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恐怖小说 > 鬼铃珑 > 第9章 路遇黄沙暴,轻取撞令郎

第9章 路遇黄沙暴,轻取撞令郎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一路上,王老汉和我们拉着家常。说他养了多少羊,说他的孙子有多可爱。师父问了宋高庙的情况,王老汉也一一作答。

    原来这高庙建在接连城墙的高台之上,是座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相传,自西夏王朝开始,那里就做祭祀之用。十八层地狱的雕塑也是为了警示族人要一心向善,莫起恶念,后来明成祖朱棣在原有的遗址上大兴土木,才有了后来的高庙。

    但因成祖好大喜功,硬是将西夏王族的辉煌过往在《太平广记》中抹除。因此,除了这村子的人外,世人只知这高庙始建于明永乐年间。

    高庙后经历代增建重修,至清代已成为一处规模较大的古建筑群。清康熙四十八年,宁夏发生了大地震,上层建筑全部倾塌。地震后青王朝又在原址重修,到现在高庙已经是一座绝无仅有的“大漠奇观”了。

    王老汉说高庙非常奇怪,是一座三教合一的寺庙。庙的砖雕牌坊上有一副对联:“儒释道之度我度他皆从这里”、“天地人之自造自化尽在此间”。横批是“无上法桥”。庙里供奉不仅有佛、菩萨,还有玉皇、圣母、文昌、关公。但现在已是被几十年前的那晚,破坏得不成样子了。现在想来,虽有遗憾。但这也许就是它的魅力所在吧。

    就在我们还在为古人的惊觉技艺而惊叹不已的时候,忽然从西北方向刮起了漫天的沙暴,直刮得昏天黑地,一米之外根本看不清人的面孔。

    王老汉大声说:“领导们,上次就是这样大的沙暴。现在前进太危险了,大家赶快带好面纱,躲到骆驼的身后!”

    在王老汉的指令下,骆驼们安安静静的趴了下来。人们纷纷躲在了骆驼身后。

    “王老伯,这沙暴还要刮多久啊?”定慧大师在王老汉身边问着。

    “不好说,也许就一会,也许好几天!”

    “善通!抓紧了风儿和悟禅,这么大的风,别他娘刮跑了!”

    “知道了师父!”龙善通紧紧的抱着我们。

    不知刮了多久,沙暴依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终于师父沉不住气了:“他定慧大爷,不行咱们撤吧。”

    定慧大师点点头:“王老哥,咱们回去吧。”

    可就在这时,恍惚之间,沙漠中出现了一支由厉鬼押解的西夏部队。只见这支队伍伤兵满营、狼狈不堪,在厉鬼的带领下毫无生气的走向高庙。也许即将等待他们的,是判官大人的宣判吧。

    “师父,这是不是叫过路鬼。”我问向师父。

    “这不叫过路鬼,这是阴兵借道。阴兵借道往往是出现在大灾难死了很多人之后,这种阴兵是指地府来拘魂的鬼差鬼将。许多大灾难发生之后会死很多人,往往这些地方许多冤魂聚集一处舍不得离开。这时地府便会派“鬼差军”来拘魂了。据说,1976年的那次大地震前,就有人看到过成排的马车拉着整车的人头在身旁呼啸而过。没过多久,便发生了举世震惊的塘山大地震。”

    师父边看着阴兵,边接着小声说:“可是,这路阴兵真是有点奇怪,这厉鬼押解的怎么全是汉人面庞的西夏军呢?他们应该是羌族才对啊!”

    这时,定慧大师白了一眼师父。只听他盛气凌人的说道:“你懂个屁!”

    显然,定慧大师触碰到了我师父的知识盲区。此刻,定慧大爷终于有了发挥的空间,这让他心中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喷薄而出。

    于是,定慧大爷接着说道:“这阴差押解的是&34;撞令郎&34;,是西夏军队侵略的受害者。西夏军队为了弥补自身兵源的不足,会在侵略北宋的时候,特意捕捉一些健壮的汉人。这些汉人被捕后,分批迁徙到西夏的后方,例如瓜州(甘肃酒泉)、沙州(敦煌)这类当时的不毛之地。西夏军让他们习惯当地的生活,并将他们的发型和衣着从典型的汉人装束,改为西夏人的形制。在经过几年的生活以后,就将他们改造成撞令郎。这群被西夏捕捉的可怜人,在战场上的作用就是炮灰。他们被用来进行第一波攻击,负责消耗宋朝军队的弓箭,黏住宋军的有生力量,为西夏嫡系部队冲击宋朝军阵带来更有利的结果。”

    定慧大爷接着说道:“在党项人刀枪的威逼之下,他们根本就没有选择。绝大多数的撞令郎在经历多次作战当中伤亡殆尽。”

    定慧大爷越说越起劲,谁想到说到兴头上,他竟然站起身来,指向那路阴兵:“他们就是其中阵亡的一队。懂了么文盲!”

    定慧大师一声吼了出来,得意的笑容洋溢在脸上,仿佛自己就是那打了胜仗的宋军一般。

    可就在这时,队伍中一只厉鬼听到了定慧大爷得意洋洋的叫声,转过头来望向我们。

    很明显,它发现了定慧大师。只见它张开嘴巴,朝我们嘶吼起来。金属间摩擦般刺耳的吼叫从它的喉咙发出,听了让人感到极为不舒服。

    只见师父向定慧大爷大声喊道:“定慧,我早晚被你害死!”

