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第 30 章
云裳受伤才醒, 正是不禁唬的时候,没被容裔的语出惊人再度吓晕全亏了韶白。
提前被容裔提溜到府里待命的江南小姑娘, 比几个月前第一次进国公府还紧张,无他,只因这府内的主人,比着国公府老爷的和蔼可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韶白心疼地照看姑娘额上的伤,向云裳汇报老爷平安无事,只不过还要处理傅家留下的烂摊子, 分身无暇。
云裳听后才松一半气,又觉狐疑:“那阿爹怎么不接我回家?”
父亲怎么可能放心把她一个人丢在汝川王府里,在那个……动辄奇言怪语的人眼皮底下。
许多事情韶白也说不清四五六, 但出门前华老爷的嘱托是亲口对她说的, 于是小声学舌:
“老爷说姑娘伤在头上不宜挪动, 不必惦记家里, 安心养好伤, 容裔那孙……不敢对姑娘怎么样。”
这会儿容裔因云裳要换衣避了出去, 云裳听这语气是父亲口吻无疑,剩下的半口气才算落地。
昏迷前发生在酒楼的那场杀戮历历在目,云裳现在回想仍觉得胃里发呕, 厚实的白纱布像一个箍栓在她头上,至于傅越义结果如何、傅婕又如何, 到底没敢问出口。
抿着弱白的唇匀息半晌,云裳问:“窃蓝呢?”
韶白一听这个,表情复杂,“被王爷关起来了……”
“什么?”云裳一急扯动斜盖着半条眉毛的伤口,疼得低喑出声。
“她那三脚猫功夫护不了人,”容裔想是听见屋里的呻吟, 推门而入道:“在你跟前你又要撺掇她带你回府,我留她碍眼?”
韶白看见阴晴不辨的王爷走过来,激灵灵后退一步,心道方才的话王爷不会都听见了吧,那可不是她要骂的呀……
云裳蹙紧眉心,下意识抬手掩一掩齐整的领口,也不得不承认这人真是了解她,倘若此时有功夫在身的窃蓝在跟前,她还犯得上与他周折吗……
没等她再度开口,容裔皱眉盯着那张煞白的小脸,声音不易察觉地放软:“在偏厢好
吃好喝招待着呢,我又不吃人,少操些心行不行?”
云裳竟从话中听出一丝诡异的温柔,自己先打个寒颤。
她向阴晴不辨的男人脸上看了一眼,这位大楚摄政王玩弄得一手好心术,哪句真哪句假无从辨别,这还罢了,偏偏这张皮囊长在她的喜好上,纵有十二分的警惕,看上一眼也被迷惑得七七八八了。
这可不成,她还是得回华府。
云裳打定这个主意,不想太医院的院首被摄政王提溜过来,亲自为她复脉后,面沉似水地说了句:“小姐这伤口结痂前不可见风,怕留下疤痕便不妥了。”
云裳脱口问:“会留疤?”
言罢疑人偷斧地瞥向杵在一旁不说话的容裔,怀疑他与老太医串通好的,否则怎会这么精准戳在她的死穴上。
江南学宫的小师叔怕疼怕痒也怕死,但最最不能容许的,就是自己变得不美,哪怕全身上下有一点点瘢痕,那也是万万不行。
容裔看出她所想,无奈:“我若想留你,直接在床上加两道锁链不就完了,稀罕找借口。”
年过六旬早没了人欲直奔天理去的太医正差点把凳子坐歪:倒、倒也别说得这么直白,下官还在呢。
这其实冤枉了容裔,他上辈子光棍一条,这辈子一条光棍,哄个人都费劲,花花肠子开窍了才怪。云裳更单纯得紧了,只当锁链与锁门无甚两样,有气无力地瞥他一眼,追着太医问留疤不留疤的事。
两厢一比衬,反显得医德高尚的太医正才是心有野马的那个,红着老脸抓笔开方,不敢再探究这二位的关系。
不谙人事的少女还在忧心忡忡:“只要不见风便行了吗,可还有其它需要注意的?您是太医圣手,能保证一点痕迹都留不下吧?”
