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民国地图
章卫星凑了过去,看到了他在季庄古墓中那具女尸初始时的样子,照片中的女尸跟熟睡中一样。
“老谢,这张照片也是在档案袋里发现的吗?”
“嗯,我刚看见时给我吓一跳,这不跟活人一样吗!古墓里还有这玩意。”
“怎么可能有这张照片?当时在现场我记得没人照相啊!后来北京的专家来的时候,李叔不是说当时情况紧急没照相吗?”章卫星对着照片自言自语。
“卫星,说什么呢?”
“老谢,来,你帮我找找还有没有像这样的检测报告。”章卫星举着手里的检测报告说道。
“我刚才好像看见了一张,给你找找啊!”
老谢从一堆照片和纸中翻出了另一份检测报告,递给了章卫星。
“是这个吗?”
章卫星拿起了报告,上面写着棺内液体的检测结果,棺液:普通井水。
翔子眉头紧锁,一边摇头一边说道:
“不对啊!如果是普通的井水就算是密封再好,也不至于保存到现在呀!。”
“怎么回事?快给我讲讲。”老谢着急地问道。
章卫星把季庄古墓前前后后的事,又详细地跟老谢讲了一遍。
“卫星,这里面诡异的事也太多了,咱们还是慢慢一点点捋吧!。”
“我也想慢慢捋,可时间不允许啊!别忘了,明叔只给了我们一个星期时间。”
章卫星说完招呼老谢把方厅里的电视挪开,倒出了沙发对面的一整面墙,把所有的资料都用胶水贴在了墙上。
两人坐在沙发上,看着那些资料,希望能在上面发现解开西汉帛书的钥匙。
时间过了五天,还是一点头绪没有,章卫星从图书馆借来许多关于西汉时期的资料,进行着反复的比对,帛书上面的地图跟资料上的一个也对不上。
到了第六天晚上,章卫星来到了书店,老谢正在整理刚收上来的旧书。
章卫星也弯下腰来帮忙,刚蹲下,一本旧书就映入了眼帘。
这是一本1922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民间故事大全,书很厚,足足有两百多页,书的封面和封底都是硬纸壳做的,非常精美。
封面是女娲补天的彩绘,画中的女娲手里拿着五色石,脚下也散落着一些五色石,那些五色石的颜色、形状跟季庄古墓中的簪子上花瓣非常相似。
他脑海里突然闪过,簪子,立方体,女娲手上的五色石,它们之间会不会有着某种联系。
翻开内页,看了下目录索引,第一个就是女娲补天的故事,接着往下看,居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李季娶妻。
章卫星按照索引快速的翻着,看到了那页的内容不由的倒吸了一口凉气,这跟季庄老汉讲的不就是一个故事吗!
“老谢,你是从哪收的这本书。”章卫星拿着书问道。
“今天学校里一个老师搬家,问我收不收旧书,我就让他拿来了,收了好多,你看地下的这堆。”
“你认识吗?那个老师。”
“不认识,年纪大概有六十多岁,卖完书一家人就坐车搬走了。”
“这本书可能就是解开帛书秘密的钥匙,如果那样的话你可立了大功了。”章卫星指着书说道。
“卫星,这叫什么?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哈哈!”
“别弄了,走,回家好好研究下。”
晚饭后,章卫星拿起了书,一页页仔细地看着,上面的故事大多都耳熟能详。
女娲补天的故事跟现在记载的大致相同,只是结尾的部分不一样,上面写着,女娲补完天后剩下的五色石,随手撒向地面,散落到四方。
除了这个,也没有别的相关的信息,令他大失所望。
“卫星,来给我看看。”老谢伸出了手说道。
章卫星把书递了过去,由于书太厚,老谢一个不小心,把书掉到了地上,顿时书页散落一地,封面和封底都跟书页断了开来。
老谢连忙弯腰收拾散落的书,突然,发现地面上多了一样东西。
“这是什么?卫星你看下。”
老谢把东西捡起来递给了章卫星。
是一个方方正正叠起来的纸,明显跟书内纸的材质不同,在地上显得特别突兀。
“老谢,这东西从哪出来的,刚才我怎么没发现。”
章卫星打开了老谢递给他的纸,纸很旧,用力过大了都害怕弄烂了,小心地把纸一点点的打开,打开后足有四张a4纸大小,这是一张跟书同年出版的民国地图。
章卫星把地图平铺在书桌上,用放大镜慢慢看着,在地图的一个地方发现了一朵小小的杜鹃花。
这时老谢把散落的书都收拾了起来,发现封底的纸壳已经碎成了两片,那张纸就是从里面的夹缝中掉出来的。
“卫星,这地图为什么藏的这么隐秘,难道里面藏着什么秘密?”
“老谢,来,把帛书上的地图拿来。”
章卫星接过了帛书上的地图和这张民国地图在一起进行详细的比对。
看着看着,脸上慢慢浮现出了笑容,猛地拍了一下老谢的肩膀,“你可真是个小福人啊!”
老谢被突如其来的一拍,整个人一怔,用手揉了下肩膀。
“卫星,你这手也太狠了!”
“老谢,你看这两张地图的局部,是不是一样?”
老谢左看看右看看,“卧槽!还真是!”
帛书上的地图只是个局部,把它放在这张民国地图上就清晰地看出在什么地方。
“老谢你看这朵杜鹃花和帛书上的是不是一样?”
“还是有点区别的,你画的没人家的好看,哈哈!”
“我的画工你就别计较了,民国地图上的这朵杜鹃跟我看到帛书上的好像出自同一个人的手笔。”
“我靠!西汉时期的人跑到民国画了朵花,这你也信啊!”
章卫星沉思不语,眼睛盯着地图上的杜鹃花,用放大镜在地图上搜索着。
“找到了,就是这里。”
“快说,到底在哪?”
“湖南,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