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太后恨小三
清宁宫主管太监廖昌当然明白是什么意思?推门出去后,大声喝道:“所有人,离宫一百步,违者杖毙。”
外面的人一愣,退出了一百步。
“怀恩,看着他们。”
“遵命。”
廖昌回来,关好宫门,对着孙太后点点头。
孙太后道:“万贞儿,你可以说了。”
“要想保住皇上,主要在太后身上。”
“在哀家身上?”
万贞儿点点头,“皇上北狩,天下震动。长江以北皆在瓦剌兵锋之下。
如朝廷放弃了长江以北南迁,别说皇上能不能回来?就是社稷也有倾覆之危。
所以,太后先要立新帝,但在此情况下,皇长子是不行的,他太年幼了。
所谓国赖长君,大臣们肯定也是如此认为,太后要先立新帝,比如郕王。
这样才能表现出太后为了百姓,为了社稷,将皇位传于旁支的宽大胸怀,让众人景仰太后。
还要力排众议,坚持要守住京城,不能南迁。并在城墙上鼓励军民士气,哪座城门危险,就去哪座城门?
就像当年靖难时,张太皇太后陪着仁宗守住北平时的场景。
让军民看到太后的坚毅果敢,与社稷共存亡之决心,所谓天子守国门,太后也能守国门。”
众人听了,不由心中一阵思量。
“只有守住了京城,保住了北方半壁江山,才能实施奴婢以上的计谋,让瓦剌放了皇上。
这也能让太后贤德的名声传满天下,有了名声,也就有了权利。
只要新帝想动皇上,太后就会引发天下舆论讨伐。如此之下,双方互相妥协,皇上才能安然无恙。”
金英摇摇头,他感觉万贞儿说的还是太幼稚了,“还是似有不妥。”
“金公公,何处不妥。”
“新帝继位,自然要握紧权力。皇上回京,肯定对他有威胁。
他要是不顾舆论,誓要铲除威胁,那时谁也阻止不了他。
何况,他也不用亲自动手,只要示意一下,自然会有人帮他办妥。
要知道,意外,暴毙等事故还是很常见的,太后没有证据,也奈何不了他。
那时就是舆论汹汹,但他只要丢车保帅,杀了治疗皇上的太医。
在慢慢的打压舆论,时间一长,这事也就过去了。所以,万贞儿的办法还是不能保住皇上。”
众人心中一凉,皇后好像又要哭出来了。
万贞儿笑道:“金公公,你忘了一件事。”
“何事?”
“我们立的是郕王。他是庶子出身,身份低微,五岁才得入宫有了身份,以前都是在宫外。”
“所以呢?”
“所以在此之前他没有受过正规的皇子教育。他入宫以后,宣宗就驾崩了,皇上继位。那些帝王心术他也不用学习了,他也不敢学习了。”
金英和廖昌身体一振,互相看了看,叹服道:“万贞儿,你与当年的姚少师不遑多让啊!”
太后等其余女人听的是一头雾水,不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意思?
孙太后急了,“金英,廖昌,你们这是什么意思?”
金英道:“太后,万贞儿说的计策应该有用。郕王他自小长在民间,与人接触不多,性格有些孤僻,软弱。
进宫后,也没有受过真正的皇子教育,对于帝王心术他一概不知。
他性格宽厚,也软弱一点,只要太后强势一点,皇上自己安份一点,他应该会让皇上活下来。”
“要是别人提醒他呢?”
廖昌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郕王一向温良谦恭,宅心仁厚,应该不会干那弑兄之事。”
“要是他改了主意呢?”
万贞儿道:“尽人事,听天命。”
两位太监也是点点头,世界上从来没有绝对之事,只能听天命。
孙太后沉思良久,脸色变幻不定,默默的道:“不能立别的藩王吗?
比如襄王朱瞻墡,他可是先帝的同母兄弟。他比郕王还要年长,也曾监国多次,以他为帝不是对社稷更有利吗?
再说,他可是先皇的亲弟弟,性格也宽厚,应该能善待皇上吧?”
众人一愣,难道太后不想立皇上的亲弟弟郕王,却想立皇上的亲叔叔襄王朱瞻墡?
万贞儿心中摇摇头,太后啊!这个时候你还吃醋,不就是自己的皇帝老公在外面偷偷的找了一个女人,养在外面,生下一个私生子吗!
但又想一想,也是,孙太后确实非常憋屈。宣宗的两个儿子都差不多大,当年要是她晚一步生下儿子。
她就不能当上皇后,更不要说后面的太后了,这肯定是让她对此耿耿于怀。
当时她也是嫔妃,还不是皇后,要是那个吴太妃抢先生下皇子,那就是皇长子,皇位就是她儿子的了。
太后原以为有了儿子胜券在握,谁知皇帝老公去世前,不知道从哪里又弄出来一个小三,小三还有一个儿子。
差点抢了她儿子的皇位,还有她的皇后之位,你说让她生不生气?
所以对郕王母子十分的不待见,本来就不喜欢他们,可现在又要把皇位让给郕王继承,这让她情何以堪。
这就好像一个正妻不知道老公有了小三,生了一个私生子。
老公死之前先告诉了婆婆,事后自己才知道,这不就是怕自己虐待她们母子俩吗?
在婆婆的强势下,自己不能不管他们,还要花钱负责他们母子的生活,这也就罢了,不就花点钱吗?
我花,给了他们一户商品房,将他们赶出自己和儿子的大别墅,来个眼不见为净。
可自己的亲儿子不在了,那些亲戚就让我把家中所有的财产,全部给这个私生子,还让那小三和自己平起平坐。
这事摊到谁身上?谁会受的了。如果给小叔叔,至少自己从小带大的小叔子会比那私生子亲一点吧!
想到这里,万贞儿也明白孙太后作为女人的苦楚,但她是太后,要顾及天下,可不能和那小三争风吃醋了。
万贞儿道:“太后,就是因为襄王年长,又有监国的经验,知晓权力的味道。
他反而会对皇上更不利,在皇位上面,父子,兄弟都不行,何况是叔侄呢!当年的汉王不是也造反了吗?”
金英也道:“是啊!太后,按祖例,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皇上北狩,太子未定。
现在大敌当前,国赖长君,血缘最近的,并且成年的就只有郕王了。就是太后想立襄王,大臣们也不会允许的。”
孙太后眼神一暗,知道他们说的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