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三品大员
元灵回到家里,“怎么样大志,皇上叫你去干什么”二姐走上前来问道
“他看完了那本十万个为什么,叫我十五日之后写出第二本,不然就辞了我的官职二姐接下来你就帮我写这本书吧,我再去找找阳明先生。”
科学院很快就创立起来了,第二本十万个为什么也在他们三人的努力下完成了。
科学院创立那天从翰林院内与外各招了十人,元灵担任院长,那天元灵给他们做了一次演讲。
“诸位应该很疑惑这科学院是干什么的,你们自己的职责又是什么接下来我便为你们解释。上古之时他们发现了种植,当时是刀跟火种,后来人们知道施肥能使庄稼长势更好,从人犁到二牛俪到屈原犁,从亩产几斤到亩产几百斤,人们从脚走到骑野兽,再到马车牛车,有了船之后人能横渡百里大江,万里大海,从一人行几十里到一日行百里,从洞穴到草屋,从从草屋到阁楼,从阁楼到城墙,从火堆到现在的油灯腊烛,从兽皮到手工织麻,从手工织麻到后来的织布机的不断改进。人们的生活有了巨大的提升,粮食不断增产,房屋的安全性不断提高,人们的赶路路效率不断提高,衣物的制作速度不断提高,等等都是通过不断的从自然中发现事物运作的原理然后加以利用创造出更好的事物和方法。然而以前的发现是偶然的缓慢的,科学院就是要加快这种进程化被动为主动,使粮食的亩产再提高,使房屋更安全稳固,制造更优秀的交通工具达到传说中的日行千里,使百姓不再愁有没有衣物穿,而去愁选择什么样的衣物穿,人类文明在不断向前发展,这是天理,这是大势,这是必然。我们尽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脑子使其加速,我们将成为时代的引领者,是整个人类的功臣、贡献者,作出伟大的发现和贡献,那名流千古也就是必然了,所以我们科学院是干什么的,是为整个人类探索未知的先锋……我写的那边十万个为什么就是为了调动人们的思想,去探寻,去创造,集万民之智天下无敌,那三月前浙江的台风有何可惧,当年张衡先辈可以造出预千里地动之仪器,我们难道不能造出预千里之台风。”
元灵前世没做过演讲,但看过,在这次演讲元灵使用了现代的风格,丢弃书生的温文尔雅,慷慨激昂充分调动了听者的激情。现实效果也让元灵不失所望,这下元灵在他们的心中显得无比高大,他们无比敬佩元灵的格局,思想的高远。
元灵的演讲像风一样迅速席卷整个京城,其演讲内容让京都众人震动不已,天下大势近是如此,格物致知竟为此,元灵的名字也响彻京师。之前批判鄙夷过他的,趋炎附势过他的,怀疑过他的都感到无比愧疚,他们都有一种那人高不可攀的感觉,其格局其志向其气魄如高空之皓月遥不可及。这天夜里京城很多房屋的灯都没有灭。
第二天元灵刚起床,二姐便找到了他,非常激动的说,
“大志,你真是太优秀了,你知道吗,你昨天的演说已经传遍了京城,现在人人都在谈论你赞扬你……”元灵听了之后只是微微一笑,自己能帮助这个大明加速发展的确很高兴,但不会得意忘形,这些东西是自己借用现代说的,自己只算一个宣传者罢了,明确真实的自己才能脚踏实地。
去到翰林院科学院,大多数人都以崇敬的目光注视着他,他们心中的崇敬已经高出了惭愧等情绪,元灵坦然自若,接下来就是怎么进行科研活动了,这种没有前迹可参考的事就很费神,开头是困难的,要从哪里入手,可以从哪里入手,若是顺利的话,这科研活动将是其他地方的日后的第一模板,不能太偏了。
想了想,第一将十万个为什么里自己的回答进行讲解,这对之后很多科学原理的发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后应该从农业开始,华夏在封建时期几乎就是农业挑起了大梁,人们最关心的也是农业,以增加亩亩产为首要目标,然后是因地制宜,不同作物在不同地区的试种,然后……来到科学院元灵就在想这些,而其他人则在仔细研读十万个为什么。
中午,元灵被招到了皇宫上朝大殿,大殿中文武百官都在,王阳明也在,朱厚照端坐于龙椅之上,这应该是他这么久以来第一次除了早上来过的朝会吧。
“臣参见皇上。”元灵弯腰行礼,在明朝臣子一般不用跪拜。
“鲁爱卿免礼,听说昨天你在科学院作了一次演说,今天能否在这里再说一遍”
“臣遵旨。”
于是元灵重复了一遍昨天的演讲,当然细微的地方稍有改动,毕竟场合不同。讲完之后。朱厚照立马站起身来激动得涨红了脸,大声说道,
“好,好天下之事的确如你所说,为何要天人合一,为何要格物致知,被你一语中的,你竟有如此大才,如此大志,对你这名字取得好。对了你那科学可有什么成果”
这是在考验实效,毕竟只听听言论还不足以让人信服。
于是元灵将火箭的原理大志说了一遍,这个比较吸引人。在最后元灵说道,
“不过在现阶段研究飞行器具是不明智的,当务之急是提高百姓的生产力,使人人能吃饱饭,穿暖衣物,到时候万民都会来帮助您创造东西,如果现在进行飞行器具的研究,你们您得到的只是上到天上看看云彩,失去的便是万民的爱戴,那么想要他们帮您做其他的东西就很困难了。并且众所周知越往高处,越冷,冷到一定程度穿再多的衣服也没用,还有越往高处越难呼吸,还要将地面上的空气带上,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又要用到其它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也要自己去研究寻找即使现在开始研究,也需要很长时间,所以研究飞行器这件事应该顺其自然,时机到了自然就可成了。”
元灵说完火箭的基本原理后就后悔了,怎么能在一个纨绔前说这种东西,所以他立马用上十二分精神解释劝说起来。群臣也是捏了一把汗,不过还好,朱厚照说,
“鲁爱卿放心,朕明白轻重缓急。”也不知群臣心里有多吐槽。忽然朱厚照面色一肃。
“鲁大志接旨,即日起,科学院独立出翰林院,鲁大志担任科学院院首,从三品大员,并在各省设立分院,研究事理,为百姓谋福。”
元灵赶忙跪下,“谢皇上,臣接旨。”跪不跪会不会有损尊严,元灵可没这想法,你我本平等跪不跪没什么区别,看那三岁稚童相互跪拜嬉戏才是天理。
第二天起元灵就有些忙了,要负责各省分院的设立及其研究课题的设置,人员的选拔,奖励待遇,违规问题等等一大堆事,等京都这边安排妥当了还要去各地考察。
这些日子有很多人来拜访元灵,有官员,有学子,有有志之士,有的是来给元灵道贺的,有的是来想进科学院的,有的是来拜师的。其中就有工部尚书柳洪志他爹。他自从儿子走后就查过鲁花儿家,原本和他想象的一样,虽然家里有个秀才,这在他眼中并不算什么,但后来一下子连考乡试会试殿试,最后还拿了一个探花郎。这让他感到不可思议,
后来在翰林院任职写了一本十万个为什么,让他认为这个鲁大志也是个趋炎附势之辈,使其对鲁大志的印象直线大跌。但没过几天,又来了这么一出震动京师的演说,最后还成为了三品大员。这让他震惊之余又想到这下算是门当户对了,看来儿子的眼光还是挺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