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交换利益,请示师部(修改版)
“孔,我现在对八路军已经很了解了,所以你说的,是很有可能的。不过,我想知道关于那些猴子,他们真的敢跟我的祖国进行海战吗?”
“哥,不是敢不敢的问题,你们鹰将自己的间谍,现在肯定都收到很多情报了吧,鬼子是什么?疯子啊,他们什么不敢干的。
我就把话放这儿,快则半年,最迟一年,你们就要跟他们干起来了。”
现在是1940年七月底,距离1941年12月7日,可不就才一年时间吗。
孔捷发现了,虽然他魂穿而来,这个世界小范围的战争局势发生了一些变化。
但……
更大,更多规模的历史事件,依旧在循规蹈矩地发生着。
比如现在渐渐干旱的天气,还有南边越来越疲弱不济的中条山那些兵。
江南军事紧张事件。
他能做的,就是将自己的团带好,带大,亲自杀死更多的鬼子,保全更多自己认识的兄弟们。
其他的,他无能为力,也只能如此了。
既然这个杰瑞,他叔叔是军事参谋处的,知道的恐怕比他后世来的,通过书籍资料了解到的内幕更多的多。
所以,孔捷也就点到为止了。
“嗯,孔,我是相信你的,不过你说的,恐怕有些为时过早,那些猴子上蹦下跳,也就是欺负军事工业薄弱的你们。
你知道吗?我们每42分钟就能生产出一架战斗机,每一个小时就可以造出一辆坦克,而不是那些猴子的小豆丁。”
“嗯,你说的是m3斯图亚特吗?如果你们愿意送我们几十辆,我想我愿意用几样药品的研发工艺跟你们交换。”
“瓯,孔你是认真的吗?我……虽然我知道,你身上有很多奇迹和秘密,但我不是一个喜欢开玩笑的人。”
孔捷给了老头一个白眼,这家伙,还不就是要跟自己再确认吗。
“我也不是开玩笑,可以让你们那些资本家大把进钞票,可以让你们的政客干更久的资本,实在不行,我这还有一种可以扛在肩上,就能摧毁一辆m3斯图亚特的烟花筒。”
“什么?烟花筒,孔,真的有一种武器可以肩扛式,然后可以摧毁我们的中型武器车。”
“那是当然,不过烟花筒那玩意暂时不能跟你们分享,我得先看到你们的坦克再说。”
二战期间以及到后来的解放时期,老美的m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都经常见到。
由此说明,这批武器是有很多到了东亚战场的。
影视剧中,一直到抗美援朝时期,都还有这玩意的身影。
就是那种黄黄的,比小鬼子豆丁坦克大两倍的家伙。
这种坦克车体前装甲板和侧装甲板是垂直的。
主要武器为1门37毫米火炮,辅助武器为5挺762毫米机枪:1挺安装在火炮右侧,1挺安装在车体前部右侧,2挺安装在车体两侧机枪座内,1挺安装在炮塔顶部。炮塔顶部有1个小指挥塔。
当然,m4谢尔曼坦克 坦克也十分精彩。
那种坦克主要武器是一门m3式75mm火炮,可以发射穿甲弹,榴弹和烟幕弹 。尽管这种武器并不是二战中性能最佳的中型坦克,但巨大的装备数量加上蒙哥马利、巴顿等名将精明的运用,使它在盟军的武器装备序列中占有重要地位。
巴顿将军指挥下的美军第三装甲师主要装备就是m4坦克,它们在诺曼底登陆以后的历次战斗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要是有了m4,在平原地区,傻子才跟鬼子玩地道战,来个几十辆m4谢尔曼坦克,子弹充裕,那几万矮骡子,全给当靶子都不够两梭哈的。
“孔,你看这样行不行,我叔叔那边说,有一批武器正在中原,之前是准备送给你们在中条山的部队的。
但,你要是有生产药品的生产线,我们可以初步进行合作一次。”
“好,没问题,你先说说你们那批东西有多少吧,让我看看都是些什么家伙。”
对于鹰将那边的轻武器,孔捷既想要,又有些为难。
那些机枪冲锋枪,包括步枪都是好东西。
但特么的,现在国内也没有那么多子弹跟零件更换啊。
打完那不又成烧火棍了。
“不,老杰,你看这样成不,其他武器我不要,给我来10门m1式75毫米榴弹炮,我立刻给你盘尼西宁最先进的生产工艺流程。”
反正这玩意再过两年就被鹰将那边给琢磨出来了,现在能坑一点就是一点。
鹰将的m1式75mm榴弹炮,其实早在二十年代就研制出来了。
然而老美本土没打仗,自己派出去的盟军也没接触到多少复杂地形,所以就搁置没怎么生产,一直到今年,好像才生产了不到100门。
其实说实话,一直到70年代,在东亚,在南亚这些复杂山区地带。
这种组合式火炮,全身不过653千克的火炮,一辆小威力是吉普车就可以牵引运动。
不光如此,这玩意最大射程足足有九千米,射速是5发每分钟,炮弹初速度381米/秒,一个炮组六个人。
这玩意老美当它是鸡肋,但用在亚洲战场上简直是太棒了。
虽然孔捷马上就要研制肩扛式反坦克炮了,但,哪里有这mi式来的得劲儿啊。
“这个……倒是没问题,不过我知道你说的那东西,我们还得现场制造,你看一个月时间成吗?”
