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科幻小说 > 强人记事 > 第34章 重力的真相

第34章 重力的真相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僵尸世界:

    整理《真之藏》一卷。

    《真之藏》 第3卷 重力的真相

    强:上次您提到了反重力技术是绕不开的,您能详细介绍吗?

    梦:欲理解反重力技术,就要先理解重力的本质。你们说说重力是什么?

    立:重力是星球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引力,方向指向地心。

    强:重力由引力场产生,物体受到引力场的作用产生的力叫做重力或引力。引力场物质因为有质量而相互吸引,实物周围普遍存在引力场,处在引力场之中的实物会受到引力。

    立:重力好像还受地球的自转、纬度、距离等有关。

    梦:很好,这是你们地球僵尸当前科技水平对重力的理解,其实重力并不存在,重力实际是空间弯曲产生的作用。

    强:这个我知道,恨因斯坦提出的空间弯曲理论,物质将空间弯曲了,就像一个铅球放在拉平的床单上,处在漏斗形空间的物质就会滑下中心。

    梦:可惜恨因斯坦距离真相只有一步之遥,受限与对空间的理解,他的空间弯曲理论是将物质处于投影的空间之中,所以错过了宇宙的真相。

    强:投影空间与现实空间有什么区别?

    梦:你们先回顾下《元之书》第6卷和第7卷的内容,宇宙空间的主体是多层的球膜结构,空间载物的方式是提线木偶,超弦结缔形成太极子,由太极子共轭构成爻子,爻子共轭构成夸克,夸克共轭构成原子,原子再构成物质世界。物质与空间通过超弦链接,物质在空间中存在的本质是超弦的一端聚集在物质,另一端在空间膜网上滑动,投影空间看似三维的,实际上25维的。超弦在物质端聚集在一起,另一端对空间形成反作用力,形成了空间弯曲(重力场),弯曲的空间在测地线的作用下都想占据地心,这个趋势就是重力。

    强:我还是不明白,弯曲的空间和测地线是如何形成重力的?

    梦:力的本源是超弦结缔形成的斥力,斥力的反作用使空间弯曲和相互共轭,共轭使平行空间互相制约,在弯曲空间中物质产生滑向最低点的趋势,当这一趋势受到阻碍,由受阻的超弦形成重力场,受阻的距离为重力半径,重力的大小由超弦密度和重力线长度决定。

    梦:星球内部压力最大的位置是地心,与之相反的是当物质在坠入地心的过程中,没有阻碍的情况下,重力随重力线的减少而减少,到达地心重力为0。南北空间宇称位置的超弦结缔形成测地线,当物质欲挤占最短测地线趋势受阻,超弦被迫弯曲,弯曲的超弦产生回弹力,回弹力就是重力。回弹力与几何等效。

    mg=pr

    r—重力线,物质距地心的距离;p—超弦密度

    m—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g是变量,随高度和纬度的移动而改变。

    强:按照超弦的理论,空间弯曲的模型应是两个对称的漏斗模型,为什么是您表达的两个草帽形?

    梦:这个问题很好,如果宇宙是单层的,那么弯曲就是双漏斗,因为宇宙是多层的,空间弯曲除了受物质端的曳力,同时还受平行空间的影响,空间弯曲在内外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双曲线模型。

    强:如何证明您的理论呢?

    梦:地球上物质的运动方式,在只有重力作用下运动的物体呈现抛物线,以测地线的理论解释就是抛物线的路程最短。在多层平行宇宙的模型下解释,物质使空间膜弯曲,弯曲的空间膜呈现抛物线的形状。空间决定物质如何运动,物质展示空间的形态。

    由超弦编织的空间膜是双层膜,外层膜主要负责空间位置的固定,内层膜为主要弯曲面,首先物质世界将超弦端点延伸至内层膜上,同时外层膜也延伸1根超弦至内层膜上,两个端点在内膜上结缔。结缔点在内层膜上的关系就像是两个吸引的磁球夹住一张油纸,结缔点可以横向滑动且没有摩擦力;结缔点纵向的运动会拉伸内层膜弯曲。膜内超弦li与物质超弦lg性质相同,在轭力的作用下的被拉长,膜内弦li与物质弦lg呈现3种关系:

    li=lg=a时,空间弯曲与抛物线的定义一致,用函数g3表示

    li>lg时,la =a,li=a+b,空间的弯曲与双曲线的定义一致,用函数g2表示

    li<lg时,la =a,li=a-b,空间的弯曲与椭圆的定义一致,用函数g1表示

    单纯质量作用下空间膜的弯曲为圆锥曲线g(i),且曲线是复合连续函数:

    g1:a→b, g2:b→c, g3:c→d

    g(i)=g1g2g3

    g1:a→b为1/4椭圆,是空间弯曲的起始和末端,是奥尔特星云的区域

    g2:b→c为双曲线段,空间弯曲的中间段和最低点,是柯伊伯带区域

    g3:c→d为抛物线段,空间弯曲的核心区域,是行星运转的区域

    空间能量流的运动就是类时曲线,能量流通过圆锥曲线空间分两个波段:首先能量流从g1椭圆线端进入开始加速,到达g2双曲线顶点速度最大,然后做减速运动,到达g3抛物线顶点速度为零,是第一波段;第1波段的反向运动为第二波段,能量流离开弯曲空间。

    第二波段与第一波段是宇称关系,第二波段表示为:-g(i)或g(i),将两个波动合并为函数g:

    g(i)=g(i)g(i)

    强:圆锥曲线的抛物线区,与重力生成结构图的圆弧不一致,抛物线位于圆弧的内侧,什么原因?

