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命运真会捉弄人
“是啊,事情总是在不断变化的,这就是哲学的思维嘛,谁也没长前后眼。”“灯笼花”说。
“唉!我那次推荐上大学时,血压高,失去了机会。这次民师转正,又没我的份,不过我也不想那么多。
这些好事,若能落在我头上,自然好。没得到,说明不是我的,不强求。还是那句话,顺其自然,少烦恼。”
“灯笼花”说:“若现在你还在学校当老师,论考试,他们谁也比不过,首先转正的就是你了。”
他夫妻俩讨论的这一话题,正是国家对农村教育工作进行的一次重大改革。
我国的民办教师,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它是指在农村中小学校中,不列入国家教员编制的教师。
当年,根据农村师资缺乏的现状,为解决农村的孩子上学问题,各地生产大队,抽调有文化的人,到学校任教,待遇由大队内部解决。
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这支中小学教师队伍,是广大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就是他们这些普通的,没有正式教师身份的老师们,为提高全民教育水平,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为祖国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对于他们这个群体的贡献,应该载入史册。
这一年,民办教师转正开始了。
这给“灯笼花”她们这个群体,带来了改变命运的机遇。
以前,她们干得再突出,也只能是临时身份,没有名分,也就没有逐级提拔的可能性。
“灯笼花”能够当上教导主任,当属特例。
对于她来说,当个没名分的老师,她也全力去干,并且干得很好。
现在,有了转正政策,当一位名正言顺的人民教师,就成为她一个美好的梦。
她觉得,离实现梦想,已经不远了。
“灯笼花”白天上课,晚上哄罢孩子睡着了,就复习。
志远一边拿把蒲扇给她打蚊子,扇凉风,一边商量复习重点,还一起研究难题。
他不仅是“灯笼花”生活上的伴侣,也是她学习上的得力助手。
“灯笼花”的知识在一步步增长,志远也受益匪浅,大有提高。
这年春天,“灯笼花”经过紧张复习之后,满怀喜悦地准备参加首批民办教师转正考试。
但是,命运真会捉弄人。
在临考试的前两天,她突然高烧起来,打寒战,咳嗽,吐黄脓痰,躺在床上,不能动。
志远忙把志杏找过来看。
志杏一检查,高烧389度。她说:
“这属于肺炎型重感冒。我给嫂子打了退烧针,再服点感冒药。”
志远问:“你嫂子以前没生过什么病,怎么在这关键的时候,生病了呢?”
志杏说:“可能是嫂子太累的原因,造成抵抗力下降。”
志远问:“她最近一段是特别累,为考个好成绩,一次性过关,她太拼了。”
志杏说:“我嫂子的性格我知道,干啥她都想干好,只不过身体受罪啊。”
志远说:“那你嫂子后天要去县里参加民办教师转正考试,怎么办?
志杏说:“参加不成了,这么严重的感冒,需要好几天才好呢。”
万般无奈的“灯笼花”,只好含泪放弃第一批的民师转正考试。
她的感冒直到第七天才好转,能下床了。
听她学校里去参加考试的老师回来说,题目好难,大多数题不会做。
参加考试的九个民办老师,只有两人过了关。
这一年的转正考试,只有了语文和数学两张试卷,总分200分。能考100分以上就能转成公办教师了。
第二年, 贤城师范学校开设了成人进修班,专门培训民办教师。
“灯笼花”想参加。
学校朱校长对她说:
“凭你的能力,还去培训什么?到时候直接参加国家考试,完全能通过。
至于考核这方面嘛,由咱们学校拿意见,就更没问题了。”
“灯笼花”说:“我还是想提高一下。能进行系统地学习,不是更好吗?”
校长见她这样说,就批准了。
于是,她兴奋的走进了贤城师范学校。
这是她高中毕业后,第一次坐在教室里当学生。
与此同时,艾华那位在桑树林中学,任民师的本家哥哥爱国,也去了师范学校,与 “灯笼花”一个班。
这些学生被称人作“民师班”。
进修结束后,“灯笼花”回到学校,边教学,边继续自学从培训班带回来的课程。
这是因为,师范学校很负责任,不仅对他们这些学员发教材,还进行课程辅导,布置作业,一个月批改一次,半年还进行一次考试。就像函授学习那样,但不收费。
艾华不知道“灯笼花”民师转正情况,就写信去问。不久,收到了她短短的回信:
“艾华:你好!
来信收览。因近日工作较忙,心情也不好,迟复为歉!
今年的民师转正,我未能参加考试。先休息一段时间,再复习课程,待来年再考吧。”
看了“灯笼花”这么短的回信内容,艾华好像听谁说过:话少事大。
但她在信中又不愿多讲,艾华也不好再去信问,只能从别处打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