    话音未落,那群阴兵全都一股脑的朝我们猛扑过来。

    “妈的,上吧!”说完师父马上闪身迎战。

    定慧大爷盯着迎面扑来的阴兵,向师父说道:“算我欠你的,回头请你喝酒!”

    “老头,你又骗我是不是。和尚能喝酒?”

    “你喝,我看着!”

    说话间,师父和定慧大师已经挺身而出,龙善通和小悟禅紧随其后。

    只见师父扔给我一把铁剑:“风儿,这阴兵都是些小喽啰,你也来练练手吧!”

    这把剑质如玄铁、刃如秋霜,透着淡淡的寒光。钢刃锋利无比剑柄为一条金龙图案,威严无比。挥舞起来犹如雏燕般轻盈。我刚刚接过宝剑,只听得玉铃清脆的声响。

    “依雪放心吧,我会当心的。”说着我便起身冲了过去,只剩下王老汉躲在骆驼身后偷偷看着我们。

    我们和阴兵打成一片,但的确就像师父所说,这群阴兵都是些小喽啰,我们势如破竹般的将他们斩的七零八落。

    师父挥舞着他的木剑,如白蛇吐信、嘶嘶破风,又如游龙穿梭,行走于身。点剑而起,时而骤如闪电、落叶纷崩。真可谓是一道银光起,气吞山河之势,那些妖魔鬼怪根本无法近身。

    龙善通的拳法也是密不透风,生龙活虎,三拳两脚就打倒五六个阴兵,好像要把那些阴兵生撕活剥了一般。

    我这边也毫不费力,舞动宝剑,虽算不得师父那般行云流水,但也算是得心应手。只见一个恶鬼向我扑来。反手一挥,一个正撩剑就将那鬼头斩了下来。那颗头不偏不倚的掉落在了悟禅的面前。悟禅二话不说抬起哨棍劈了下去,那颗鬼头被打了个粉粉碎,连地上的尘土都被溅的老高。看来这孩子也是个狠人啊。

    “风儿小心!”在我还在没回过神来的时候,定慧大师用禅杖挡在了我的身前。只见那撞令郎一口咬了上去。接着定慧大师随手就是一甩,将它掀翻地上。

    大师臂力惊人,杖在手中如离弦之箭,一下穿过四五名阴兵。提杖再挥,阴兵全都被重重的摔倒在地。

    “风儿,不管优势多大,都要集中精神!”师父边战边说。

    “知道了师父!”我警觉的挥舞着手中的宝剑。

    在师父和定慧大师面前,这队阴兵犹如散沙、且战且退。不一会便被我们直斩的落花流水、溃不成军,没一会便尘埃落定,那沙暴随之消散。战败的阴兵也随沙暴而去了,混沌的天地再次恢复明朗。

    “大家都没事吧!”师父吐了口满是沙子的唾沫,问道。

    “没事,好着呢!”我和悟禅纷纷回答道。

    “王老伯你也没事吧!”

    &34;没事,好着呢&34;王老汉急忙从骆驼身后翻身出来:“我地咣三,你们可别是神仙吧。那么多的,嗯,叫啥?阴兵是吧,居然这么快被你们消灭了。”

    王老汉直着两眼说:“想当年我去地狱宫的时候,要是有你们随便谁在,大伙也不至于死的这么惨呐。唉…”

    “老伯,都是过去的事了。别太难过,咱们趁着天气还好抓紧赶路吧。”龙善通蹲到了王老汉面前,把水袋递给了他。

    这时,我师父问道:“老伯,还有多远呐?!”

    “快啦,看到那个尖尖没有。”王老汉手指这远处沙洲中的一处黑影:“那里就是咧!”

    其实,有了王老汉的带路,总的来说我们还是安全了许多。沙漠中行走由于人们左右脚的力量不一,且沙漠中唯一的参照物“太阳”又是移动的,人们很容易迷失方向。

    所以在沙漠中,正确的行进方法是保持迎风面和沙丘脊背的走法。就像老伯那样,必须要看向远方,不能老是看脚下的空间,看远方然后顺着沙丘的迎风面走。这样的走法原因是因为迎风面的沙子是粗沙,人踩上去的时候不会下陷,而沙丘背面的沙子非常细软,脚踩上去是非常容易陷下去的。

    所以宁愿走远点,也不要走直线,不然就有可能永远也出不了沙漠。但只要有王老汉在,似乎这一切都不是问题。

    我们正准备翻身骑上骆驼,王老汉手中突然一滑,没有揽住缰绳。

    大家纷纷来问:“没事吧,王老伯?”

    “没得问题,刚刚没有抓住出,咱们发吧!”

    说吧王老伯拽了拽缰绳,再次翻身骑了上去。我们一行六人就在这大漠之中,继续踏上了探寻的征程。

    一步步的脚印,像是在扣击着尘封的往事。一声声的驼铃,伴随着王老汉也似乎重回到了记忆中的那段峥嵘岁月。

    只不过,此时他身边的人们,不再是那群意气风发、战天斗地的小伙子。而他,也不再是当年的那个不经世事的莽撞少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