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教育必须公平
1971年4月,国家开始直接从工农兵、插队或集体知青点里推荐选拔优秀青年人上大学。
主要方式是,群众推荐、领导批准与学校复审相结合,不需考试,直接入学,学制三年。
后来,由于推荐的学员平均文化水平低,1973年,国家采取文化考试与现实表现相结合的录取方式。
没想到冒出个“白卷先生”,取消了考试程序。
虽没有文化考试,但要求被推荐人写一篇作文,说是作为录取参考。
在群众推荐这一程序上,今年,贤城地区打破常规,对推荐上大学设置了“两个必须”条件。
即必须是高中毕业生;必须是最基层群众参与的真正民主推荐。
改变以往直接由大队以上干部推荐的做法,源于地区教育局革命委员会主任兼招生办主任的陈大勇。
他出台的“两个必须”,遭到局里个别干部的反对。
主任陈大勇顶住压力,说: “我们是革命老区,思想要更进步,革命性要更强。
听说以往有搞不正之风的,没有把群众推荐落到最基层,直接由公社或大队干部定,让有亲朋关系的人沾了光,把不合格的人弄到大学。
教育是立国之本,是重要事业,必须公平。所以,这次要坚决堵住后门。”
他说的很革命,无懈可击,“两个必须”通过了,并以文件形式,下发到各县和各公社。
陈大勇主任是荡谷大山里的人,很早就跟刘邓大军闹革命,耿直正派出了名。
松树沟生产小队,是民水县的知青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先进典型队。
这次又让大伙民主决定知青的命运,干部和社员们都觉得,这是党对我们贫下中农的信任。
完成好这项光荣任务,才能对得起先进队的荣誉称号。
不能因为没民主好,让人家说是假典型,坏了名声。
农民们看到,共产党使国家和平安宁,自己翻身做了主人,只要肯吃苦,就能过上好日子。
加上“大事队长”经常说:“你们都卖力气干。干好了,不会白干。
你看咱松树沟这县里的先进队里,有几个光棍汉?大姑娘还不是一个接一个往家娶,更不用说人家大寨了,那是全国苦干实干的样板。
大寨队里的人,出去都高人一等。年青娃子哪怕是个驼背,也把胸脯硬往前挺,眼里还有他看不上的姑娘呢。”
的确,社员们从生活现实中体会到,一个地方有个好名声,就会得到上级的更多支持,会发展的更好。
别说大寨了,就是自己小队这几年的事,就说明听队长和干部的话,好好干活有好处。因为上边的政府,哪一级不喜欢“好孩子”呢?
比如说吧,队里副业搞得好,想买台拖拉机,但一次拿不出全款。
“大事队长”跑到城里,出面找分管农业的副县长和农机供销社领导说明情况,请求支持。
最后经社里开会专题研究,同意先把拖拉机开回去用,剩余10的款可以一年内再付清。
当明光发亮的机器“突突突”开回队时,社员们像迎接新娘一样,早早到村口张望,看热闹的孩子一蹦一个高。
从此小队用它运谷,运肥,耕地,耙田,队里发展得更好了。
还有,县里推广合理密植,也是从本小队开始的。
田里的秧苗一排排整齐划一,不光好看,还多打粮食呢。
再有,棉花营养钵技术也是选自己队作试点。种的棉花,苗儿长得比以前旺,秋里收成高两成。
社员们心里更清楚,小队编织的稻草袋和草席子,农贸合作社听说是松树沟的产品,质量免检,放心收购,使小队收入大增。
这次推荐,尽管没达到每人都满意,但“大事队长”认为,自己尽力做到了上级要求的公平民主,完成了一项前所未有的光荣政治任务,好事办的好,自然很开心。
他没想错,从程序上看,应该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