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遇事不慌,莽一波
沈妙玲嗔怪道:“你再作怪,以后不给你揉了。”
周敬安只得赶紧求饶,他对此早已经上瘾了,要是以后享受不到那不得难受死。
“好妹妹,万万不可,再给我揉揉。”
说罢他又故作烦恼的说道:“整个川南郡都在针对我一个小小县令,为夫实在难啊。”
沈妙玲没好气的双手抱在胸口:“你再口无遮拦,信不信我这就回京城。”
周敬安大惊,赶忙承认错误。
“好妹妹,我错了还不行么,快点不要停。”
就在两人打情骂俏的时候,忽然一位书吏匆匆而来,两人闻讯立刻分开老远。
周敬安办公的地方总是人来人往,他早已经是习惯了。
“说罢,又是哪个地方出事了?”
最近县衙的事情很多,要么是生产出了问题,要么就是求购商品的人吵着要货,再或者就是修建大坝又遭受到了阻拦。
可书吏却说道:“县尊,这次不是坏事,临安侯来信啦。”
“哦?”周敬安立刻站了起来,他快步上前一把夺过对方手中的信件,迫不及待的查看了起来。
而在一旁的沈妙玲,也对周敬安的长兄临安侯周宁十分好奇,很想知道信中写的什么。
于是伸长了脖子想要看,却听周敬安惊呼一声:“大哥再过几日便要到了!”
“太好啦,太好啦,哈哈哈。”
周敬安欣喜不已,主要是他有太多问题想要询问对方了。
他毕竟是初次当官,有许多地方都没什么经验,而且他跟自己的上司关系很差,所以也没有请教的地方。
而且周宁在信中提到,这次不光是他一人,还带来了青丘书院的好友陈树贵,以及部分学子。
这些学子跟着来一是为了帮周敬安,而是也想提前学习一下如何做官,毕竟他们都是当地的才子,虽不说将来封侯拜相,可中举当官是不难的。
于是在他们眼里,周敬安执掌的天下第一穷县,就成了提前实习的地方。
尤其是此次同来的还有一批清水县急需的匠户和部分技术人员,这些人才才是重中之重。
“好!好!好!”周敬安连续击掌三次,可以看得出他内心的激动。
沈妙玲听到周宁要来,不知为何竟有些慌乱,毕竟自己是私奔过来的,还不是周敬安的媳妇。
所以有种小媳妇首次见公婆的感觉,毕竟长兄如父嘛。
“临安侯要来,那我”
沈妙玲欲言又止,周敬安看出了她的顾虑,于是安慰道:“大哥是我平生所见过最豁达开明之人,岂会对咱们俩的事情有意见,玲儿莫要担心。”
“走吧,跟我一道给大哥腾出几间房出来。”
两人走后,书吏则是一脸的羡慕,他自然知道临安侯的大名,为自家县尊有这样一位大哥而感到高兴。
此时的清水县其实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作坊建立之后,首先整顿的就是城中房屋,以及一些基础卫生建设,随后就是大量的招工。
原本穷困的百姓听闻,周敬安组建的作坊每月给一两银子月奉之后,十里八乡的报名者不计其数。
有些人甚至直接拖家带口不惜抛弃祖地前来投奔,这也间接造成清水县原本小小的县城,一时间人满为患。
不过好在提前规划,由建设了大量的商铺和民房,这才将所有人都安顿下来。
原本清水县除去周边村落,只有不到区区一千户,可现在已经足足翻了十倍有余。
不管是人口还是县城面积,直接超过了清水县的直属上级正阳府,所以便顺理成章的遭到了排挤。
这正阳府手底下的县衙扩大了规模,又解决了百姓温饱,按理说知府大人应该高兴才对。
可这坏就坏到正阳府的知府崔邹少,乃是前宰相蔡庸的门生,并且对周敬安的毒舌性格非常厌恶,所以就开始处处针对清水县。
之前清水县就因为饮水的问题和下游的黄水县产生了矛盾,因为清水县在上游,而周敬安兴建水坝之后,那么位于下游的黄水县河道就会变窄。
而这里地处亚热带,种植水稻都是需要大量水源的,根本离不开水。
所以为此黄水县就把周敬安给告了,虽然他几次三番解释,这种水坝主要的作用是梳理河道并不是拦截水源,可最后知府崔邹少依旧勒令周敬安停工。
之后周敬安回信解释,甚至还附赠一张水坝的建设图纸,可崔邹少仍旧不肯收回政令。
气急之下,周敬安带着人前往正阳府大闹了一场,最后干脆双方撕破脸来,表示会亲自写信去京城,也不再遵守正阳府所下达的任何政令。
在规矩森严的大周,这种情况就属于以下犯上,是犯忌讳的。
所以从那之后,清水县就彻底的被孤立了。
从而造成的后果就是,清水县的许多事情都一再被人刁难。
不过周敬啊确不怕,他见招拆招,能自己想办法的就自己想办法,哪怕亏一些也要继续发展清水。
可以说他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川南郡官场。
虽然对于一个后辈新生代官员来说,此举是很不明智的,但周敬安就是憋着一口气,他死活不愿意向腐朽的官场低头。
不过逞英雄于是要付出代价的,他现在已经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干什么都要兜兜转转一大圈才能办成事。
所以对于周宁的到来才会十分激动。
今天上午的农活干完,百姓们就开始提着饭盒和农具前往大坝工地施工。
这些人每天都很辛苦,可他们当初却都是自愿参与的,而且表示不要工钱,只要工地上管饭就成。
可周敬安却是不管这些,他依旧坚持每个上工的人都给钱,虽然不多但一个人也能领到五钱月奉。
这下大家伙的干劲也就更积极了。
他们走到河边,开始划着小船带上家当前往工地,而在他们中间则是有这一架十分破烂的小船。
这看似是一条船,其实也就是一张能在水上飘起来的大木板罢了。
船上有一对母女俩,她们衣衫破烂头发枯黄,一看就是长期挨饿。
小女孩名叫大丫,虽然只有七岁,却已经能帮母亲干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