    梦:原因在于未计算自转作用。物质使空间膜弯曲成圆锥曲面,空间能量流进入曲面后开始加速坠落,能量流具有初始速度,二者叠加的运动轨迹是阿基米德螺旋线。因为空间能量流的螺旋运动具有粘性,带动空间膜上的结缔点一起运动,所有结缔点的旋转带动星球的旋转,物质被限定在重力势阱中,空间能量流持续流过,将部分能量转化为物质的自旋。星球的自转,又导致圆锥曲线的旋转,旋转产生离心力使抛物线球面化。

    强:圆锥曲线在自转下形成了圆锥曲面,旋转又产生了离心力,圆锥曲面的抛物线区再次变形为两个倒扣的半圆形,是这样吗?

    梦:是的。

    强:为什么抛物不是半圆,还是抛物线?

    梦:因为空间与星球都在自转,且转速相同,自转的作用抵消了。就像在星球表面感觉不到星球的自转一样。好了这就是重力产生的原因,宇宙当中根本就不存在万有引力。

    强:好像不对啊,星球与星球之间的引力怎么解释?

    梦:都是空间弯曲的结果。比如太阳系内的所有物质在超弦的作用下都会滑向太阳系的中心,表现就是引力,空间自转的产生的离心力与引力抵消,就形成了稳定的公转轨道。每一个星球都会不同程度的弯曲空间,超弦在弯曲的空间滑动时的偏移就产生了万有引力作用。万有引力只是空间弯曲的表象,宇宙中只有几何弯曲,并没有万有引力。

    强:普通的小质量物质对空间的弯曲作用很小,所以在地球上普通的物质之间就感觉不到万有引力,是这样吗?

    梦:理解的非常正确。这样我们就了解了重力的本质就是内凹形的空间弯曲。这样我们再来看反重力是什么?

    强:应该是消除曲率,或者外凸形的空间弯曲。在太空之中没有重力,是不是脱离了地球的曲面影响范围?

    梦:就是这样。现在来看,反重力技术是不是很简单了。

    强:不是啊,如何弯曲空间呢?

    梦:你已经会使用学习的技巧了,能够发现问题了。至于如何弯曲空间,那时另一个难题了,今天已经说了很多了,我们以后再分析吧。

    强:现在您讲完了重力,那么如何运用声音实现飞行呢?

    梦:你还没忘记呢?

    强:怎么能忘呢,我太好奇了。

    梦:重力是超弦占据最短测地线的趋势产生的,就像一个拉紧的橡皮筋,你再把他横向退出一段距离,橡皮筋就会产生横向的回弹力。重力与这个工程是一致的。

    强:这艮声音有什么关系?

    梦:如果把推移橡皮筋的力去掉会发生什么?

    强:橡皮筋会发生振动。

    梦:因为振动有损耗,橡皮筋会慢慢的静止。如果在没有损耗的情况下,橡皮筋就会回弹至撑开的位置上形成波峰,回弹至另一侧是波谷,持续的保持振动。橡皮筋在达到波峰的瞬间是没有回弹力的。

    强:只是一瞬间不起作用,除非波峰能停在那里,才能解决重力的问题。

    梦:对于静止的波,波峰只是一瞬就过去的,如果是行波呢,是否存在这种可能,使某个点一直处在波峰的状态。你去思考一下,剩余的部分就是如何生成这个波和维持波形。当然这个波也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声音,而是你僵尸身体上的超弦。当超弦处于反向的振动的状态,物质就处于反重力状态。

    强:您说的这种状态在自然界并不存在?

    梦:你确定吗,宏观是不存在,微观粒子的热运动是什么?

    强:热运动的幅度太小,只能使微观的物质运动,根本不能支撑物质克服重力。

    梦:热运动的幅度小,是因为超弦振动的频率太高、振幅太小,如果能将超弦的频率降低,然后转化为振幅,你看是什么?

    强:如果降低频率就是降低温度,当温度彻底降低到绝对零度,通过调整超弦的波形,从而 克服重力。如果是物质,理论上好像可行,可是作为僵尸,已经冻死了,还怎么飞呢?

    梦:这又是下一个问题了。可以通过修炼解决,我也没说一定要降低到绝对零度,我只是让提调整频率。好了,这些都是以后修炼的方法问题,今天就到这里吧。

    强:谢谢您的指导。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