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二三十斤的报刊杂志
等到别人家的孩子都走了,俞里里也让三个孩子去她们四叔和五叔家里一趟,除了把她给孩子的红包带过去,三个孩子也带回了自己的红包。
一个两个都很高兴!
等到初二,就是送老祖宗的时候了,俞红兵又带着三个孩子在墙头上看了很久。
日子一晃就到了初四。
初四就是回娘家的日子了,屯子里不少人来来往往的,有的人家热闹,有的人家闹腾。
俞家倒是跟往常没什么区别。
不过,何大红回来的时候,还过来看看她,给三个孩子也留了压岁钱。
她的状态还好,只是没有结婚前那么快乐了,一言一行都开始从一个小姑娘向着一个小媳妇转变。
这个改变的过程并不会太愉快,但也不是所有人都会面对不好的结果。
目前看来何大红的情况还是好的可能性更多一些。
这边刚打发完何大红,张花儿就抱着孩子来了!
她娘家距离十八里屯不远不近的,对她一般,她也不太愿意回去,正好借着孩子小的由头,能拖一年是一年。
原本她都想着在家里待一天了,可看着自家的女儿,不知道怎么的,她就想到了俞里里。
于是她跟肖力强招呼了一声,就抱着孩子过来了。
她悄悄在心里说,这也算是另一种回娘家了吧!
俞里里也是很用心的招待她,做了好吃的,听她说了不少关于养孩子的苦恼和心酸。
没一会儿肖力强也找过来了。
两人中午就在俞家吃的饭,走的时候都很高兴,仿佛完成了什么人生大事一般。
都说初六才开始走亲戚,可这时候又没有电视,也没有广播,无聊的很,不串门子还有什么快乐!
等到初六,过来俞家的人一下多了起来。
大队长家的儿媳妇,跟大队书记家的儿媳妇都过来了,给俞里里带了东西,俞里里也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回礼。
俞里里仗着自己离过婚,过年的时候,谁家也不去。
别人一边夸她懂事有眼力见儿,一边挠头不知道要怎么登她家的门。
周围总过来打水的邻居也都过来了,大家伙在俞家坐了一炕。
反正都认识,扯着扯着就扯起了八卦。
俞里里拿来瓜子花生和糖块,有的人直接抓了一把,有的人象征性的拿起几颗……
家家户户条件都不好,自家拿不出的,也不好意思吃别家的。
俞里里没有怠慢,也没有太过热情,全都一视同仁。
每个人心里都有杆秤,俞里里不会随便伸手去拨动别人的秤杆。
初六之后,过年的氛围略微散去了不少。
因着闰月,年比平时晚了一点,过完年就要开始收拾地了。
春种也不是说说就能完成的。
要堆肥,要扬粪,要打垄,土地如果太干,还要做水。
在没有机械的年代,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每一粒粮食,都是人力一点一点伺候出来的。
正月十五,是这个新年最后的仪式。
俞里里包粘豆包的时候,就留了一些糯米面,赶在十五这天领着孩子包了一锅汤圆。
馅料是瓜子花生和芝麻,加了猪油炒了,拌上白糖,用糯米皮一裹,就成了白白胖胖的汤圆。
夜里又是噼里啪啦的半宿。
今晚还有人送灯,把麦麸子拌点煤油,一小堆一小堆的放在路边点上,新年最后的仪式也就完成了。
送灯的时候,俞红兵又跟着孩子一起去墙头上看了半宿。
正月一十五一过,上工的号角便吹响了。
俞里里跟俞红兵两人一下子忙了起来,何小红又被她拴在俞家给她看孩子了!
上工没两天,彭广笙就来了。
他还没到村子里,就在十八里屯路边的田野里看见了俞里里。
俞里里当然也看到了他!
他过来送苹果,还带了一大捆簇新的报刊和杂志。
俞里里看见那厚厚的一摞,足有二三十斤的报刊杂志,内心充满了震惊,快步从深一脚浅一脚的地里跑了出来。
俞父嘴上说着让俞里里自己去问彭广笙意见的话,心里却还是更心疼自己女儿。
俞里里这边还没开口,俞父到底也没憋住。
俞里里捧着那些东西,内心对彭广笙充满了愧疚。
彭广笙人精一样,早就想到俞里里会有的反应了。
“你也别想太多,咱们本来就是一家人,我现在有你用得上的地方是好事,等以后说不定也有用得上你的地方!”
他能这样说,也让俞里里松了口气。
“我也不是怕别的,就是怕你为难。”
她开口,彭广笙拒绝也就拒绝了,可俞父开口,让对方怎么拒绝!?
彭广笙怎么可能听不出她的弦外之音,无语极了。
“这咋还真成两家人了呢!不管是你还是爸,我能做的都会尽力去做,做不了的,也都不会去做。”
“这件事对我也没什么难度,我才会去做。”
“而且这些报刊是我们办公室淘汰下来的,要送去废品收购站的,我只是按照分类替你买了下来,你也是要给我钱的!”
见到俞里里松了口气,他则是摇了摇头,感受到了俞父最近的无奈。
“你的文章写的怎么样了?”
见彭广笙不愿意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俞里里也就顺势转移了话题。
过年这阵子有时间,她也写了一些东西,不过都不完整,也不确定什么能用得上,想到什么就写了一些什么。
她拿出自己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和铅笔,刚递到彭广笙的手上,俞红兵就在不远处喊她。
“姐!快点来干活,让大哥回家等咱俩去!”
和俞里里的心虚不同,俞红兵指挥自家大哥,毫无心理压力。
彭广笙看看俞红兵,又看看不远处明显露出尴尬神色的小队长,连忙跟俞里里招呼一声,把报刊杂志又放回后车架子,蹬上自行车先回俞家去了。
有了彭广笙这个胡萝卜在前面吊着,俞里里和俞红兵活干的飞快。
不等到下工的点,两人便悄悄跑回了家。
一进院子,就看见何小红正抓心挠肝的坐在书桌上揪头发,彭广笙则是站在她身后,像个老师一样,伸手指点着她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