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掏鸟蛋
出了秦家大门,苏溪才想起来自己包里还装着给小包子的太阳帽。
她赶紧从包里拿了出来。
是一顶小一些的手工编织草帽。
这帽子,乡下手艺好一些的人都会做,所以苏溪才敢拿出来。
若是被问起来,就说是自己看着好看,淘换来的,只不过因为帽子有些小,自己戴不了。
苏溪给小包子戴上帽子,看着整个人萌萌哒。
就是太大了,怕风一吹就给掀飞了,好在有根系带,可以系在下巴下面。
给小包子戴好了帽子,苏溪这才牵着他往地头赶。
等到了那块荒地的时候,秦野正顶着大太阳在担水呢。
可给她狠狠心疼了一把。
想一想这样的日子还得好几年,苏溪觉得,自己有必要想个办法,让秦野去县城里找个工作才行。
太远的工作,秦野肯定不会去。
因为放心不下秦爷爷跟秦淮景,但县城里的话,买辆自行车,每天也能来回跑。
倒不是不能搬到县城里去,而是这个时候,反而是乡下更太平。
秦家这样的身份,还是待在乡下稳妥些。
苏溪正打算下到地里去呢,秦野就看见了她,立马放下了水桶,大步走了过来。
“怎么这个时候来?太阳这么大,容易着了暑气。”
秦野没有说让苏溪别再来的话,因为他觉得,自己就算是说了,小姑娘也照样会我行我素。
“我就走这么点路而已,你都顶着大太阳干活儿呢!”
苏溪踮着脚,一脸心疼地给秦野擦了擦脸上的汗。
这周围也没其他人,秦野便干脆弯下腰,方便苏溪更好地给自己擦汗。
擦完以后,苏溪干脆直接将自己的挎包拿给了秦野。
“水壶里是我给你泡的薄荷叶水,这天气喝了人舒坦,还提神醒脑。包里装的是绿豆糕,有点多,你可以分一分。”
秦野接了过来,点点头。
“溪溪,辛苦你了!”
苏溪摇摇头,表示不辛苦。
重活一世,能够再次遇见他,她甘之如饴。
东西送到了,苏溪也便离开了。
秦淮景小包子连个眼神都没施舍给自家舅舅,完全就是苏溪的一小跟屁虫。
秦野低声笑骂了一句:“个小没良心的!”
回到地里,秦野将绿豆糕给大家一人分了两块。
糕点不大,也就给大家尝尝味儿。
最后剩下四五块,秦野一口一块,再喝一口薄荷叶水,感觉整个人都神清气爽了。
苏溪等走到快到后山的时候,趁着小包子不注意,手里又出现了一个军绿色挎包,里面依旧是鼓鼓囊囊。
这也就是考虑到小包子还小,又时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所以苏溪才敢这么做的。
要换了平时,她是一定不能这么做的。
空间的事情,苏溪没打算告诉除秦野以外的其他人。
但是即便是秦野,也不是现在告诉。
毕竟以后是要一起朝夕相处的人,还是这个商场的真正创始人。
她会在将来的某一天,找到合适的机会再说,但是现在肯定不行。
到了后山之后,不出意外,郝圆圆与万佳宁俩姑娘又寻了处阴凉的地方,正坐那儿乘凉呢!
韩铁蛋小胖子就在附近玩,看见苏溪来了,立马带着一群小跟班跑来了。
“秦淮景,我等你好久了,咱们赶紧去掏鸟蛋吧!烤鸟蛋可好吃了!”
小包子抬头眼巴巴看向苏溪,小眼神里满是渴望。
苏溪从包里拿了绿豆糕,给几个孩子一人分了一块,又给了秦淮景一块。
“去玩吧,不过不要走太远了,要在姨姨能看见的地方。”苏溪叮嘱完秦淮景,又叮嘱韩铁蛋,“铁蛋,不管做什么要注意安全知道吗?
还有这里到处都是树木,要注意不能随意生火,万一将林子给烧起来了,以后就没有鸟蛋可以掏了。”
韩铁蛋应声,将绿豆糕一口吃完了,还有些意犹未尽,不过却没有开口再要。
他直接上前牵着秦淮景,与苏溪打了声招呼就跑了。
苏溪倒是没有阻止他们掏鸟蛋,男孩子嘛,摔摔打打很正常。
一个乡下小孩子的童年,掏鸟蛋是必不可少的。
剩下的绿豆糕,三人分着吃完了。
眼看着下午的时间也不早了,她们便继续在附近寻找能吃的东西了。
三人也不敢上山去,怕遇上什么凶猛的野外。
若是要上山,还是等到农忙季节过了以后,与村里人结伴上山吧。
苏溪自己倒是不怕,若是遇到危险还可以躲进空间里。
但是毕竟郝圆圆与万佳宁不行啊,又都是俩柔弱的小姑娘,不能随便冒险。
下午依旧是一人一背篓的猪草。
三人给了几个孩子钱跟糖,拿了猪草,领着秦淮景便去交任务去了。
打猪草的筐子也得还。
主要她们是第一天上工,也没有工具,只能从生产队里借了。
交完任务猪草,一人又记了一工分,便下工了。
苏溪:“咱们一起去村里吧。我刚刚问过队长叔谁家可以换背篓之类的了,咱们一人去换一个,省得天天还要跑生产队来借。
顺便再去定几个柜子,咱们那么多东西,还是用柜子锁起来合适,毕竟过两天又有一批知青要来,人多事也多。”
万佳宁与郝圆圆没有意见。
她们俩对于过日子是真的一窍不通。
要不是有苏溪时时刻刻提醒她们该干嘛,这俩小姑娘怕是要在乡下怀疑人生了。
苏溪带着她们俩直奔刘木匠家。
刘木匠在附近村子里是有名的手艺人,年轻的时候在省城大户人家做帮工的,一手木活儿很是精湛。
一直到省城乱起来了,才回到了村子里。
虽然现在不允许做生意了,但靠着这一手木活儿,家中日子过得很是不错。
毕竟谁家过日子不要个桌椅板凳的?
再加上村子里一些人家嫁姑娘,总要陪嫁几个箱子、柜子的,宠姑娘的人家还会陪嫁“三十六条腿”。
男方家也要给新房打些家具。
这些都可以赚到不少,因此刘家也是村子里为数不多的青砖瓦房。
到刘木匠家,因为有现成的,一人买了两个大柜子,看见刚好也有背篓,顺便将打猪草的背篓一起买了。
其他挑着要用的,也给买了一些。
等几人离开的时候,啥也没拿。
东西太多了,刘木匠让他大儿子直接给帮忙推到知青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