险些伤到眼睛也没见她这么紧张,容裔又是怜惜又是好笑,替支吾的太医正回了一句:“我保你留不下半点疤痕。”
他心中道:便是有疤我也娶你,决不叫一人笑话了去。
云裳小小哼了一声,恹倚软枕没
有理睬。
这刀伤看似凶险,但只要能够平顺醒来,再辅以将养便无大碍。送走太医正,屋中的明角灯盏尽掌起来,光亮满室,云裳方看出帘钩上挂的红莲纱幔皆是簇新的,可见换上没有多久。
她盯着纱上的花纹出神,不知几许,忽然听见屋里多了窸窣的脚步声。
转头便见容裔的晚膳摆在落地罩外,大碗小碟琳琅满目,他本人自然而然坐在那食案后头,正对着茜纱帘栊的方向。
进出的侍女一律颔首趋行,饶是如此云裳仍百般不自在,在帘锦内缩着,几番想开口都碍于有人在,待到屋中只剩下他们二人,容裔已经半点不见外地拿起了筷箸。
“你……王爷这是何意?”
容裔在她面前褪去一身不近人情的皮,几缕鬓丝零散,添出几分家常气:“三日没正经吃东西了,你容我添一添胃。”
抱怨似的语气随常得很,堵得云裳满腹正经八百的官辞都没法说了。
屋内一时只听见男人吃饭的窸声与夜下蛩鸣,安稳静谧,一如她此刻不是国公府小姐,他也不是摄政王爷,只不过是对烛闲话的一双寻常人家。
云裳被自己天马行空的念头惊了一下,这时容裔悠悠接上下半句:“不吃饱了怎么照顾你。”
“……”云裳无言以对,他到底何来的自来熟稔,哪个要他照顾了?
撑到这会子,华云裳头上的伤处疼得难受,只想修闭口禅图个清静。谁知容裔听不到回应,以为她也想吃,哄小孩一般:“这里没有你能吃的,且进几日清淡饮食忍一忍。”
云裳彻底不想说话了。
她刚醒来时用过参汤煨的流食,肚子并不饿,但饭可以不吃,药却要喝的。那么大一碗苦森森的汤药下肚,云裳顾不上苦,伸手拉住韶白留下她。
那暗示的意味很明显:这里虽为王爷您的宅邸,我也承你篱下之情,但得寸进尺却是不能。
容裔看出她的疏远防备,神情默然,撤下食案后也没如何为难她。离开前,他深看了云裳一眼,身着雪白中衣的姑娘就似软红尘中的一
片雪,仿佛一不留神便会飞化,再也寻不见。
灯下看美人,没有旖旎,只觉疼涩。
容裔为女子轻轻阖上门扉,庭外树影婆娑,几与夜色融为一体的“参”仍然跪得笔挺,容裔目光未曾停留,月凉如水,声凉如水:“起来,过几日你随聿国公出京。”
·
云裳担心在王府与容裔抬头不见低头见,总归是个麻烦,谁知却是她想多了,一连几日都没看见容裔的身影。
容裔在她云裳身边守了三天,空悬万事,如今陀螺一转朝廷的一堆破事又一股脑压过来,国子监的重建也好,博士祭酒的任命也罢,以至于南北科考、藩王入京,方方面面都要他裁夺拍板。
云裳于是一心在鸾阁里养伤进药,她不喜欢喝苦汤,但为了早日痊愈早日离开,更为了容颜恢复如初,任什么汤药都闭着眼一口咽了。
在这处打点伺候的是付六,自打掖庭起便跟着容裔,宫里出来的在姑娘眼前没忌讳,又十分有眼色,从朱雀坊买来各色蜜糖果脯奉进去。
