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科幻小说 > 未来拯救 > 第47章 小屋之秘

第47章 小屋之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几个人杵在原地,也没什么好办法,他们意识到这是个机关,不能强行退出,应该找到破解他的另外一个机关,否则会弄巧成拙,毁了叶田田的这只脚。

    黄佳依回到门的那边看门开启情况,门这时开的比刚才大了好多,差不多能容纳一个人挤进去,而且“嗒一嗒”的声音已经成了连续的了,像是什么链条一直在传动。现在转的快了点。

    她招呼刘宇明过来和她一块儿进去。

    女人嘛,终究还是胆小的,她想让刘宇明打头阵。很明显这几个人里边刘宇明是最瘦的人,也是这时候能挤进去的最佳人选。

    刘宇明过来后,看到门开到了大到差不多能让他挤进去了,就靠在门上,往里挤,在他力量的加持下,门开的速度更快了。原来,外界助力可以让门开的更快一点,他明白了。忙招呼张宝田和刘桐也过来,同时使劲推门,在他们四人的力量加持下,门开大的速度更快了,开得更大了。叶田田木木地看着他们几个人,待在那儿不能离开,心里又烦又羡。

    门终于开到人可以自由出入,里面的光线也较充足明朗,能看到里边的一些器物。四人鱼贯而入,独留叶田田在门外。每个人都是好奇之心,对于新奇的事物同样有着想去探个究竟的狂热。所以不管不顾叶田田怎么样。刘宇明还回头看了一眼叶田田,黄佳依以冲刺的速度率先进去了。

    映入两眼的,首先是屋内中间摆着的一张桌子。大约有三米长一米五宽,桌子是木制的,制作很粗糙。只有放物品的桌面稍微平整一点。其他地方要么是凸出来的,要么是低下去的,坑坑洼洼。桌面上摆放着一本书和一本笔记本。书是张开来倒扣着的。说明是读者正读到那一页后停下来忙别的去了。笔记本中间还夹着一支老式钢笔。在书的对面放置一台有敲击键的四方形仪器。每一个敲击键上有一个字母或者一个数字。看起来像是属于那个年代的打字机。

    门对面的墙有两张柜子,柜子里面摆放有几个铁皮样的盒子。

    桌子的侧面有三张床,床很低矮,离地不到一尺高。应该是临时搭建的。床上有被褥,床头有衣帽架,架子上挂着两件衣服。

    衣帽架很简陋,属粗制滥造型的,就是个木柱子,再插了几个木棒。衣服一看就是燕尾式的,应该是那个年代的衣服样式。

    黄佳依细细地把每一件物品由远景到近景各拍了几张照片。当然其他人也拿出通讯器拍了照片。张宝田甚至把书本翻阅了一遍,虽然上面的文字他不认识。黄佳依走过来看了一下书名,直接就念道《查太勒夫人和她的情人》,张宝田悻悻地撇了一下嘴。黄佳依看了一下笔记并翻拍了上面的记录内容,有些内容她能看懂,有些还不太懂,毕竟她的外文学得不精通,而且字迹了草。照了像,回去后找人翻译吧。

    黄佳依走到柜子旁,拿起其中一个铁皮,仔细察看上面的文字,上面标明是牛肉,说明是牛肉罐头食品,从上面标出的生产日期看是1915年1月。她把这个特征也照了相,并把众人都叫来让他们看了日期,几人推测住房人最早也是1915年南极夏季时来的。当时应该是北半球的冬季。

    可以追溯到一百五十年前,说明一百五十年前布里典有人来此地考察,这些物品是当时留下的。当然,这些人不知是什么原因从这儿紧急撤离了,衣服没动,书本没动。应该是当时有紧急的事出去以后又紧急撤离,没来得及返回来。估计是人命关天的事,要不然不会发生衣服落下,笔记本没带走的事。

    屋内其他位置还摆放几台不知名的仪器,他们也不太懂。应该是属于气象观察或者是温度啦或磁极啦之类的仪器。他们不认识,也没敢乱动,只是拍了个照,重点对铭牌拍了照。回去后再深入研究。

    大家在屋内仔细观察了建筑方式,以及放在角落里的杂物,工具,散乱的衣物和其它书籍。不放过任何一件物品 都拍了照,门仍持续性的往大里自动开启着,忽然外面有人喊“能了,我能出来了”,说话间门口冲进一个人影,原来是叶田田箍脚的机关自动松开了,叶田田感到脚踝处松开的第一时间,就拔出脚来了。

    她进门后十分兴奋 ,看看这儿,瞅瞅那儿,临了见别人拿着通讯器拍照,也象模象样地一通乱拍,走到打字机前时她好奇地问:“黄姐,这儿真的是上辈子大能留下的屋子吗?”

