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备战高考
“钱姨,您放心,我们一直没有丢过课本!我们会好好努力的,你们放心在华大等着我们!”苏溪郑重道。
听了苏溪的话,钱韵文这才放心了下来,将话筒重新交给了俩孩子。
等老爷子将话筒接过去之后,苏溪立马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大家。
或许其他人多多少少会听到关于高考的事情,可大多是猜测为主,根本无法确认。
可钱韵文他们不一样,他们本就是在教育的第一线工作。
自然,他们得到的消息要比其他人得到的消息可靠许多。
“大家听我说,刚刚钱姨,也就是钱教授告诉我一个消息,那就是很快便可能恢复高考。
大家一定要抓紧时间学习,这一次是我们最可能考上最好的大学的机会。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可能今年便会恢复高考,咱们所有人都可以参加。
同样的,留给我们准备的时间也不会很多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抓紧时间。”
钱韵文自然是不可能告诉苏溪具体的恢复高考的时间,最多只能推测就在近两年。
但是苏溪有上一世的记忆,她知道高考就在今年这个年底恢复。
并且正式发布消息的时间,离正式高考就只有两个月而已。
她督促了大家学了这么久,比其他人多花了那么长时间准备,考一个理想的学校一定是可以的。
听了苏溪的话,其他人都反应了好一会儿。
“真的吗?”许建平率先反应了过来。
他的年纪二十出头,也不过刚刚进部队两年而已。
他若是只靠军功往上爬的话,其实并不会比别人快多少。
如今高中生在部队并不稀缺,他若是没有比别人出色的地方,可能做到营长的位置也就到头了。
可若是考上了大学就不一样了。
其他人也紧紧盯着苏溪,等待着她的肯定回答。
“是真的,钱姨是京大的教授,她刚刚告诉我这个消息的。”
听了苏溪的回答,这个新年的气氛总算是热闹了起来。
尤其是所有人都知道,苏溪这一年一直在盯着他们学习。
许荣光一拍板,接下来一年大家都全力以赴,好好学习,冲刺高考。
工作上的事情,该做的还是得做,但剩下的时间都得用来学习。
许家所有的孩子全都去试一试高考。
万一呢?
万一大家就考上了呢?
该考啥考啥,该干嘛干嘛!
至于他们刚刚讨论的那件事情,许荣光大手一挥,直接自己揽了过去。
他这么多年的军旅生涯,手底下还能没两个可用之人吗?
刚好他也闲了这么长时间了,该给自己找点事情做了。
等所有的事情安排好了之后,大家这才回房间睡觉去了。
这个新年注定了是不平凡的一年,是特殊的一年。
大年初一。
第一次,许家的气氛变得不一样了。
大伙儿没有四处跑,没有到处串门玩闹,一个个都捧着书本开始疯狂学习了起来。
两个孩子被家里的长辈带着出去串门去了,就连刚刚两个月的糕糕小朋友都被一起抱走了。
坚决不能打扰他们学习!
郝圆圆也第一时间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她的两个哥哥,以及嫂子。
郝家二哥肯定是要高考的,至于她大哥、大嫂要不要参加,就看他们自个儿选择了。
秦野也想办法给高建华打了个电话,告诉了他高考的消息。
顺带着让他记得将这个消息告诉一下韩胜利。
生产队符合高考条件的人还有不少,秦野希望大家都有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
原先每个县城都是有工农兵大学生推荐名额的,可偏偏北安县的生产队太多了!
僧多粥少,每年那一两个名额都落不到他们生产队的头上。
竞争实在是太大了!
若是可以,他希望所有的年轻人都有改变命运的机会。
当然,最终结果如何,全看他们自己够不够努力了。
他们都不缺书本跟学习资料,即使毕业几年,那些课本都收得好好的。
可他们还是出去跑了一趟,买了不少学习资料邮回了生产队。
不过这也只是杯水车薪而已。
就连学生都不好好学习了,市面上又怎么可能有那么多书籍资料出售?
还不如回收站的学习资料多呢!
苏溪将自己空间里的一堆学习资料全拿了出来,该寄的寄,该留的留。
其中有一份被秦野专门寄给了高建华。
高建华虽然曾经家境不好,但他比秦野幸运,他好歹是上过学的。
哪里像秦野一样,连学校的大门都没踏进去过。
过了元宵节之后,苏溪他们一行人便又要回北安县去了。
原本还打算在家里待些日子的许荣光跟许外婆,自从得知要恢复高考之后,便决定随他们一起去北安县。
俩孩子都是能跑会跳的年纪,自然是要大人陪着一起的。
可苏溪跟秦野都要学习,辛婶子既要帮忙干活儿,还要带俩孩子,自然是忙不过来的。
总不能给她一份的工钱,让她干好几份工作吧?
那样真的是在欺负老实人了!
秦老爷子也根本带不过来俩孩子,最后还得他们俩跟着去。
来的时候几个人,走的时候还是几个人。
许建安美其名曰,他跟着过去可以帮忙带俩小崽崽,还可以跟着苏溪一起学习。
他若是留在家里,别人喊两声,他的心可能就跟着别人跑了。
家里所有人都要工作,根本没有人能够管的住他,还不如跟着一起去北安县呢!
何年老爷子过几日要去战友家里过段时间,许家压根儿就没人了。
为了不打扰郝圆圆学习,孩子也是专程请人照看的,而且他们母子俩平时是住在许建华单位的房子里。
等到他们回了北安县之后,除了每周会空出来一天的时间陪孩子玩一玩,偶尔去生产队住一两天,其他时间真的都在学习。
万佳宁与周墨也住到了县城来,江蕊也是一直跟着他们住的。
所有人都以百分之二百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了。
生产队里的学习氛围也浓厚了,韩胜利甚至允许知青们每天只干半年的活计,其他时间都留给他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