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好紧张的首战
经过半个多月的排练,朱老师带着他的宣传队,到各个生产小队去做巡回演出了。
尽管宣传队尽力做了准备,但选择的第一站是距离大队最远的任庄生产小队。
这是因为,首场演出,朱老师绝不会选择大队部所在的生产小队,也不会选择松树沟小队的。
他知道,大队支书和副支书的家都在松树沟,一旦演砸了,非同小可。
即使没有大队干部及其家属当观众,且是偏远队,带队的朱老师和每个宣传队员们都心中没底,不知道社员能否接受他们的演出。
所以,一个个都紧张得心跳加速,都全力做最后准备,决心把第一场仗打好,做到首战必胜。
为达到目的,朱老师又专门开会做交待,并梳理每个细节。
同时,虽然条件差,也要进行下化妆。
这可是关巧巧大显身手的时候。她虽未经人指导过,但平时爱美,喜打扮,常往自己脸上描眉上色。
在演出场地后面的一间屋子里,她喊:
“志远,你过来,我给你化化妆。”
志远老实地坐在凳子上,微闭双眼,任由关巧巧在脸上描着抹着。
“灯笼花”提出给艾华擦些粉,点个淡红脸蛋。
此时的她,在生产小队的身份早已变了。因踏实能干,为人和善,管理能力强,社员们选她为副队长,协助“大事队长”领大家干活。
队员们看到这位平时奋战于田野里、风风火火劳动、不论轻重活都干的队干部,在艾华面前伏下身来,比照关巧巧的做法,动作那么轻柔细腻,神情沉静而羞涩,都投来目光。
“梦鸭蛋儿”见“灯笼花”这样,心里不是滋味,到一边生闷气。
但谁也没看出来她的异常。
与此同时,外面宽阔的演出场地上,出现了令他们没想到的一幕。
大队文艺宣传队的到来,惊动了任庄生产小队的老老少少。
队长的集合铃声召来一大堆大人孩子,欢天喜地坐在村子里的空场子上,秩序井然地朝台上看。
该生产队的小队长是个刮着发亮光头的三十多岁男人。
他首先上台对前来慰问演出表示感谢,接着要求社员们保持安静,让小孩不要到处乱跑乱叫。
最后,他带头鼓起掌来,社员们的掌声随之哗哗响起,连小孩子也眨巴着眼睛,用小手学着大人的样子拍。
热烈地掌声,使队员们心情更加紧张了。
朱老师代表宣传队也作了讲话,然后宣布演出开始。
该报幕员周小荷上场了。
只见她在众目睽睽之下,尽管心中咚咚直跳,仍强装镇定,迈着不紧不慢地军人步伐走上舞台,先来了一个立正姿势,举起右手,向观众敬了个军礼。
接着,她用贤城当地的普通话,高声道:
“第一个节目:请听大合唱——《在北京的金山上》。
话音未完,场下就有人小声说:
“城里姑娘声音真好听。”
周小荷没有退场,等待着与所有队员一起上场列队。
全体队员分两排名整齐站立,朱老师在舞台一角已做好二胡伴奏的准备。
担任指挥的关巧巧右手将细竹棍横着抬起至双眼平齐,左手配合着,在等待着什么。
朱老师见此,便拉起二胡。
短暂的音乐过门旋律后,关巧巧双手挥舞起来,队员们在竹棍的指挥下,亮开嗓门,慷慨激昂的革命歌曲回响在古老的村寨。
合唱刚一结束,没想到场下的社员们在光头队长的带头下,又一次热烈地鼓起掌来,而且分明看到大人孩子那一张张兴奋的笑脸。
这情景,给队员们很大的鼓舞。冷风吹拂的演出场上,他们心是热的。
接着,关巧巧独唱《南泥湾》,“梦鸭蛋儿”独唱《绣金匾》,志远短笛发出《扬鞭摧马送粮忙》旋律。
方琼枝还表演了《红色娘子军》中的吴琼花舞蹈。且像模像样。
自然,其中穿插着进革命样板戏选段。
接着的节目是表演唱《老两口学‘老三篇’》。这需要一男一女两人扮演。
朱老师让志远扮老头子, “灯笼花”演老婆子。
志远当然乐意。
二胡过门声响起,志远和“灯笼花”二人经过化妆,变成了俩老人,弯腰驼背地上场一问一答地唱道:
“收了工,吃罢了饭,咱们学学老三篇,你看那沾不沾?”
然后,刘大树独唱“不忘阶级苦”,“兰花花”配合舞蹈动作: “天上布满星,月牙儿亮晶晶”
台下的社员们聚精会神地看着舞台,沉浸在节目的气氛里,有人眼里闪着泪花。
最后,该自编自演的短剧了。
只见周小荷上场报幕道:“最后,请看宣传队自编的节目——《在广阔的天地里》”!
没想到,这节目竟将演出推向高潮,社员们不等光头队长带头,自发地报以长长的热烈掌声!
领队朱老师和队员们终于松了一口气,久久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这掌声,是对他们辛勤付出的最好奖赏啊!
下场后,“梦鸭蛋儿”立即手捧一杯热开水递给休息的艾华。
艾华看看她手里的杯子,又看看周围的人,有点不好意思地接过来。
“灯笼花”见了,把脸扭向一边,皱眉走开。
志远也看见了。他转身打来一盆水,毛巾搭在脸盆边,端着送给“灯笼花”,让她卸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