    黄佳依点点头,说:“是的,应该在150年前进行科学考察的人们留下的。当时条件很简陋,你看 ,打字机还是敲击键,一分钟打不出几个字,哪像咱们现在语音转文字一分钟能说600多个字。”

    叶田田好奇地看着桌子上的打字机,试着按了一下敲击键,弹性很好,她诺诺的说:“黄姐,要是把这个打字机带回去,咱们搞个拍卖会,是不是可以发财?”

    张宝田一听这话马上阻拦道:“叶田田不能这样做,前人留下的对于后人来说都是公共财产 ,不能占为私有,咱们发现了这样的小屋及其中物品可以公之于众,还可以发表文章,发布自己的照片,并且有发表文章和首次拍照的版权。但所有物品绝对不能带走据为私有,咱们还要恢复原样,让后来的人继续观摩,以勉励热爱科学,喜欢探索的人,善于观察的人。”

    叶田田听了,吐了吐舌头,没敢再动。是的,敬畏之心应该人人皆有,对于前人遗物 ,不能冒犯,更不能据为己有。发现了也要保持原汁原味恢复原貌。

    小屋确实不大,占地大约40平米左右,而且是木质结构建起来的。谈不上装饰之类的。不过,木质的有个好处是可以随便塑形还保温。

    小屋屋顶是坡型结构,一方面防风,另一方面防积雪。

    三个男人最感兴趣的是门上的机关,以及为什么设置机关?

    他们看到门后上中下各有一个支架,每一个架上都有一个链条连接门上的铁条,铁条上设有齿轮样凹槽,如果要是闭门,门上的铁条会随便就拉出来了,但若是开门,支架有反齿扣,为弹簧式卡扣,它卡住铁条不能反向拉出。只有通过链条齿轮把卡模拉起,才能放一个轮齿距离,外力加持下可能卡扣来不及回位,一次过两三个轮齿。

    或者内部有一个人在里面把倒扣的卡模人工撬起,铁条全部退出,才能顺利开门,要么就得用链条一点一点的把门拉开。

    链条的启动处正好就是叶田田脚踹开的地方,只有脚在那个位置,那个转子才能一直旋转旋转,把链条拉下去,门才能越开越大,而且它旋转到尽头,也就是门开到最大的时候,卡脚的两个夹叶往两边分开,脚才能拿走,如果铁条不回到尽头,夹叶不退下,使劲往出拔,反而越卡越紧。

    不得不说构思很巧妙,前人应该是用这个装置防盗贼和防野兽的,或者是防止自己被冻在外面,设计成这样子的。

    几个人观察完毕,出了小木屋,把外面也拍了照。怕船上人着急,乘着无人机迅速回了船上。

    赵小同他们确实正焦急等待着他们。

    看他们回来立刻起航,面向目标进发了。

    破冰船继续向南航行,深入南极圈内。赵小同一直在用卫星通讯器厘定坐标,天空已向灰蒙蒙转变,他们的航向应该在向极夜地区前进。

    船头的风变得冷冽起来,有时甚至夹杂着雪花飞舞,不断地向船上的人们扑来,看防寒服上的外显温度,显示外界温度已降至零下35度。

    黄佳依兴趣不减的将摄像机架在甲板上,脸上的兴奋之情难以掩饰,此行她已斩获一个重大发现,已不虚此行。

    当船长雷横在船上用华语广播正在跨越南极圈的神圣时刻,所有的人都冲出了船舱,在甲板上,走廊内欢呼。

    其实他们还想照个相,留个念,但周围什么独特的地球标志都没有,只有白茫茫的一片,有厚冰,有薄冰,偶而可见冰洞 ,海风荡起一丛浪花。

    天色暗下来了,才下午3点多,破冰船打起了灯光,当然人们的肉眼仍能看到若隐若现的山体或冰架,有的人在想,难道所谓的极夜就是这样吗?不是伸手不见五指的情况?

