”,其他村民也好不到哪儿去。
“所以,这就是最大的问题。有一半的土地,在地主和乡绅手上。”
乡绅和地主不用交税,整个来福县的税赋全部落到另外50土地的百姓身上。
再过一百年,这个比例会更可怕,甚至达到8:2,百姓怎能不穷呢,国家怎能不亡呢。
“让乡绅都交税?”
乔震苦笑,“你说的是乡绅一体纳粮吧,但税收制度,不是我们能马上改变的。”
债主大人,我只是县令,还不是皇帝啊,就算是皇帝也不可能马上就能改变一个制度。
除非,手里有强大的军队,哪里反抗就血腥镇压,而且能绝对压得下去,免得直接被推翻。
可是现在,他们有什么?
连个衙役都没有。
“除了这个,还有健康问题。”
在来福县有登记的死亡的婴儿和产妇,占比45。
也就是说,每出生一百个婴儿,有接近一半的母亲孩子都活不下来。
“这也太恐怖了!”
唐悠悠这个时候非常希望自己能有个医疗系统之类的金手指。
“古代的女人和孩子的死亡率真的很高,如果碰上战争,男人的死亡率也会很高。”
“就算我们不是医生,我们也能尝试改善这个情况吧。”
唐悠悠想了想,现在还没有显微镜,人们没有细菌,病毒,微生物的概念。
因此很多时候病从口入。
婴儿和产妇一般都是在家生孩子,根本没有消毒,无菌室的概念。
“你说的没错,女人生孩子,难产死亡的概率,远远没有感染死亡的概率高。”
除了观念的培养,还需要改善医疗体制。
如果能有更多的女性医生,婴儿和产妇死亡率会得到极大改善。
土地兼并和婴儿居高不下的死亡率,仅仅是来福县多方面问题中的两个。
而且,也不是马上就能改善的问题。
“除此之外,还有城镇环境问题,生产力和生产工具效率低下的问题。”
来福县城有15000多常住人口,是来福镇的三倍。
县城里的路虽然比镇上宽一些,但并没有做到平整,全是土路。
“当然,可能是我们要求高了,现在只有应天府几个大城市,路面才铺了石块。”
“像来福县这种小县城,晴天路面全是灰尘,雨天就全是泥沼。”
城里没有公共厕所,人和畜生的粪便四处都是。
城镇的百姓,家里虽有茅坑,但需要掏粪工定时清理,否则恶臭熏天。
家里产生的垃圾,也没有统一放置。
都是放在自家门口,等掏粪工一并拿走。
有些掏粪工为了提高价钱,就会一直等垃圾堆满了人家门口才去处理。
来福县虽然是县城,但县城里的环境,真的一言难尽。
“总之,不管是经济,民生,环境;还是户籍,税收,人口;都是烂摊子。”
当然,孟申荣来之前,还要更烂一些。
那之前,衙役和官差也成为欺压老百姓的一员,让百姓雪上加霜。
来福县,要改变的地方太多了。
唐悠悠想起了曾经国家走向富强时期的一句标语,“要致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养猪。”
“还有,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但孩子不能少生,现在的时期,是缺人口,不是限制人口。
乔震把手枕在头下,“所以,我们现在得先挣钱,带着百姓一起挣钱。”
修路,养猪,致富。
三大目标。
然后是,环境,医疗,教育。
稳步发展,共同富裕。
至于科技,军事,慢慢发展吧,没有经济和群众基础,这些东西起不来。
两人讨论着一些细节,快凌晨了才睡着。
第二日,又有蜀王的两名侍卫来到了县衙。
带来了乔震的官服,还有三名朝廷任命的副官。
秦实,字清肃,三十二岁,眉目刚正,颇有些严肃,太祖二十年秀才,添为县丞。
蒲孙,字留文,圆脸小眼,笑起来几乎看不见眼睛那种。三十四岁,太祖十七年秀才,添为主簿。
胡飛,字怀仁,二十八岁,是三人中最年轻的一个。看起来最为谦和,蒙荫监生,添为典史。
秦实和蒲孙都带了家眷,胡飛是一个人来的。
三人都向乔震行礼“参见乔大人。”
“各位快请起。”
干活的人来了,乔震十分高兴。
蜀王派来的两名侍卫,和夏侯远一起去吃饭。
乔震和唐悠悠则请三位副官极其家人一起用餐。
一下子要准备二十多人的饭菜,唐悠悠有点忙不过来。
好在王揽提议,“嫂子何不去县衙的迎仙楼定两桌菜回来。”
既方便,又省时间。
唐悠悠还没有习惯定酒席,“定了酒席,家里还需要准备些什么不?”
“嫂子,你要是信任我的话,这事交给我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