云裳头上裹着纱布,拈一颗狮子糖吮在嘴里压味道,甜津津的清凉,心情果然好许多。
那付六在旁见了便替主子溜边缝,“姑娘喜欢就好,这是王爷特意为您准备的。”
云裳听了微怔,收回伸向果子合的手,也不说什么,只是以后喝药后改了清茶漱口,再也不碰那无事殷勤。
付六好心办了坏事,恨不得抽自己嘴巴。幸而王爷在宫里起早忙到晚地不着府,省下了他这顿罚,照料清翡阁里那位姑奶奶更为谨省。
隔天阁里第一回主动问他要东西,却是一面镜子,说是华姑娘想瞧瞧。
付六这才想起,之前华姑娘没醒的时候,王爷下令将阁中大小铜镜全撤了,怕华姑娘醒来看见脸上的伤不开心。
这位被王爷当成眼珠子一样的姑娘开了口,付六当天就颠颠送了一面凤钮飞鸾镜去。
没想到这一送闯了祸——云裳解开纱布,看见自额心斜划眉梢的一道小一寸结痂,当即便呜咽
起来,连晚饭都没吃。
脸都没了,还吃什么饭。
付六有一种大难临头的感觉。
因为这么件说大不大的事最终惊动了容裔,当时他人在北大营,赶不回府——即使赶回,那警惕心如猫的姑娘也未必待见他。
摄政王就这么撂下一屋子统领,转身出辕门沉思半晌,叫过一个小兵吩咐了几句。
军营里的都是摄政王这一派的亲信,见容裔高深莫测地背影,都道王爷不愧为十四岁接掌朝政的枭才,此时必定又是在深谋远虑了。
只有那个忐忑侍在容裔跟前的小兵,怀疑自己的耳朵坏了。
小兵听见他毕生仰慕而不可及的王爷殿下淡淡吩咐:“你去夜市寻些捏坏画花的残次泥娃娃,送到汝川府上。”
王府中,饿着肚子且心情不郁的云裳,在灯下与摆成一排的丑娃娃面面相觑,觉得今晚自己要做噩梦无疑了。
这是什么意思,云裳神情呆滞,是想告诉她即使破了相,相比起这些歪瓜裂枣也够看了吗?
怎么办,现在不止伤口痒,手也有点痒呢。
付六也琢磨不明白王爷怎么想的,要说王爷不体贴人吧,他会提早收走镜子,要说王爷会哄人吧,付六自个看着那堆花红柳绿的玩意儿都觉得瘆得慌。
想来想去,做下属的觉得这个锅他得帮主子背,咬咬牙说这是他买来给姑娘解闷儿的。
一径等到窗棂里的烛光暗了,那带着苏州口音的小丫鬟出来,付六忙上前问:“姑娘怎么说?”
韶白嗫嚅了两番,干脆闭着眼道:“姑娘说,她觉得付先生干不出这么缺心眼的事。”
【二更】
“九爷这回真吓着我了,小的差点就信了坊间传言,真以为您金屋藏娇从此不早朝了呢。”
华云裳留在摄政王府邸的消息经风就着,连折寓兰也忍不住试探,“那个……爷,恕我多嘴,华小姐无辜,您要琢磨聿国公的账,做做样子便罢了,别、尽量别伤及华小姐吧。”
“折大人真是多情种子。”容裔连日被庶务绊住,回不去
府正心烦,眼神凉飕飕往他下头扫,“要不本王帮你彻底清净了?”
“别!不敢劳烦王爷!”关于“摄政王不近女色”一条,那在折寓兰心里就是刀削斧斩破不了的铁律,只当自己戳破了王爷要算计华年的心思,嗷一嗓子准备脚底抹油。
“滚回来。坊间传言,都说什么?”
