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麻烦一大堆
南易这个人,也比较爱面子,尤其是在跟梁拉娣不对付的情况下,自然是逮着机会,就想显摆一下自己的能耐。
像是给老首长做饭这种事,那肯定是要显摆一下。
不过,王根基知道的太少了,李锦年也听不出什么问题,只当是跟王根基闲聊几句。
随后,李锦年便巡视着生产线,晃到了沈寒柔这里。
看到沈寒柔跟花姐有说有笑的,李锦年就知道是谁天天在沈寒柔耳边吹风了。
当了副车间主任,李锦年自然是对花姐家的情况有些了解。
花姐的男人,因为嫌弃花姐连生两胎女儿,所以跟别人搞破鞋,被花姐举报到厂办。
当时厂里有本事的工人不多,所以厂里并不打算严办。
但花姐也是个狠人,一路举报到了区街道办跟妇联,最后喂两人吃了花生米。
此举虽然畅快,但花姐也饱受周围人的非议。
而后花姐顶替了她男人的岗位,后来拜陈娟为师,只用了几年时间,就硬是干到了五级工,才堵住了那些人的嘴。
因为这件事,花姐在女工心中的地位很高,仅次于陈娟。
不知为何,李锦年想到这些,有点不想让沈寒柔和花姐太亲近了。
于是,李锦年便走上前,板着个脸说道:“工作的时候,不许交头接耳,要是产品出了质量问题怎么办?”
花姐见状,连忙嘿嘿一笑,退到了自己的岗位上。
沈寒柔吐了吐舌头,说道:“放心吧!我每一个都是认真测量过的,都在公差范围之内!”
李锦年没好气的说道:“不是说了,让你摸摸鱼,按要求抽检的吗?”
这条线都是女工,所以李锦年并不担心质量问题。
因为相比那些男工而言,女工本来就比较细心,再加上有花姐和陈娟这两个标杆在,女工做事一直都很严谨。
沈寒柔自然也是例外,工作态度一直都很认真。
李锦年见她也不算太累,就没跟她闲聊了,转身打算四处逛逛。
就在这时,陈娟也是逛到了这里。
现在陈娟基本上算是干上了李锦年原来的事,负责两条线的巡检,基本上不参与生产。
女工这边是花姐在管,男工那边是王根基在管。
李锦年发现陈娟似乎有些不开心,不禁凑了上去,说道:“怎么了?”
陈娟迟疑了一下,说道:“我们去门口那边谈吧!”
随即,两人便一起来到了车间门口。
到了门口,陈娟当即就把自己的一些担忧跟李锦年说了。
李锦年现在的这个生产模式,确实是提高的生产效率,但是大大降低了工人的技能成长速度。
实际上,长期实施下去,这些工人都会变成单一机械式劳作。
而现在,工人的工资,都是根据级别定的。
本来,此前李锦年跟李主任商议的,是要改变考核方式。
但无论再怎么改变,工人干的就是那点儿活,技能得不到提升是事实。
像是花姐这样的人,天天盼着的就是磨练技术,然后向周围的人证明自己的能力,证明她一个女人也能扛起一个家。
李锦年不是不知道这些,只是此前没人提,他避而不谈罢了。
陈娟之所以提出来,也肯定不是只有她自己这么想。
李锦年想了想,直接问道:“向你提出这一点的,人数占比有多少?”
陈娟摇摇头,说道:“目前还不算多,可是任由这种担忧酝酿下去,我们这边也会和郭大撇子那边一样,甚至更加严重!”
李锦年点点头,说道:“你也不要打压他们,有意见让他们提出来,我心里都有数!”
见李锦年这么说,陈娟也只好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对于这件事,李锦年是真没办法解决,他也是想赌一把看看。
要想从根儿上解决这个问题,只能推动工资体制改革。
凭李锦年自己,当然是没办法推动的,所以他想借助工人的力量。
让工人和大领导看到这种生产模式的好处,而后工人再因为这个问题产生情绪,然后就看上面打算怎么选了。
安抚好陈娟之后,李锦年也没什么事,就四处逛了逛。
很快,就到了下班的时候。
李锦年刚刚跟沈寒柔出厂门口,就看到了许凤玲。
沈寒柔当即气呼呼的说道:“呐!你的好妹妹又来找你了!”
李锦年摸了摸鼻子,笑道:“你们关系不挺好的么?怎么又开始闹别扭了?”
沈寒柔幽幽的说道:“怎么着?你还真想当许仙是吧?”
许凤玲此时也是走了过来,冲沈寒柔打了个招呼,说道:“我那边的货都堆满了,你看什么时候开始加工啊?”
见两人要谈正事,沈寒柔直接说道:“那你们聊吧!晚上别回来太晚!”
说着,沈寒柔便离开了。
李锦年随即便带着许凤玲,一路来到了小杂院儿。
过完年后,许凤玲这边陆陆续续的,就从供销社那边收到了货物。
李锦年看了一下,都是些新鲜的豆类,并没有陈货。
看得出来,对于这次实验,供销社那边是持大力扶持的态度,不仅资源供给充足迅速,还保证了质量。
李锦年随手抓起了一些绿豆,说道:“供销社那边有没有什么要求?”
许凤玲连忙说道:“要在至少在两个月内,把这些都消化掉,而且起码要有两成的利润,实验一共有三个周期,具体后面怎么安排,我也不太清楚。”
李锦年揉了揉手上的绿豆,说道:“你有没有什么猜测,知道的越多,我才越好安排。”
许凤玲想了想,说道:“我想这次可能是想通过实验,筛选出一些好生产、受欢迎的小吃,然后想办法卖出去。”
见许凤玲还有些想法,李锦年便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许凤玲本来就是供销社内部的人,知道的消息很多,自己当然也有一些见解。
李锦年听着,也差不都搞明白了事情的缘由。
现在国内生产力不够,各种物资都相对来说比较紧张。
上面的人应该是想尝试一下节源开流,用一些不太重要副食,赚取一些外汇。
要是直接卖,算上运费的话,说不定还要亏本。
所以,才会有这个实验,让许凤玲她们这样的人,去想办法二次加工,提高产品的价值。
“那要是这样的话,事情就简单的多了!”
“按照原来的计划,我就是打算说服杨厂长,在厂里弄个工人文化中心来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