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再下江南九嶷山
“即便我上官家只剩下一人,也要与秦家死扛到底!”
上官飞咬牙切齿地说。
“既然如此,那你上官家自求多福吧!”
黑龙王说完后站起来往外走去。
……
时间回到昨晚,秦玉拜访完周俊雄副部长,离开后,周俊雄立即回房向周家老爷子周立波及周家家主周俊英汇报。
他把秦玉在飞机上如何救自己的事情,再次说了一遍给老爷子周立波及家主周俊英听。
还说如果不是秦玉,他早已死在飞机上,坟头草都几尺长了。
随后,他话锋一转,说道,“父亲,大哥,现在秦家与上官家因十几年前发生的矛盾,被翻了出来,而这次病入膏肓的秦老爷子,在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要秦家准备他的后事时,却被一个年轻医生救了回来。”
“你们猜猜,把秦老爷子从阎王爷手中救回来的是谁?”
周立波老爷子及周俊英面面相觑,周俊英摇了摇头后说,“猜不出来!”
“他就是救了我性命的那个年轻医生,更称奇的是,他还是秦峰老爷子的大孙子秦玉。”
周俊雄说道。
“周家出了个神医啊?”
周立波老爷子说。
“这秦玉不仅医术通神,他还是炼丹师,而且武道已达到武王巅峰境界,要知道他才二十三、四岁,以后的前途不可估量!”
“父亲,大哥,我的建议是,当秦家与上官家发生交锋时,我们周家表明态度站在秦家这边!”
周俊雄说道。
“二弟,你的建议,我们会考虑,你先出去,我跟父亲商量一下!”
周俊英说道。
……
黑龙王从上官家出来后,直接回到府邸。
随后拨打了秦玉的电话,把在上官家劝解失败的消息,告诉了秦玉。
还说,此事要从长计议。
对于黑龙王如此尽力地去化解秦家与上官家的矛盾,秦玉从心底里很感激。
他把自己心里对黑龙王的感激,在手机里对他说了出来。
劝解失败后,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破局。
秦玉带着如何破局这个问题,进入绞尽脑汁的思考当中。
他不想因为父母的原因,让整个秦家蒙受巨大损失,也不想父母躲躲藏藏,年老了还无家可归。
想了一个下午加一个晚上,连每晚雷打不动的修炼,第一次出现断更。
到第二天,他想来想去,还是先把父母找到,问清与上官家发生矛盾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他心里还有个大胆而疯狂的想法,他准备以一己之力,在擂台上挑战上官家的所有武者。
输了,他以自己一命抵对方一命。
赢了,上官家不再向父母寻仇。
初步想法确定后,去问他爷爷,父亲母亲到底在哪?
爷爷告诉他,只知道在江南的一个大山之中,具体位置也不知道。
江南何其宽,从长江南岸都称之为江南,在宽广的江南,要找两个人比找千年人参都难。
想了想后,决定向黑龙王请求帮忙。
只有动用黑龙殿的力量,才有希望找到父母。
拿出手机打了黑龙王的电话。
“首长,有个事要请你帮忙,我想动用暗网,寻找我的父母,他们在什么具体的地方,不知道,只知道在江南!”
“可行!你把你父母亲的照片发份给我,我马上安排人抓紧时间查下去!”
黑龙玉道。
随后,秦玉把手机里,父母的照片,转发给了黑龙王。
黑龙王按照秦玉发来的照片,转发给了“美女蛇”,由美女蛇发到黑龙殿内网上。
三天后,秦玉接到了美女蛇打来的电话,说在江南九嶷山的桃花岩,有人曾经看见过秦玉的父母。
不过,日后就再没见到他们出现了。
知道了父母亲还活着,不但而且在江南九疑山桃花岩出现过,秦玉立马从京城赶回星城。
弘一和尚则留在秦家,为秦家这个主要人物护航。
当天晚上八点,他独自一人从星城开车再次前往江南九疑山。
晚上十二点,秦玉到达江南宁远县。
在廷泊大酒店住宿一宿后,竖日清晨并开车前住桃花岩。
桃花岩。
位于永州市宁远县城东11公里灌溪仙景区北部的海江村。
在永连公路旁一公里处,交通方便。
九嶷山萧韶峰东北方约2公里处。发源于蓝山县石婆源的螃蟹江于宁远海江村突然潜入地下,经2里许,于真武砠与岩头村中间的岩口流出地面,水深丈余,形成暗河。
乘船自口入,临流四顾,莫知洞深,莫知其奥,莫知水从何来,故曰莫知岩。
岩口高丈余。石壁森严,似有韶乐来自空中。洞内岩壁石钟灿若桃花,洞顶石乳若串串珍珠,悬空而挂。
沿流怪石千姿百态,有石严若舜帝驻守,旁有斩龙宝剑悬挂;有二石并立若二妃望夫;有五石悬空而下若仙女下凡;忽石幔飘然若帝子乘风。
石形若鹰、若牛、若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石色有黄、有红、有白、灯光所致,宛如繁星闪烁。洞内流水清澈碧透,水平如镜。
泛舟洞中,桨荡涟漪,灯水相映,繁星点点,难分上下,仿佛夜行繁星天空之中,如飘如飞,大有不知今宵是何年之感。
前行绕十五湾,有小口,透进亮光。低头而入,舍船登石而上,出岩口豁然开朗。阡陌交错,桃竹成林。有村约百十户,名海江村。春暖桃花盛开,花香四溢,这就是九疑山桃花源,又名桃源岩。
有诗为证:
自从盘古起苍黄,便有莫知帝子乡。
易剑台前一显赫,望夫岩上两端庄。
石飘裙带翩翩舞,水送寒风阵阵凉。
不是武陵源里客,田家延至酒方酣。
当地百姓中流传着一则故事。相传,岩内有一小洞,每日会流出白米,足供一僧之食用。
后有一贪心和尚,把洞凿大,妄想多得白米,结果适得其反,白米再也不流出来了,和尚只好自食其力而活。
清至建国初期,洞内仍有一老和尚和一老妪长住于此。
1959年,老和尚和老妇人先后去世,而岩洞娇色神采未改,至今仍为人民游览、憩息佳地。
唐朝诗人李白曾写诗称赞桃花岩。
问余何意九疑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