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捡了五个哥哥后,京城无人敢惹 > 第278章 老二的信

第278章 老二的信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许默的话让兄妹们都沉默下来。

    他们希望郑如谦的生意热烈红火,但又怕他遇到危险。

    他们也希望三哥吃到肉,希望边疆的日子不要那么苦寒。

    其实这是一道选择题,送货就是选方恒,不送货就是选郑如谦,手心手背都是肉,实在难以抉择。

    良久,长宴轻声道,“不用我们选,二哥已经选了。”

    这封信应该寄出有段时间了,按照信封上的内容来推算,郑如谦已经抵达安水郡,正在扩大作坊,往边疆送肉。

    “再说了,也不必太过担心。”长宴缓缓分析,“给军营送肉本身是一件好事儿,天家也想给边疆战士吃好喝好,只是碍于国库空虚捉襟见肘,二哥若是真的能够将这条线办起来,得到的嘉奖远大于弊端。”

    这就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个原理。

    反过来想,水能覆舟,但也能载舟啊。

    郑如谦之所以胆大包天,必然也是想通了,这件事做大后惠国惠民也惠自己。

    “老二成长了。”许默感慨,“四年的时光啊。”

    他们从一群孤苦伶仃的孩子,逐渐拥有自己的钱财,拥有自己的思想,再拥有自己的未来。

    可不管走得有多远,步伐有多大,他们都没有忘记初心,都还是那个善良的自己。

    许默站起身,取来笔墨纸砚,笔尖游走,丝滑迅捷。

    “我会告诉老二,我们支持他,但也请他保重自己,保护好身边人的性命安危。”

    “会试已经结束,自我感觉颇为良好,还请放心,四月若出捷报,会再寄去。”

    “弟弟妹妹……”

    当写到家人的时候,许默笔尖微顿,到底还是把江家的事情讲了出来,并在叮嘱郑如谦,莫要着急上火,一切对妹妹的生活没有影响,她还要开个做白水面的作坊,多挣些银钱。

    末了,正要落笔。

    姜笙突然出声,“告诉二哥,羊肉可好吃了,看看安水郡能不能养羊。”

    原来还没死心呢。

    许默忍俊不禁,提笔加上这句话,吹干墨迹以后装进信封,又用蜡油封上口,交给相熟的商人。

    说起来,大渝王朝也是有专门送信机构的,叫做驿站,通常用来运送文书,或者通传捷报,八百里加急那都是常有的事儿。

    但有一点,这个驿站只为天家服务,偶尔帮世家大族捎带点手,其他的再不会管。

    普通百姓想写个信,多数靠返乡人捎带,少数见多识广的会找游行商人帮忙,再附上些许银两当做酬劳。

    当然,并不是每件寄出去的信封都会如实抵达,丢弃和损毁都屡见不鲜。

    晋朝就有个人叫做殷洪乔,离任归乡时就收到过一百多封信,都是异乡人对于故土的思念,却在转身后被殷洪乔扔进水里,并念叨,““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我殷洪乔又不是信差!”

    此后人们常常用“误付洪乔”来比喻信件丢了或没有送到,可见寄信也是个大难题。

    幸好郑如谦有点能耐,他四处奔波这几年不仅帮忙捎带过不少信件,也结识了不少同样南来北往的商友,真要是递上两封信,称得上十拿九稳。

    而且根据商人们赶路的速度,时间也会有不同的变化,比如从边疆送来的信,居然用了不到二十天。

    而从丰京到安水郡的信,就超过了二十天,才被送到郑如谦的手上。

    簪花小院里。

    一身素绢的少年拆开信封,刚开始还算面容和煦,逐渐眉头蹙起,看到最后,变成了满脸不敢置信。

    “东家,这是怎么。”张启全从后头凑过来,“咱们给边疆送的腊肠被鞑虏劫走了?”

    郑如谦还没把嘴合上。

    一旁的刘翠跺着脚急眼,“呸呸呸,胡说些什么,小松那孩子多机灵,又有军营的人接应,不会遇到鞑虏的。”

    张启全赶紧配合地往地上吐了两口,刘翠脸上这才露出笑容。

    郑如谦回过神,把信收进怀里,不知道该怎么跟张叔两口子解释,索性道,“没什么事,是丰京那边寄来的信,大哥考完会试了。”

    张启全和刘翠对视一眼,脸上是掩藏不住的震惊与喜悦。

    真是不敢相信,当年那个断腿的小少年,居然一步步走到现在。

    从童生到秀才,从秀才到举人,从举人到贡生。

    “会试过了之后,应该就是殿试了吧。”张启全抑制不住喜悦,“殿试过了就能当官,许默这孩子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现在就等放榜了。”郑如谦也高兴,“大哥说十拿九稳,那就是真的十拿九稳。”

    一位连拿两案首的学子,即便拿不了第三个案首,也不可能名落孙山。

    撇去许默的才华不说,单他的努力也配得上贡生身份。

    更何况,他有才华又努力。

    “其他人呢?”刘翠紧跟着问,“小姜笙呢,张姐姐呢?”

    郑如谦抿抿嘴,隐去了江家那段事情,挑拣着道,“姑姑跟姜笙一起创了姓氏糕点,在丰京卖的极好,带来不少利润呢,现在又开了新的作坊卖白水面。”

    刘翠眼眶微红,“那就好,张姐姐过得好,我就放心了。”

    虽然两个女人境遇不同,生活不同,但相遇还是让善良的她们牵挂起对方,上千公里亦不能阻挡。

    “张姑姑也让我跟你问好来着。”郑如谦笑,“婶儿有什么话可以写成信,等我回丰京带给姑姑。”

    “哎,好。”刘翠满口应下,拉着张启全准备去了。

    郑如谦把怀里的信封摸出来,整理折叠后才发现,后头还夹着一个完整的信封,收件人是王扶风。

    他叹息一声,叫来长工送去王府。

    掐指算了算,郑如谦二月下旬抵达北疆,待到二月底启程回安水郡,中间在热河耽搁几天,其他时间日夜兼程,于三月中旬赶回安水郡。

    等到扩大完作坊,安排好长工,再拜访过故人,时间已经进入春暖花开的四月,许多新的生意也要安排上了。

    少年展开自己手绘的地图,在丰京和安水郡来回两趟,最后指向南方的川蜀地区,目中闪烁着兴奋。

    现在,就等汪小松从边疆回来了。

    仿佛感应到东家的惦念,汪大嘴巴连打两个喷嚏,又担忧地捂住嘴巴。

    虽说有军营的人在前面接应,但他们还是怕啊,怕遇到神出鬼没的鞑虏,怕丢了财还失掉命。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