“没问题,到时候弄到华北来,我们派人去接手。”
孔捷这种事,必然是要跟上级申请批示的,所以,对方说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恰好够他来报告转圜了。
“那好,孔,你还有什么奇思构想吗?比如现在你想到的,你们的国家还不能生产的东西。
我们可以合作,生产出来以后,第一时间还能送给你们。”
孔捷摆摆手,笑了笑道:
“杰瑞博士你还是太着急了,这饭要一口一口的吃,事也得一件一件地来不是。”
“喔,对对对,孔,那先告辞了,我得先去一趟阳泉,那里有国际电话还有电报,我得跟我叔叔去说这个事情。”
“嗯,你去吧!”
接下来,就看着杰瑞博士急匆匆欧走开了。
他身后,一组12名精锐战士紧紧保护着跟在身后。
往后几天,孔捷主要时间都留在了旅部。
工厂车间也在条件差,天气炎热的环境下建设着。
不过,建设进度是让孔捷很吃惊的。
他没想到,现在的人,在伙食跟上以后,做事那积极性,简直就是后世躺平摸鱼的打工仔们远不能及的。
这些没文化,木讷老实的普通人,在各自岗位上,兢兢业业干着他们的工作。
最让孔捷佩服的是,原先那些黑云寨的土匪,在铲除掉那些渣滓余孽过后,现在一个个都成了工地小能手。
谢宝庆,现在妥妥的就是大包工头,身兼施工,监理,工程报价,道路测绘的各种技能。
要说读过书的人就是好用呢,别看谢宝庆四十好几了,很多事情一琢磨就明白。
就算有些不懂的地方,问一下孔捷,再看看示意图,这家伙很快就明白了。
搞的后面,很长时间都见不到谢宝庆找孔捷,反让孔捷怀疑起自己的水平来了。
时间过的很快,接下来半个月,两套大生产线正式进入投产。
而十几门防空炮,一组神秘国际组织的援华军械,也进入到了根据地之中。
孔捷跟师部的申请更是一路绿灯,很快就通过了。
与此同时,那些南洋机工,也陆续到了129师,最后除了留几名飞行员在师部组织培训之外,其余全到了386旅。
这么一来,焦煤的提炼,精炼钢铁的熔炼,也提升了一个台阶。
孔捷闲的无事,想到后世刷短视频的时候,看到的钨钢锰钢制作工艺,好家伙,他自己找了铁匠,安心当起了小铁匠来。
接下来几天,他带着魏和尚,两人一通瞎捣鼓,竟然还真练出来上百斤好的钨钢。
再然后,就是想办法用这种最硬质量最好的钨钢制作兵器了。
匕首,刺刀,反正把挖出来的深井,再捣鼓出一个大水池,最后利用水利带动石碾的功夫,还真是把一个个钨钢块,锻打成小钢片了。
到第十天的时候,20把制式匕首,10把锃亮泛着寒光的刺刀就打造好了。
又捣鼓了几个木制礼盒,孔捷给整个129师旅部以上干部都送了一把。
再然后,就是给他们386旅的团干部了。
至于政委,除了李文英跟李云龙的帮手赵刚,其他政委还是玩他们的笔杆子吧!
那10把刺刀,孔捷全给了骑兵连长孙德胜。
这家伙最近也干劲十足,正在训练那50名蒙古族战士呢!
军刺的分配问题,交由老孙自己去琢磨了,反正自己不操那闲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