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打造大明十六帝排行榜 > 第五十二章洪武开国朱元璋

第五十二章洪武开国朱元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很快,朱橚便下了船,见老朱亲自迎接,连忙拱手道:“儿臣参见父皇”

    老朱将他扶了起来,拍了拍朱橚的肩膀。

    “我儿此行如何?”

    朱橚自信笑道:“此行,与朝鲜和倭人国贸易,获利八百万两白银”

    百官顿时炸锅了。

    “什么八百万两白银?”

    “我没听错吧,确定是千万两,而不是百万两?”

    “五皇子怕不是在吹牛吧,怎么可能一次贸易就获利近千万两百银?”

    “我也不信,八百万两,那是连一个仓库都装不下的”

    “这去海外,难道是捡金子的不成?”

    这些难以置信的都是老派官员,至于少壮派就不像他们如此,反而个个露出骄傲自豪的表情。

    老朱也是十分惊讶,虽然老五跟他说过大明的商品,在国外很受欢迎。

    但能受欢迎到这个地步,就太不可思议了。

    朱棣却觉得这时理所应当的,因为老朱的禁海之策。

    海外诸国对于大明的丝绸,瓷器等等商品,可谓是盼星星盼月亮。

    尤其是倭人国,大明禁海政策主要针对的就是倭国。

    谁让倭寇总是上岸,侵扰大明沿海百姓。

    所以朱橚此行商品贩卖,在倭国才占了大头。

    不过海外倭寇,海盗还是猖獗的很,在正式下西洋之前,他准备对大明沿海进行扫荡。

    彻底解决沿海倭寇的威胁。

    随着一箱箱白银被抬了下来。

    这时户部官员,已经上前清点白银数目了。

    半晌之后。

    一名官员走了过来,拱手道:“禀告陛下,白银数目已经清点完毕,共有八百七十六万两”

    哗!

    现场顿时炸锅了,群臣都纷纷陷入了震惊之中。

    就连四周的侍卫都紧张起来了,眼神四处扫视,生怕有什么人见财起意,冲撞了皇上。

    “我的天呐!竟然真有八百多万两,这得多少银子啊”

    “我要下海,我要下海!”

    “原来报纸上说的,财富在海洋之中是真的”

    在群臣震惊之中,老朱早已经拉着朱橚来到了皇辇之上。

    老朱看了看自己的儿子,越来越满意了。

    八百万两银子入库之后,朝廷许多政策都能施行了。

    鼓励农桑,没有种子,耕牛如何鼓励?

    兴修水利,没有银子雇佣农夫,如何修建?

    要知道大明如今,在朱橚的建议下,已经取消强制劳役。

    一律采取雇工的模式。

    虽然这加大了朝廷的财政支出,但对于百姓来说,那是再利好不过了。

    所以朱橚一提,老朱想都没想就同意了。

    而且如今大明各处时不时的就有农民闹事,起义。

    这些人里面大部分都是受某些豪强控制的,想要解决他们,军队就需要开拔。

    这同样也需要银子。

    除此之外,就更别提朝廷今年的修路计划了。

    老朱在朱橚的建议下,已经着手准备用水泥,修建一条从应天到顺天的水泥路。

    两千多里地,那得要多少银子?

    虽然明初银子的购买力非常强悍,但也架不住工程浩大。

    所以,总的来说,朝廷需要的银子,那是多多益善,没有足够的时候。

    “老五干得不错,咱很满意,走,咱父子二人好好喝一杯”

    “是,父皇”

    之后,五皇子海外贸易赚取白银八百万的消息,被刊登在了朱橚的声音报纸上。

    发往了大明各地。

    整个大明各个阶层,全都心动了!

    有关系的向朝廷打听消息的准确性,没关系的只好花点钱,来探听一下朝廷什么时候下西洋,好跟着朝廷舰队一起去。

    如此一来,大明的木料,桐油,帆布等造船材料,涨价足足三成之多。

    成品船只更是贵出了天价,更有甚者还打听能不能购买朝廷的海船。

    总之,大明一时间,人人谈航海,对海洋充满了向往。

    但在这其中,不是没有不和谐的声音。

    有些隐藏的很深的势力,故意摸黑着朝廷的开海政策。

    但如今下西洋在即,大明所有人都看着,这些人暂时还掀不起浪来。

    很快,朝廷下西洋的消息便正式传了出来,朝廷将于洪武十年三月初一,正式下西洋。

    而且还颁发了一百张铁卷,规定只有拥有铁卷的人才能跟随朝廷舰队,一起下西洋。

    而怎么样获得铁卷,就成了大明商人,豪强头号关心的事情。

    直到五皇子府上正式传出来消息,铁卷将用拍卖的形式出售。

    地点就在应天的景阳楼中。

    于是乎,全天下的商人,豪强纷纷前往应天,参加这百年未有之大事。

    时间过的很快,一转眼便到了排行榜公布的日子。

    这一天大明人都放下手中的事务,静静等待起来。

    经过五期的公布,看大明皇帝家的私密事,已经成了大明百姓的必修。

    这时,那道如同洪钟大吕般的声音再次响起。

    “大明十六帝排行榜第一位,洪武大帝-朱元璋”

    “朱元璋出生于天历元年,濠州钟离县,他是家中第四个儿子

    元至正四年,这时候濠州发生了大旱,又碰上了蝗灾肆虐。

    他的父母、兄长因饥荒和瘟疫接连过世,当时十七岁的他,却因为家境贫寒,无法将亲人下葬。

    还是靠邻居刘继祖给了朱元璋一块儿坟地,其父母兄弟这才得以入土为安”

    “此时,无依无靠的朱元璋投奔了皇觉寺,做起了和尚。

    他在寺里每日扫地、上香、打钟击鼓、烧饭洗衣,还受到老和尚斥责。

    不久,当地闹饥荒,寺里得不到施舍,住持只好打发和尚们云游化缘。[

    于是,年仅17岁的朱元璋只好离开寺院开始了流浪。

    他从濠州向南到了合肥,然后折向西进入河南。

    到了固始、信阳,又往北走到汝州、陈州等地,东经鹿邑、亳州。

    这一路上,他见惯了百姓易子而食,义军暴戾,朝廷的无所作为。

    这时,也正是农民起义的风潮云涌的时候,正值明王降世,天下百姓纷纷造反。

    于是一颗种子在他心里扎下了根。

    至正十二年,汤和给朱元璋寄来一封信,邀请朱元璋参加义军。

    起初朱元璋还犹豫再三,直到他返回皇觉寺,竟然发现皇觉寺已经被元朝乱军,烧了个干净

    走投无路的朱元璋毅然决然的参加了义军,这一去,也造就了洪武大帝一生的传奇。”

    乾清宫中。

    老朱眼角都有些湿润了,尤其是看到父兄离世。

    “当时,家里穷的什么吃食都没有,我的口粮还是靠着,给刘那老爷放牛得来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