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灯笼花”不愿放电影
话说“灯笼花”连续两年失去民办教师转正机会,她没灰心,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咬牙坚持复习,期待来年。
有句古话说得好:“有志者,事竟成。”
果然,第三年,历经千辛万苦的“灯笼花”,以全县总分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转为国家正式教师。
与他同一年转正的,还有艾华本家哥哥申艾国,他们成为几十万民师转为正式教师中的一员。
艾华闻知,分别去信向他们祝贺。在艾华寄给“灯笼花的信封里,还装上了小荷的信。
“灯笼花”圆了梦,作为丈夫,柳志远大喜,专门请本家嫂子来家,为“灯笼花”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还把志杏妹妹叫过来作陪。
没想到,生产大队小学和设在松树沟小队山后中学的老师们也乐坏了,都吵嚷着让“灯笼花”请客。
“灯笼花”和志远到集上,购买了猪肉、活鱼,豆腐,海带,木耳。
还到供销社买了十瓶光瓶张弓酒,杀了八只自己家养的大红花公鸡,以及四只早不下蛋的芦花母鸡。
这次,仍请他本家嫂子主厨,杏花打下手。其余的事,全家一齐帮忙,做了五大桌子菜,把学校里所有的教职员工都请来。当然,包括已是赤脚医生的景教师。
他们胡吃海喝地热闹了一整天。
他俩没请大队干部,因牵涉面太广。
若请了大队干部,还有小队干部,还有诸多亲朋好友,他们没这个经济能力。
再说,即使有能力,也不必铺张浪费。同时,太张扬了,不好。
作家福拜楼讲过:“人的一生中,最辉煌的一天并非是成功,而是从悲叹与绝望中,产生对人生的挑战,以勇敢迈向意志的那一天。”
晚上,躺在床上,志远搂着“灯笼花”说:
“你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但来得太不容易!
我早说过,你不是永远与土坷垃打交道的人。我没看错吧?”
“灯笼花”说:“认准了的事,不离不弃,是我最初的坚定选择。”
志远说:“今后,你有了更广阔的天空,可以任你飞翔了!”
接着,志远又郁闷起来,说:
“我想起了培根曾说:‘一切幸运都并非没有烦恼,而一切厄运也并非没有希望’。
你幸运了,高飞了,成了‘金凤凰’,‘白天鹅’,可不能看不起我这个‘丑小鸭’、‘癞蛤蟆’啊。”
“灯笼花”动情地说:
“小远,我们都不容易,这些年,为了我转正,你吃了不少苦,里面有你的一半功劳啊!”
志远说:“好在那几年,你把咱爹照护得好,身体康复得快。
要不,咱们更不容易。爹现在能干活,你也转了正,孩子也了上学,我也不准备干民兵营长了,回来全力做好后勤工作。”
“灯笼花”说:“那怎么行?你不干民兵营长也可以,但不能让你个大男人在家里伺候我们。
你要走出去,闯出你的天地来。”
志远说:“那是以后的事了,过几年再说,我先回来种两年地,做做家务,好让你歇歇。”
“灯笼花”转正的消息不胫而走。
当年负责“灯笼花”与申艾华间传递“鸡毛信”、又做“燕子王”工作拉回教室的学生孙居然,被他父母带着了来,对“灯笼花”说:
“若不是你高老师挽救了我们的孩子,现在不知道他成啥样子了。”
贾自洁的母亲“毛辣子”,带着女儿来了,拎着两只花母鸡,还有一竹篮落花生。
贤城师范学校负责民师培训班工作的文副校长,也赶来,说:
“真不好意思,白白耽误了你这优秀教师一年时间,不然早转正了。”
“灯笼花”道:
“哪能这样说,文校长?你们培训了我们,还不收费,白白付出了半年时间。我回来后,你们又寄资料,布置作业,辅助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应该感谢你们这些培养农村教师的人,才对呀!
文校长,你说这道歉的话,弄反了,是我应该感谢你们。你们传授的这些知识,让我受用终身呐!”
“梦鸭蛋儿”也来信了,除代表她们一家表示祝贺外,又寄过来一些连环画,说作为贺礼吧。
志远的叔伯姐姐柳志美老师和妹妹柳志丽也来了,说代表她们一家来祝贺。
部队的刘大树发来了贺信,说回忆一起劳动的岁月,还有文艺宣传队里演她编的“三句半”,今人难忘。
“麦子队长”韩琴带着五十个鸡蛋来了。
“灯笼花”曾教过她的大女儿宋佳燕,如今她的小女儿宋佳怡又在“灯笼花”那个中学上二年级。
原副队长胡来友的儿子胡贵祥也在松树沟山后上中学,他拎了一瓶芝麻油来祝贺。
原生产大队的郑支书虽然没当干部了,但对“灯笼花”很看重,一定过来祝贺,并预言,以后这位高老师一定会有远大前程的。
“灯笼花”说:
“郑支书,如果你那时候不同意朱老师的意见,我当不了民师,哪有我的今天呐?应该好好感谢您呢?”
最后,关巧巧赶到她家,说:
“高老师,你现在成国家老师了,是咱油子寨生产大队当年高中同学的共同喜事,你和志远应该请放场电影大家看。
虽然目前我们电影院还没承包,仍吃“大锅饭”。但是,你们必须付全款,不让你们享受小学生们那样的照顾待遇。哈哈!没意见吧?”
“灯笼花”也笑了,说:
“请看电影,可以呀!虽然我一天囯家的工资没拿到手,但借钱也要付全款。
不单单是这,以后,我们说不定还给你找个好婆家哩!
不过,话说回来,电影以后再放。现在请大家看,你想想,别人会怎样议论我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