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三八西”的“美酒窝”
没想到,此时的林场,又开始了一波活动。
留下来的“老三届”们白天劳动,晚上聚在一起学“两报一刊”文章,并结合自身查差距,写体会。
知青们对此并无热情,但也需应应场子,就胡乱写点心得体会什么的,交到场部来。
在山下教学的“梦鸭蛋儿”也被要求写,但她没有表现欲,怎么说也不动笔。
艾成哥虽文章好,但他不愿参与这些事。
那就要说说梅笑倩了。
此时的梅笑倩,也早被这里的“老三届”们称为“美酒窝”了。
说起来真有点奇怪,这好听的绰号,不是从原先插队的地方传过来,而是本场“老三届”们新起的。
因为,他们从《诗经国风魏风硕人》篇的“巧笑倩兮,美人盼兮”里,看到了描写酒窝的妙语。
加上梅笑倩的确有副好看的盈盈酒窝,便也起了个美称为“美酒窝”。
自然,这与松树沟“圆眼”张有青他们给她起的名,纯属巧合,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
区别在于,赋名的起因完全不同。
松树沟青年出于直观,“老三届”们则把文化与现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了!
活动一开始,此时的她心想,自己不能太落后了,也写了点文字交了上去吧。
没想到,她的文章中,在句子中掉了一个关键字,意思反了过来。
这下惹下了麻烦。
新来的贺大地,是地区农林水牧业局有名的人物。他没得到提拔,到这里只当个副场长。
不得志的他,急于想做出成绩。
一到来,他就安排几个知青悄悄盯着两个曾有问题的人。
看到艾成哥整天与原地区局里的副局长张宪华一起上工,就交待他说:
“老张每天都有哪些言行,告诉我。”
可是,艾成哥汇报的总是一句话:
“他昨天一切正常。”
贺副场长无奈,看来依靠群众想立功的办法行不通了。
正在此时,他看见了这篇有一处错误的文章,再一打听,文章的笔者梅笑倩的父亲生前有错误,就找到突破口了。
“美酒窝”的父亲叫梅应龙,是艾华父亲的老同事。
因错误轻微,还留在教师队伍里,但没有教学任务,只干些敲铃等杂活。
但世事难料。民水县要将机关大门处原先的几个字换掉。
任务交给了教育部门。教育局革委会头头们,就把全县美术字写得最好的梅应龙叫了去写。
本来,他有严重的高血压病,加上天热,他不敢登高。
但他必须服从指挥。
酷暑中,知了在树上拼命嘶叫。他爬到用桌子搭起来的架子上,仰起头划格子,描字样,一个个好看的字在他的笔下出现了。
围观的人赞叹:“真是个人才,你看这字,全县能有几人有他这把刷子?”
有的轻声议论:“听说他犯过错误呢。”
有的疑惑不解:“学校里犯错误的人怎么这么多啊?”
没料到,正写着字的他,忽然头晕,身子摇晃了几下,从高高的木架子上直直下掉。
观看的人尖叫起来,惊慌失措。离得近的人上前一步,想伸手接住他,但还是晚了,他重重地摔在地上,七窍出血。
众人一起动手,抬起他急往不远处的县医院送,但没了脉搏,医生回天无术!
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日无常万事休。
梅笑倩失去了父亲后,开始疯疯颠颠了。
她母亲原是贤城地区第一中学副校长,受丈夫影响,改为老师。
看孩子如今这样,母亲的同事、亲戚及好友们全力劝慰开导。
半年后,她才慢慢恢复了些,插队到松树沟,后转到“三八西”。
“吴认识”书记心里清楚,梅笑倩文章里的错字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也不好阻拦。
结果是,开会传达文件没梅笑倩的份,也不让他干种菜的活了,被安排到山岗上干大群活。
“美酒窝”本来有病根,经这一折腾,从头凉到脚,像掉进十八层地狱,精神蒌迷不振,失魂落魄的。
由于“美酒窝”出生在教育家庭,她父亲又与自己的父亲是老同事,加上还是从艾华弟插队的那个地方转来的,所以,艾成哥把她当作妹妹那样对待。
他见连“吴认识”书记也挡不住,自己更没办法帮她,就写信把梅笑倩的遭遇告诉她在贤城市的母亲。
收到信后,母亲十分担心,心想,小倩这孩子真是运气差,父亲不在了,她招工进城无望,又碰到这种事。
母亲知道孩子从小性格懦弱,心善良,爱面子,受不得一点批评和委屈。
她不放心,决定立即赶过来看看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