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重回1975:岳父追了我八条街 > 第11章 芙蓉帐里说相思

第11章 芙蓉帐里说相思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芙蓉帐里说相思

    “哦!”

    王巧英没有骂曹建川,只是用手揉了揉脑袋,站起身,又准备回木桌上去继续去看她的账本。

    曹建川伸手拉住了她衣摆。

    忍不住吐槽道:“你这人真没意思,你就不好奇,我想用这钱干什么?”

    “你想用这钱干嘛?”

    在王巧英看来,这就是曹建川把自己骗过来,钉自己“菱角”的阴招。

    “养鱼。”

    “养鱼?”

    “嗯,养鱼。”

    “可是大队不是挖了鱼塘养了鱼吗?你也知道,现在县里要养猪,养鱼的草料不怎么好割。”

    毕竟,早两个月前,才发生了阳双村的人帮隔壁国营渔场,整理鱼塘时出现了养石头的笑话。

    如今阳双村生产大队,甚至云峰县,乃至青安市,今年所有的渔场都有减少养鱼的数量的操作。

    不是现在的国营渔场是国家出钱养着,换做私人的,估计早就全散伙了。

    “那是你建川哥没有出手,你们水平太差,我都不好意思打击你们。”

    网箱养鱼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不算古代,天夏国开始实验的年月是1974年。

    本来这项技术是会在稳定后,会面向全国推广的,可惜从1976到1979承包到户的落实,这三年中发生了太多事,

    到了79年,没有全国统一的集体制经济后,这项技术官方也就没有出面推广。

    曹建川会这项技术也是个巧合。

    当年他在天海省医院上班的时候,遇到了一个专门研究这方面的老专家,老学者。

    他因为长年和养鱼打交道,患有很严重的风湿病,而接诊他的刚好是曹建川的老师。

    在一来二去的聊天中,曹建川得知了他正在水乡开展网箱养鱼的实验。

    想着阳双村那良好的地理优势,他虚心的跟着老专家学习了好几个月,也就是那段跟着老专家去到水乡学习网箱养鱼的时间,让曹建川错过了对王巧英的收信,回信。

    等他学好技术兴致冲冲准备去阳双村给王巧英一个大大的惊喜时。

    却没想到,自己反而让王巧英给了自己一个惊吓。

    后来从悲伤中缓过来的曹建川留在阳双村,把网箱养鱼的技术教会了他们,这才离开。

    之后从自家岳父和自己断断续续的联系中,曹建川得知了当年阳双村的网箱养鱼得到了大丰收。

    每次聊到这事,王承柱书信中的喜悦里,都会带着一股淡淡的悲哀,因为他认为这是王巧英用命为村里换回来的。

    “水平太差?养鱼还要什么水平?不就那么养吗?”

    在王巧英的认识里,养鱼,养猪当然也包括养别的东西,只需要把养的东西照顾好,给它们吃好,喝好,不让生病就行。

    “嗯?就那么养?你说的倒是轻松,既然那么好养,那怎么你们全都养成这个德行?”

    这么一说王巧英就来了兴致:“建川那你说怎么养?”

    曹建川想了一下:“这一时半会说不清楚,你只要听哥的话,跟哥走,哥就保证你吃香喝辣。”

    “是吗?”

    “废话!你什么态度?过来让我抱一下。”

    曹建川把王巧英扯到自己身边。

    “啊!我账目还没有整理好。”

    王巧英挣扎的想脱离曹建川的魔爪。

    “整理个屁!就600块有啥好整理的,让哥亲热一下,好久没有亲热了。”

    “不是昨天才那个吗?”

    “你也知道是昨天,这都过去了24个小时,别人说度日如年,还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再二十年河东,二十年河西,这都过了四十四年了,这还不久?”

    “你……可是……可是……”

    王巧英有点反驳不了曹建川的歪理。

    她咬着嘴唇,看向了门口的位置,发现门已经锁好,只能低声哀求道:“你让我先去把灯关了。”

    “不用麻烦,亮着灯就亮着灯,又不是没看过。”

    “不行!”

