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国家事业 > 第125章 何苦再思念?

第125章 何苦再思念?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且说“灯笼花”提到琼枝舅舅的儿子刘强生的事,说:

    “那一年,我县分管教育的副县长,向我问起松树沟的插队知青申艾华。我曾承诺过他,说有机会到省城引见一下。

    这次来,我忘记告诉他了。不然,他可能也会来的,只有等待下一次吧。”

    艾华猛地想起来,他的恩师、原教育局长蓝新奇没到场,急问“灯笼花”。

    可“灯笼花”说:“他己于去年病故了!”

    艾华惊呆了,心里满是愧疚。

    自此相聚后,艾华忙着自己的事业,逐渐与“灯笼花”减少了联系。

    一天,艾华突然想起要给“灯笼花”写信。

    在信中,他特别提到了在“达理酒楼”里那次的谈话。

    很快,收到了她的回信:

    “艾华:你好!来信收览。因近日工作较忙,迟复为歉!

    恐怕未接到你的来信近两年了吧?

    说实在的,这两年里,虽未见到你的来信,但无时不在怀念之中。

    夜深人静之时,我在灯下翻看存放了多年的书信。

    那信封和信纸都陈旧得有些变了颜色,显示出它所经历的风霜久远。

    每一次,我拿出旧书信来看,都有不一样的感觉。

    这些书信,当年草草看过,并未全部体味出它的意味和价值,情意和内涵,留下的印象不甚深刻。

    而时过境迁,再次阅读时,发现它许多可贵的地方,体察出一种从未有过的滋味来。

    我被深深地打动着,倍感到亲情、友情的甜蜜和温馨。

    记得前年春夏之季,你在吉州党校学习时,我曾接连向你发了两封信,你都没复信。

    从那以后就没通信了。在我脑海里,时常出现一个念头:高升了,就把我们忘了。

    可是,当这个念头一出现,就马上推翻了。你不是负心之人,是不会忘掉我们的。

    但为什么不来信,真是自相矛盾。

    接到你的来信,我非常欣喜。当你那熟悉的字迹出现在我眼前时,立刻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

    在松树沟的那些岁月,一桩桩,一件件犹如银幕上的画面一样,浮现在我的眼前。

    这些,我怎能轻而易举地忘掉呢?对我来说,将永志难忘!

    因为,那是曾支撑着我渡过艰难时世和苦乐人生的精神财富。

    灯笼花,一九九三年三月二十三日。”

    艾华将信拿给小荷看,小荷说:

    “这个性格开朗而痴情的‘灯笼花’,把友情看得这么重,真是少有。

    她与你一样,保存着书信。你们今后多联系才是呢。”

    艾华就写信给“灯笼花”:

    “多少次,我梦到松树沟,梦到小铁道队里看电影,梦到徊水涉河图,梦到交换看日记本,梦到知青屋的‘钩沉’会。

    你信中说我给你的信少了,其实,我是写过的,没见到你的回信,我也慢慢写的少了。

    我猜想,可能是信在途中丢失的缘故吧。

    总之,许多人和事都逐渐忘掉了,但与你的友谊像融化在血液中,侵入到骨髓里一样,占据着无与伦比的位置。

    同时,我也常常在月光如华的夜晚,看着辽阔星空,回忆起那段岁月,心中掠过一丝丝歉意和不安。

    因为对于那里的社员们,我的愧疚之情与日俱增。

    好在社员们现在日子好起来了,过去的种种都成了历史。

    我唯一能做到的,也只有祝福他们生活得越来越美好。

    同时,我想,假若以后有时间了,我将把这些记忆,变成一个个文字,写下他们的名字,画出他们的音容笑貌,让他们在我的文字记录中留下一笔吧!

    若能实现,透过我的记录,读者诸君或许能发现人生最可贵的东西呢。”

    信的末尾,他仿照古人的诗,写下了四句话:

    “月本无古今,

    情缘自浅深。

    民水春历历,

    焉得不挂心?”

    “灯笼花”收到信后,回了信:

    “艾华:你想法很好,如果现在不记录,若干年后,没人会知晓这些事了。

    还好,你还记得当初的承诺,并且准备兑现了”。

    看到这里,艾华想起来,自己当年曾说过,将来如果能拿起笔写作,一定要把这一段经历作为素材。

    没想到“灯笼花”还记得当初这玩笑话,他也似乎从“灯笼花”的回信中,看到她眉头舒展开来兴奋的样子。

    没等艾华回信,几天后,“灯笼花”又寄过来《渔歌子》二首。

    其一:

    “风尘滚滚二十年,

    峥嵘岁月在眼前。

    曾记否?

    别离苦,

    晓风残月杨柳岸。”

    其二:

    “韶华逝去望云天,

    牵挂情丝剪不断。

    徊水逝,

    难回头,

    何苦再思念?”

    (全文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