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玄幻小说 > 宋国崛起 > 第七十二章 曹县

第七十二章 曹县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太傅,其实不需要一年的粮食的。”一个商人站了出来。

    “这位是繁鑫。”管理给公子卬介绍道:“繁氏是殷商遗民。昔日武王克商后,分殷商百工于东方诸姬,分鲁公以殷民六族,有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分康叔以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锜氏、樊氏、饥氏、终葵氏。

    索氏世代为绳工,长勺氏和尾勺氏则为酒器工,陶氏为陶工,繁氏为马缨工,锜氏为锉刀工和釜工,樊氏为篱笆工,终葵氏为锥工。

    鲁卫历代君主中,颇有几任不尊敬殷人的传统、亳社祭祀,于是许多家族纷纷心向宋室。前些年,公子御派人游说一番,繁氏就举族南迁长丘了。”

    “繁氏已经不做马缨工了。时移世异,卫人被狄人破城后,挽马奇缺,再经营祖业已然不现实。我今为私人行商,往来于宋鲁卫齐之间。”繁鑫修正道。

    春秋的工匠多是为公家制器,旱涝保收。沦为行商后,自负盈亏,算是从国企下岗了。

    “齐民有要术,精于农业、匠术。我曾往来临水,与齐人颇有交情,对齐人的农术,算是涨了不少见识。

    齐人耕作,不似我们宋人。我们两年三熟,齐人一年两熟。如若我们采用齐人的办法,今岁当有下一季收成。”

    管理眼前一亮,催促繁鑫讲下去。

    整理一下思路,繁鑫问秀吉:“今年第一季你们播种的是什么作物?”

    秀吉道:“粟。”

    小米是宋国最广泛种植的作物,寻常年和大豆,也就是菽轮作。

    “恐怕土地肥力不够了。播种的时间也错过了。”秀吉绝望地说道:“粟的第二季播种时间是夏至前后,亦即五月中旬,现在已然错过了。况且粟米连种,肥力损耗殆尽,即使播下去,长势也不会理想。”

    “非也。”繁鑫反驳道:“粟苗都被摧毁在地里,没有被百姓吃入腹中,不如沤成肥,反哺地力,如此再播,不会有所减损。

    齐人不仅有沤肥之术,还擅长栽种冬小麦。六月之初,秋风朗朗,齐人就会将冬小麦下地,来年一月、二月就可以收获。”

    “能保证丰收吗?”荡虺急切地问道:“要是冬小麦没有确保的收成,长丘肯定还是要完蛋。”

    “老天的事情哪有说得准的,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管理横了一眼。

    “天下十年九灾,五谷丰登是侥天之幸。”公子卬记得即使在后来的康乾盛世,有史料记载,一百三十年内有一百二十六年发生各色灾祸。“如果要更进一步抵御天灾,就要倾力治理虫害、水灾、旱灾。”

    “那就必须修水利,调和水旱,定期在合适时机,扑杀害虫。”繁鑫道:“自古修水利,民无其力,须以官府出面,组织千人,戮力同心。”

    “昔日大禹兴水利,尽力乎沟洫,作陂障于九泽,方有九薮之丰殖;周公时,作彬池,引渭河支流,灌溉稻田。”管理引经据典道:“如今长狄无所事事,不如驱之,以作水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大善!”荡虺高兴地叫道。

    “不过我观宋国野人耕作,多以石器、木材作农具,地不深耕,则难汲地力。”繁鑫又提出了新的点。

    “无妨,痛剿长狄后,老师得青铜短剑盈于府库,不如铸剑为犁。”荡虺道。

    “既有青铜,何不作铜器,贩与鲁人以求新粮?”说话的是铜匠锜平。

    “不然。”田单出言反对道:“有铜料,不如作矛作甲,携手武氏,攻灭盘踞在楚丘的山戎,贩战俘为奴而购置新粮,则所得益多矣。”田单听过资章甫计算贩卖奴隶的暴利,一直耿耿于怀。

    “且有甲有矛,再作新军,长丘之东,济水以西,多野兽行走,农人莫敢往耕。具甲田猎,既得肉食,以补粮耗,又驱百兽,以增田垄,还练兵习阵,教练士卒,一举而四得。”受到启发的荡虺补充道。

    “如今国内三桓等公族于宋公不敬,迟早酿成内乱。不妨等待天时,一举而荡灭,夺其封地以滋补。”管理阴恻恻地说道。

    “三桓的封地在哪里?”公子卬饶有兴致地问道。

    “向氏的封地比较多,有城鉏(今河南省滑县)、合(今江苏省沛县附近)、鞌(今山东省菏泽市曹县);鱼氏的封地有方舆(今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胡陵(今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鳞氏的封地有老桃(今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防(今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缗(今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

    管理取来地图,一一把方位点给公子卬看。

    “鞌就是曹县啊!”公子卬兴奋地说道,边上的宋人都不明所以。

    中国不能失去曹县,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世界八大板块: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板块、南美板块、曹县板块;宁要曹县一棵树,不要上海大别墅。宁要曹县一张床,不要北京一套房。

    自从中国有了抖音,公子卬就忘不掉曹县的梗。这个富裕的文化之乡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27亿吨煤、18亿吨石油、134亿立方米天然气、6亿立方米粘土,还有硝盐、火硝、芒硝、火碱,所产硝类矿藏在抗日期间,远销各个根据地,制成的“元明粉”等药材远近驰名。

    此外媒体还爆料出曹县发现了铁矿、金矿,简直是上帝眷顾的朝圣之地。

    得益于十斤牛肉,九斤牛币的曹县,曹一环内的各个县市都被网友挖出来,公子卬也对这些地方不陌生。

    鱼台县有煤、粘土、石膏矿;兖州有煤、铁、粘土、制灰的石岩、建筑的砂;金乡县也有煤和石灰。

    只要打下三桓的封地,工业革命的矿藏基础全都有了保障!更遑论铁器时代。

    那么三桓什么时候会造反呢?

    公子卬记得《左传》上写的就是这一年,而且在秋八月之前,因为八月臭名昭著的晋灵公命大夫会盟诸侯,在政变中威望丧尽的杵臼就像吉娃娃一样参加了这次会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