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8 章 中秋节
中秋是个很重要的日子。
今年的中秋节对苏家来说更是个大日子。
苏爷爷77大寿。
几个儿子商量好了替老爷子好好办一场。
老一辈人,兄弟姐妹本就多,再加上表亲,七大姑八大姨,七拐八拐的各种亲戚,一圈算下来竟然要摆上二十几桌。
苏软是头一次见到这么多半熟不熟的人。
欢声笑语,现场气氛非常热烈。
苏老爷子操劳一辈子,身体本来就挺硬朗,今天更是新理了发,剃了面,穿着崭新的唐装,更显精神矍铄,神采奕奕。
几个儿子陪着他,一桌桌和认识的亲朋好友打招呼敬酒,发瓜果糖干。
经历了天灾人祸最严重的年代,他的个子并不高,身材偏瘦,头发半白,饱经风霜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留下的皱纹,那双温和的眼睛总是闪烁着慈祥的光芒,大部分时间都是笑意盈盈的。
三叔和爷爷长的最像,苏软小学的时候三叔在读卫校,整个人清瘦修长,浓眉大眼,皮肤白皙,大概学医的习惯,非常洁癖,每次看到他都是在洗手,还每天都要洗澡,没有淋浴就打水擦洗。
小小的苏软都不敢靠近他,这个叔叔不好接触的样子,农村人都没有他这样爱干净的。
苏软时常在想爷爷年轻的时候应该也是个这样帅气的小伙子。
只是他那个年代应该更艰苦一些。
爸爸回忆说小时候家里兄弟多,经常吃不饱,好不容易做一次豆面条,土灶的大锅,那么满的一大锅,黄色的面条,口感并不细腻,但配着野菜熬的粘稠,是一家人都要抢的美味。
兄弟几个围在灶台不愿离开,一碗接一碗的吃,直到饭吃到嗓子眼,再也咽不下去。
奶奶会生气的骂他们“狗窝里放不住剩馍”
苏软模糊的记忆里,爷爷曾扛着幼小的自己,两人站在人群中看台上的大戏,台上翻腾跳跃的小丑,逗的众人哄堂大笑。
爷爷的个子并不高,但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已经足够傲视一群萝卜丁样的小孩子了,苏软能想起自己得意的心情。
她时常在想那些记忆是梦里的场景,还是幼时的记忆,总也分不清,但也没开口询问过。
人逢喜事精神爽,苏爷爷今天也喝了不少酒,很快就满脸通红,和几个兄弟姐妹坐在一起忆苦思甜,一群满脸褶子的老人又哭又笑的。
几个兄弟姐妹加一起快八百岁了,闹起来还是孩子一样撒泼打滚的,只能喊各家的孩子去认领,半拖半哄的领回家,院子里才终于消停。
苏软看的哭笑不得,却也羡慕他们的感情。
这辈子离的最远的距离也才十几公里。
苏奶奶虽然不能说话但意识是清醒的,今天这么多姨奶奶围在她身边聊天,她急的不行也只能发出“啊啊”的声音,还好都是她的兄弟姐妹,了解她脾性,能猜出她的意思,替她翻译,她只管点头就好了,到最后索性放弃了开口,专心听着了。
小姑姑就坐在自己奶奶身边,时不时替她擦下口水。
她比以前胖了一点,气色看着也不错,一脸平和,想来过的不错
有2年多没见她了,和记忆里的小姑姑比起来老了不少,眼角唇畔皱纹多了不少。
一个瘦高的男孩子从外面蹦蹦跳跳的走进来。
“姐”男孩腼腆的笑,叫了苏软一声,就坐在了小姑旁边。
“软软这么多年一点变化都没有”小姑看男孩出了一头汗,拿了纸巾替他细细擦拭,却是对着苏软讲话的。
苏软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这是姑姑的儿子。
“小杰已经这么大了?差点没认出来”
她是真的没认出来,上次见的时候他还在读小学,只有自己腰高,后来和他爸回了老家就没见到过了。
苏软眼神恍惚,好似看到的还是那个自己一只手就能抱起来的娃娃。
“都要上高中,能不大吗”小姑一脸慈爱的看着杨杰,她离婚后孩子跟着父亲,虽然再婚了,但她并没有再生孩子,这辈子就这一个孩子,自是满心的疼爱。
苏软拉着他站起来,拿手比划了下,比自己都高了一头,小家伙长了毛绒绒的小胡子,羞羞涩涩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