那当然五花八门说什么的都有,白矾楼是达官富贵汇聚之所,聿国公当场捅死了人,其后再屠一屋子,直接牵连辽北道兵将调遣。那么多双眼,都瞧见摄政王光天化日抱着个姑娘从酒楼出来,便是串也成串成一出戏了,哪里压得下来。
如果说上回在奚府“抢亲”是根灯芯捻,那这回一把东风可吹得太合辙适寸了,直接把流言野火烧到京城遍地。
毁誉无非两种说法,要么是华小姐倒霉,本来江南待得好好的,一回京城就被恶狼盯上强抢了去;要么说此女子狐媚,引其父与情人当街火并伤风败俗。
总之,华云裳进了汝川王府的门,再出来可就没人敢娶她了。
容裔闻言沉吟。他自要娶她,哪需得愁嫁,只不过名声一节,确是件难事。
摄政王得赖西宫经营多年,自身污名一塌糊涂,平生第一次设身处为别人的名声做打算,却意识到一件更糟糕的事情。
——即便他娶小花瓶做了名正言顺的王妃,她跟了他,名声一样不会好到哪里去。
更何况,那姑娘到现在还防贼一样防着他,应该……不肯嫁的吧。
摄政王眼神发暗,眉间笼起一片阴云。
可笑的是,为太子鞠躬尽瘁忙得脚不沾地的谢璞,也在一次大朝议后于龙庭外截了他一回。
容裔看他一眼,姑且随之。行到四周无人处,谢璞开门见山:“臣请王爷放过她。”
容裔笑了,漫不经心地拈转玉扳指,“谢卿真不负才子之名,这是要唱一出胸怀天下、心系红颜?想来天底下就阁下长了张嘴,你请求,你是她何亲何故,本王做事,用得着旁人指手画脚?”
当年烧太学闹得泼天,
摄政王怼人的毒舌就是那时练出来的,揪着读书人一怼一个准儿,都成了典故。谢璞一默,垂睫重复:“她不是那般任人摆弄的女子,王爷并非良配。”
“大胆。”容裔的指节毕剥响,玄蟒龙头锐锋冷聚。
“臣斗胆。”谢璞依旧是一身不慌不忙的文士风度,“华姑娘两岁时华夫人便走了,她从小懂事,但缺少娘亲陪伴的苦一直藏在心里。五岁又被聿国公送走,江南流落这些年,面上看来风光明媚,又岂能无司马伶仃之感。”
容裔冷冷注视他。
细齿白牙的回忆仿佛对华云裳身世如数家珍,“王爷自问,您对女子的细腻心肠耐烦几分,华姑娘要的,您给得了吗?”
容裔面无表情:“说完了?”
谢璞揽袖再揖:“请王爷……”
他一个动作未完,忽觉喉管紧仄,猝然缩起的瞳孔只见容裔弹了下衣袖,风轻云淡间,方才的性命之胁仿佛就成了幻觉。
“记清了,这是你最后一次谈论她的种种。”容裔目不斜视地踏上御道,“谢幼玉,本王不惜才。”
·
回府向晚,时隔方几日,倒似过了漫长一秋。容裔没等往心心念念的轩阁去,正遇着府上人要出门找他,道华姑娘屋里有些不好。
容裔面色一沉,快步来到清翡阁,只见屋内灯烛煌煌,太医和婢子们立在外堂束手无策,里间华云裳背镜而坐,一手捂着眉角,只道“要回家去”。
容裔扫了一圈,人人自危低头,恨不得耳朵也闭上听不见这容阎罗的问话:“她的伤出问题了?”
安老太医双腿打个摆子,没等回言,华云裳抢先道:“你放我家去。”听那声音,竟是有些要哭了。
容裔面色更阴沉,白日谢璞要他“放过”,这会儿她也来说“放她”,他便不明白了,他到底是拘着她还是锁着她了,这些天好声好语好汤好药地伺候,就这么不受待见?
偏恨那娇音委屈似水,涟涟一漪轻易淹灭他的火气。
容裔忍耐地捏着眉,“到底怎么回事——你说。”
被点名的韶白眼睫毛扑搂一抖,小心看了姑娘一眼,哆哆嗦嗦道:“我们姑娘……这老太医忒不讲理,说是姑娘的伤口化脓了,怕留疤,非要姑娘剃了眉毛再上药!”
剃眉?