    王巧英满脸通红,一个劲挣扎着想脱离曹建川的魔爪,去关灯。

    “麻烦,下次弄个开关挂床头这边来。”

    见王巧英挣扎的厉害。

    曹建川怕她扭伤只能放手。

    王巧英站在床边抿了抿嘴,回头看了一眼放在桌上的账本,考虑了一下后。

    最终……还是拿起放在一旁的蒲扇,在蚊帐里左右来回的扇了几圈,把蚊子赶了出去。

    放下蚊帐用夹子夹住。

    去到门边,摇了摇门栓。

    发现栓死后,这才关了灯,回到床边爬了上去,一时间芙蓉帐暖度春宵……

    曹建川狠狠的诉说着自己四十多年的相思之苦……

    ……

    ……

    另一边,知青点。

    孔永新的宿舍中。

    此时零零散散坐着好些知青。

    他们都是孔永新刚才叫来的。

    男女都有。

    全是知情中表现最好,最有机会返城的人。

    见人到齐,孔永新咳了咳:“今天白天发生的事,大家都听说过了吧?”

    “什么事?”

    “是啊!什么事?”

    “孔永新你是不是指曹建川的那事?”

    “曹建川发生了什么事?”

    “老孔说说。”

    白天,他们在田间忙着除草,并不知道村里发生的事。

    “就是这次四个面向办给了我们大队两个省医院培训的名额,曹建川那孙子想让她老婆,偷偷把他名字报上去。”

    “还有这事?”

    “他曹建川也太无耻了吧?”

    “那现在呢?”

    “是啊,老孔现在怎么样了?不是名额真给他了吧?”

    “没有,我向大队长举报了,听说,今天他被大队长带人打晕了,在家昏睡了一天。”

    “难怪我说今天怎么没看见他。”

    “那老孔,你把我们叫来干嘛?”

    “这事你们不会以为就这么完了吧?”

    “怎么?大队长还准备把名额给他?他想自己女儿和曹建川离婚?”

    “离婚应该是不可能,可要是大队长被他蛊惑,一定要把名额给他怎么办?”

    “这?”

    “老孔你就别卖关子了,直接说我们该怎么办?”

    “大家今天晚上回去写手抄报,批评他,明天我们贴满整个大队部,让大队长投鼠忌器,不能把名单给他那种混子。”

    “没错,就应该杜绝这样走后门的情况,要不我们谁抢的过他,这可是去省医院培训的名额,这一辈弄不好也就这一次机会。”

    “老刘说的没错,必须要写手抄报,贴满整个大队部。”

    “我们这就回去干……”

    ……

    ……

    清晨。

    村里的大喇叭如约的响起。

    伴随着那些老旧的歌曲。

    吵醒了正在沉睡的曹建川,昨天不知道是太兴奋还是白天晕的太久,晚上他有些睡不着,直到后半夜才睡了两,三个小时。

    他睁开了有些不想睁开的眼睛。

    入眼依旧是那老旧的蚊帐。

    转头看去身边没有再看见王巧英的身影。

    他伸手摸了摸一旁的瘪谷花布枕头,还有些余温。

    说明自己不是做梦,或者说,自己依旧留在75年,并没有死回去。

    曹建川长长的松了口气。

    坐起身。

    拍了拍自己的脸。

    接着揉了揉,再次感受了那一阵真实的触碰感。

    来到床边,拿起王巧英帮自己放在床头准备今天穿的那件“的确良”衬衣。

    突然又愣了愣。

    这应该是王巧英早上起来帮自己准备的。

    曹建川记得昨天晚上,他一直穿的是件背心加单衣。

    这种衬衣在眼前这时代可是好东西。

    当初为了这么一件衣服,可是死过人的。

    在1968年6月16日,位于魔都石门二路的红缨服装店有一批“的确良”衬衫要上柜。

    大批顾客得知这一消息后蜂拥而至,结果人多拥挤把商店的橱窗玻璃都给挤碎了,当场造成1死6伤。

    悲催的无法言喻。

    没办法在当时这种衣服只有魔都这一个地方有的卖。

    这也是后世很多人认为的确良衬衣这种东西是在80,90年代才出现的原因。

    当年只要有其他地方去到魔都公干的人,都会把买到这种衣服和布料当做是他们的重要任务。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71年,有一次领导在乘火车南下考察的时候。

    途经魔都,见到很多乘务人员,趁停车那短短的休息时间,全都跑出去买东西,于是好奇的问了一句,这才知道这事。

    于是在1972年的时候,国家向发达工业国家引进石油化工装备,用来发展化纤、打通化纤工业的全产业链。

    当年全国最大的石油化工企业在魔都全面开工建设,也就是后来的金山石化总厂。

    与它同期建设的还有辽市石油化纤总厂、津门石油化纤厂和川省维尼纶厂。

    只不过从建厂,到产品出来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这些厂一直到1982年才完全建成,到了1983年,国家宣布全面取消布票。

    在1975年,云峰县的阳双村这种小地方是买不到这种衣服的。

    这件衣服是曹建川在下乡插队前买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