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陈桥兵变 约法三章
话说众将正在高怀德军帐内谋划赵点检上位之事,帐外忽然传来一声冷笑。
吓得众将赶紧拿兵器,准备涌出帐外,去捉拿冷笑之人,谋逆的事情若是走漏了风声,不仅仅自己脑袋不保,甚至会株连九族啊!
只有高怀德淡定的坐在椅子上,继续喝酒,说了一声:“兄弟们,放心吧,自己人!”
话音刚落地,帐帘哗的一声被掀开,进来两个人,众人一看,松了一口气,纷纷放下兵器,拱手施礼。
原来来的人是赵检点的弟弟赵匡义和承德军掌书记赵普,掌书记就类似于大军综合办主任或者办公室主任。
若站在上帝视角来看,这两位就是陈桥兵变的两个副导演。
赵匡义此时也不再拐弯抹角,直接向众将一拱手:诸位仁兄所言,小弟已知,高兄所言极是,富贵大业我们共图之。说服兄长一事由我负责,诸位尽可放心!但此事关系甚大,一切统筹谋划,还需赵公居中协调!”
众人闻言大喜,纷纷称是“一切唯赵公之命是从!”
掌书记赵普向诸将拱拱手:“承蒙诸位抬举!如今主少国疑,中外未定,需威望素著的人,才能使天下归心。前有点检坐天子,今天出两日,天象已现,点检一入汴梁,即可继位,若不顺应天意,反招致灾祸呢!”
“事不宜迟,还请赵公吩咐吧!”高怀德朗声说道,众人纷纷赞同。
“好!成大事就在今日了,且请赵匡义将军先行入中军帐,向赵点检说明底细,诸位安排亲信,约束所部军士,然后随我出帐待命。”
众将应诺,安排副将勒束军马。
然后随着赵普、赵匡义涌出帐外,直向中军大帐。
赵匡胤正在帐内鼾声如雷,听到外面人声嘈杂,又翻了身继续睡觉。
赵匡义大踏步走了进来,径直走到床前,掀开大帐:“哥哥,大事成矣!”
赵匡胤闻言,猛然坐起,又徐徐躺下,闭上眼睛,半晌不语!
“哥哥,切勿再迟疑了,如今箭已在弦上,不得不发了。”见赵匡胤依旧无动于衷,赵匡义就要上前拉赵匡胤起来。
赵匡胤摆手制止,微微一笑:“二弟,不妨,不妨,再等一等!”
赵匡义张了张嘴,没有再说话,看了看窗外,外面的天已经微微亮了,能听见军营号角声和军士的列队声。
一刻钟的功夫,却有度日如年的感觉。
正在赵匡义在帐内焦急的来回踱步的时候,赵普率领数人从帐外闯了进来。
“今事已紧急,请太尉顺应天意,早登大位,以稳定军心,迟则生变啊!”赵普看赵匡胤尚安卧在床上,就上前去扯其衣袖。
“世宗待我等不薄啊,这、这事万万不可!”没等赵普近身,赵匡胤拂袖而起,推开众人,大踏步向军帐外走去。
走到军帐外,赵匡胤愣住了,军帐外,众将刀剑出鞘,寒光如水,已将中军大帐团团围住。
赵普也率领众人紧跟着出了中军大帐,当即率先跪下,大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环列众将闻听,紧跟着下跪,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外围的众兵士闻听,也依次跪下,排山倒海的欢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如一粒石子投在水塘中央,山呼万岁的声音、匍匐下跪的身影层层叠叠,由内及外传遍军营,响彻数十里。
赵匡胤怔怔的站在万人中央,似乎是再接受朝拜,也似乎这事情与他无关,也没有阻止赵匡义把一件黄袍披在他身上。
半晌,山呼万岁的声音终于消停下来。
一轮红日,从云海中奋力一跃而出,万道金光照耀在大地上。西风劲吹,四周安静,安静的连战马也停止了嘶鸣,只能听见军营呜呜的号角声。
“这、这事可行得么?”赵匡胤望着东方的红日发问,似乎是在喃喃自语,也似乎是在问天。
苍天不语。众将搭话了,声震云霄:“诸军无主,愿奉太尉为皇帝!”
太尉也是指的赵匡胤,周主柴宗训继位后,又加封赵匡胤为太尉。
“事关重大,何以仓促举行?况且我等世受国恩,怎可以作此不义之事?”赵匡胤声音不高,但传出很远。
赵普朗声说道:“今日之事,天命所归,人心所向,太尉若再推辞,反而上违天命,下逆人心了。若为国家计,为万千黎民计,还请顺应听命,速回汴梁!”
“君言差矣!我又何面目见当今天子与太后。”赵匡胤长叹一声,一脸沮丧。
“陛下无虑,若为周家起见,但教礼遇幼主、优待故后,也算是始终无负了。”赵普说完,以目示意高怀德诸将将赵匡胤拥上战马。
赵匡胤拉着战马的缰绳,环顾众将,大声说道:“汝等为富贵计,陷我于不义。既然如此,今我有号令,汝等能从我否?”
“请陛下传谕,我等誓死听命!”众将再次下跪,团团拜在马前。
赵匡胤就在马上,拔出腰中佩剑,下了第一道口谕:“当今主上太后,我当北面事他,汝等不得冒犯!京内大臣,与我并肩,汝等不得欺凌!朝廷府库、及士庶人家,汝等不得侵扰!若从我命,后当重赏,否则罪及家人,不能宽贷!”
诸将闻令再拜,自然全部应允。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约法三章,以目前人的眼光看,似乎也很普通,但在五代十国时候,绝对是有划时代意义的。
从黄巢血洗长安开始、到郭威代汉纵兵大掠三日,70年间,每一次朝代更替,上至前朝君臣、下至黎民百姓,无不是被屠杀殆尽,每一次兵变,无不是人头滚滚、血流成河,掠夺成为一种常态和习惯,也是军士兵变的直接动力。
但从赵匡胤开始,这种嗜杀的情况开始停止了,马上对诸军的约法三章,让久处黑暗的黎民百姓看到久违的曙光。
就如陈抟老祖与徒弟苗洵所言,天不生圣主,五代如长夜,真正的圣主出现了。
这是万千黎民之福,也是中华民族之幸。
一场不流血的兵变,宽仁的赵匡胤做了一个好的表率,绝对当得起“唐宗宋祖”的荣誉称号。
两宋享国三百二十年,是秦汉以来唯一传承超过三百年的王朝,也许这也跟赵匡胤的仁义,跟赵匡胤开国之初的“约法三章”有分不开的关系。
若东边的红日,照亮了黄河、长江、山川、沙漠,照亮了中华大地,一个风华绝代的宋朝终于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