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悟道(一)
元灵最终将心神转移到自己身上,自己为什么会可怜他们,大概是通感和恐惧吧,恐惧这样的事也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如果这种事不存在了,那么也就不可能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机会了,所以所以潜意识希望自己所看到的情况消失。
元灵也去到了一些军营虽然只能浅略的了解,但这也足以让元灵猜到里面的大致情况了,克扣军饷,训练散漫,这样的军队怎么能打仗,如果外族入侵,拿什么来阻挡。元灵只能暗自感叹,天下似平实不平。
在这些底层人民中,基本就没有什么读书学习了,整天忙着生计,哪有时间和心情搞学问,所以在古代,大多的读书人家里都还算不错,那么他们可能也就难以感受底层人民的艰辛了。
这个秋天,元灵来到了陕西的一座寺庙,对于佛教元灵是有些不赞成的,最主要的就是出家了,这是有违天理的,很简单的一个假设,如果天下人皆做了和尚,那么百年之后人类岂不亡族灭种。
那些僧人常说什么慈悲为怀菩萨心肠,可他们也只会说说了,从没听说哪个得道高僧悬壶济世。反观道教,就看张三丰,他的七个弟子被称为武当七侠,为何称为侠,那是他们的所行所为匡扶正义了。
元灵为什么还要来寺庙呢,那是因为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佛教的一些思想还是富有许多哲学道理的。还有另一个目的就是学习梵文,元灵自己只要再学习两种不同的语言,便可掌握那种见字通意,闻言晓思的境界。
自己的佛法学问几乎为零,所以元灵只是和寺里的主持说明目的取得翻阅佛经的许可就埋头独自研习起来,元灵所要看的都是佛法,这对于这些僧人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保密的,他们看中的是那些武林秘籍,所以取得许可的过程很顺利。
元灵用银子支付了住宿费与饮食所需要的费用,元灵与这些僧人交集最多的就是学习梵文了,元灵的学习速度令他们震惊,一度开始认为,此子与我佛有缘,多次劝元灵归一佛门,元灵自然不会理会,他正研究佛法研究得起劲呢。
佛教可以算作一种修心,放下外物,放下功名,放下自己等等,其中《金刚经》里就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大意是一切你所能看见的事物外表,都是虚假,不真实的。如果能守住本心,在看见这些外表的时候,能够不被这些外表所迷惑,能够认识到看到的相并不是真实的相,那么就能达到如来的境地了。
有“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大意是我、他人、众生不过是浩瀚宇宙的一粒尘埃,姻缘和合生灭,所以并无“我,”是名“我”,并无“他人”,是名“他人”,并无“你我”,更无众生。
为何没有你我,没有众生,就是因为一切法都是生灭法,“时间”是个伪概念,所以没有哪个活的长哪个活的短之说,在无量无边的虚空法界,再长的寿命都是弹指一挥间,而在那一瞬间,其实又蕴藏着无数个未知的虚空法界。
还有“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里便与道家的无为有异曲同工之妙。
《坛经》中有一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其大意是菩提是个觉悟,哪里有什么树可言,心如明镜一般,又哪里来什么台;本来就是什么都没有,又何来惹尘埃一谈?
越是翻阅,元灵感到越是震撼,佛教的佛法中竟然蕴含着如此多的哲理,以前看着这些整天在那里枯坐念禅的和尚还很疑惑,为什么这佛祖就有在吗大的吸引力呢?自己看了这些佛经之后都有点动心了,
元灵感悟最深的是众生平等与因果,他们引发了元灵大量的思考,明白了许多东西,并重新定义了自己对他们的理解,这花费了元灵半年的时间。
首先是众生平等,元灵的定义是“吾之谓众生平,人非人,物非物,言言行行,阴即阳,阳即阴,择好而从矣。”这是结合了《道德经》中“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以及自己的经历所作出的。
其次是因果,元灵的定义是“执因果道,可无理不清,使人以思不迷,心不惑。”这也是结合了朱熹理学与自己的经历所作出的。
人与人可平等乎从男女开始,男子力壮而更长于出力之处,女子柔弱而更长于细巧之处。
或问,有男子体弱有女子身壮,
答曰,重点在力壮柔弱之长处而非男女壮弱,若计较则可去男女。执大锤二息可挥一次,执小锤则二息可挥五六次。
幼儿无忧无虑,成人者多忧多虑,常有人羡童之无忧无虑,无忧无虑者生不知其因,死不知其由,故无忧无虑,成人者知何可生,知何会死,故有忧有虑。知者知其乐,不知者不知其乐,如此不知者与知者何不平等乎。
家中无能者(比如三岁孩童挑不了担),无需做事,然无法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去改变事物,只能被动接受,家中有能者,可凭己身趋利避害,然事不随人愿,非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小儿有想为而无可为之烦,父母有想不为而必为之恼。故此两者何不平等乎。
龟虽慢,然寿长,木虽静,然寿坚,石虽死,然无求,人多情,多喜多怒多哀多乐,畜之类少情,少喜少怒少哀少乐,木石之类无情,无喜无怒无哀无乐,人身不如虎牛有其利器,然智尖可造物算计。
故人非人。
富人得富而无贫者生活,贫民得贫而无富者生活,得富失贫与得贫失富可平等乎,贫与富可看为苦与甜,苦与甜可贫等乎。或曰甜高于苦,为何,答曰其人以好者为上,以不好为下。
君子与小人,君子行君子之道,小人行小人之道,君子之道利于人,小人之道损于人,故人常好君子之道而恶小人之道,然则以好者为上,不好者为下。
美者与丑者,观美者则悦人心,观丑者则恶人心,是故有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好美则美者为上,不好丑者则丑者为下。
以好者为上,以不好者为下,然其本平等,以感而判其上下,则迷人心,有失中庸,不可取之。
故物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