    雷横找赵小同来共同议事。

    他提议,船只连夜前行,因为对于南极来说,黑夜就是白天,现在的情况是夏至已过两月,白天还能看到地平线的太阳,但最多也就两三个小时,夜晚却因为南极光的存在,也不是伸手不见五指。

    他最操心的是,船只不能停止前进,否则一阵大风,很有可能把船给冻住。到时,船体自身冻住,无法破冰。

    雷横找他来的意思是让赵小同派一些人员来帮忙轮流值班,做好各种观察和水下操作,因为他的人手要是连续作战也受不了长时间高度紧张的去做同一件事。

    如水下声纳,通过它能把船前600米可能出现的暗礁和水下冰架很快反馈回来,并且有报警,但必须有人轮换盯着,否则一旦有疲劳感上来,就可能犯瞌睡,从而贻误时机,甚至出现搁浅或者撞上暗礁。这一项最关键。

    再一个冰面上观察。也就是在瞭望台去观察。因为是南极的冬天,而且是冬季的中后期,不像初期,仅有一部分薄冰,它的中后期已经有很厚的冰层了,有些形成了冰架从而抬出了水面,冰面上一定得注意避开厚度大于三米的冰架,否则前进了几百米后,白忙乎又得退出去,重新去开另外一条航道。

    还有就是破冰的操作,这是个持续不断的工作,破冰工程师在哪儿连续操作一会儿后会有疲惫感,应该换人。由于是南极的冬季,冰面的宽度与厚度是平时工作量的十余倍,破冰工作是夏季来时的二十倍。

    他希望赵小同派人手帮忙操作,以方便快速前进。毕竟人手多,防止破冰产生疲劳感,以尽快破冰尽早到达目的地。

    赵小同通过广播将于斌,张宝田,刘桐喊过来,大家迅速将人员分成三大组,每个组派二十人轮流值班,去做雷横船长分配的任务。

    雷横船长见赵小同这么强悍的动员令,知道应该是当兵的出身,军令如山,令出必行,心中自然十分欣喜,他也是雷厉风行,令行禁止的典范,当即他把大副,二副分配给三大组让他们培训这些人具体工作。特别是眺望台上的人,随时要用远红外望远镜去观察,时间一长,眼睛酸困,必须换人。基本都是一些简单而冗长工作,学习很简单干起来很枯燥,但必须干,当然明白雷横船长的用心。

    参加任务的人确实兴奋不已,自从上船以来,每天无所事事,无聊的很,有一份力出一份力,才能让他们无聊而寂寞的心有个依托,这样一安排破冰船的行进速度反倒又拉升了几节,因为他们是在浅冰区域行进,那些不足20公分厚的冰在破冰船面前经不住破冰船的碾压,破冰船的行进速度反而比刚进南极圈时快了几节。人多力量大,在什么时候也能体现出来。

    黄佳依则是满怀激情地趴在围栏上,观察着海水中闪闪发光的磷虾,尽管有冰一会儿遮挡住视线,但她仍然兴趣浓浓。

    身旁架着三脚架,她的目标是把最美的极光定格,叶田田拿着一个保温杯在喝着咖啡,寒风仍在肆虐,但她们决心是只要人不飘绝不撤。因为穿着的衣服相对蓬松,只有风大于10级,她们能感到被风吹得站不住的时候才舍得离开。

    忽然一道美丽的,绿色的弧形极光自天际游漫而来。像一条大长蛇在空中游弋。漫天而行,翻滚着,颜色或浅或深,整个天空被映成绿色。冰面上也泛起绿光。“哇,好美啊,”叶田田陶醉地叫了一声,其他在舱内的也密切注意天空的人们纷纷涌出了走廊,到了甲板上,拿出通讯器,在定格着美丽的一瞬。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