容裔足足愣有半刻钟,才找回自己的表情。
他以为满屋子如临大敌的出了多大事,只是为了一条眉毛?再看那扭身赌气的背影,哭笑不得。
一把年纪的太医正快冤死了,之前摄政王逼着他立军令状,这位小姐脸上要是落一点疤他就拿命还偿,眼看万里筑城到了最后一篑土,伤患不肯配合,怎么就成他不讲道理了?
他急于剖白保老命,容裔一挥手止住,声里掺着难察的笑意:“非剃不可?”
太医还没说话,姑娘在那厢接口极快:“我死也不剃!”
太医正可怜巴巴闭上嘴,容裔掩唇轻咳一声:“你们先下去。”随后捡了药箧里的小剃刀,在掌心掂了掂,走向那个爱美如命的小姑娘。
连喝几日苦药,云裳的气血补足七八分,已能下床行走无碍。可谁知她遭了这么大罪,每日几次三番地换纱布涂伤药,今儿安太医过来复诊,居然拍板便要剃她的眉毛!
单是想想自己脸上缺一半眉毛的样子,云裳就要哭死了。她问太医是否保证,裁了眉再敷药便有十成把握不留疤,安太医却又顾左右而言他。
真真气死人也。
女子拿手帕子掩着头,颦眉冷对的侧脸映在镜中,别样娇媚。
容裔绕到她前头,见那双桃花眸子里当真含了水气,怔了一下,叹笑溢出仰月薄唇:“姑娘从前在学宫,便是这般撒娇的么。”
云裳不知他哪只眼睛看到自己在撒娇,正色道:“叨扰了王爷这许久,小女子心中不安,请王爷许我回家去,改日家父必携谢礼登门拜访。”
明明方才还一片锦绣闺中气,容裔见不得她跟自己这么打官腔,更听不了她说“回家”,一阵将要失控的烦躁在胸口折腾,勉强耐住。
“便是华国公在这里,为了养好伤,也会
要姑娘听医士的话。”
见她的模样实在委屈,容裔轻声补充,“刮了也没什么,我保证此后再不让第三个人看见,等你伤愈,我……亲手为你画眉可好?”
云裳神色诧异。这样暧昧言语,从他嘴里说来只如平常,他是不是根本不解何为画眉之意?
蓦然间她便觉两人离得太近,今夜的灯烛也点得太亮了些,骤然起身后退:“王爷实不必这般。”
容裔好声好气与她商量,再没想到她是这个反应,皱眉道:“我哪般?”
云裳敛身低颔,姿态有如一位不卑不亢的王府来客,有礼有节道:
“上回小女已同王爷说得很明白,王爷若愿出手帮阿宋退婚,小女子便愿投桃报李。后来虽生出许多波折,阿宋到底得赖王爷庇佑,所以此言如今依旧生效。
“兵勇或是金银,您但凡开口,小女子虽为女流,还不至反口。若王爷志大,以为当涌泉报滴水,小女子做不得主的,您大可与家父详谈。”
容裔的神情从开始的闲适变得沉冷,那把剃眉刀紧紧压在掌心,在指腹硌出紫红的痕印。“说完了吗?”
华云裳后退深揖衣袖,在破题起股后作了最后的大结:“小女以为,谋事如遣兵,单刀直入便是好手段,实不必走曲线之路,百般试探撩拨。”
顿了顿,她轻声道:“我不喜如此,也不是那等乱花迷眼的人,王爷不必敷衍费事,还是两相稳便的好。”
女子从始至终没抬头看对方一眼,这一刻,她是主见清晰口才了得的学宫塾师,白纱如长风挂雪缠在额头,却不显得孱弱,更无半分小女子的软旎流露出来。
这便是姑苏云裳的厉害之处,看似再柔婉乖巧不过的一个姑娘,一翻脸一揖袖便当场公是公,私是私,泾渭内外划分得清清楚楚,没有人能乱她的畦界,也无何能越她的雷池。
很好。容裔咬牙捏狠手中刀。
折寓兰以为他扣下华云裳是为了从华年手中得利,婉太后也以为他醉翁之意不在酒而不吝敲打,人人当他狼子野心,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