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全职妈妈人生路 > 第133章 因果不空

第133章 因果不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林可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投放在孩子身上,她只关心着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时刻关注孩子这一棵小树的成长,她忽视了整片森林,包括自己。

    如果她希望孩子成为树的话,她希望自己成为树下的草,默默的陪伴和呵护。然而她不知道,如果她成不了树,一棵不断成长的树,孩子也是无法成为树的。

    父母是孩子成长的根,父母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首先自己就要成为什么样的。

    她忘了自己也是父母的孩子,忘了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忘了孩子应该懂得感恩和回报父母,她甚至忘了自己是谁,她匮乏的内心里,如没有根的浮萍,漂浮着,沉没着。

    在父母家的三年里,她没有关心过父母,没有感激过父母,如果有感动,也是一瞬间的,而没有真正的触动渗透到灵魂,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父母对她有一种哀其不幸,恨其不争的爱恨情感交织在一起,而她理解不了父母的心,因为她刚刚初为人母,对孩子全身心的付出和爱,为孩子她可以付出一切的代价。

    这种自我牺牲式的养育方式,让她感到别人的付出都是不值得一提的。

    她内在的匮乏和自我的执著,让她陷在全神贯注的对孩子好中,不能自拔。

    嫁为人妻,对公婆家的一切置之度外,作为妻子,她对丈夫关心很少,内心渴望被理解,被支持,当面对不如愿和不理解时,她是脆弱的,受伤的,甚至是崩溃的。

    她就想着逃离,逃离这不如愿的现实,再沉浸到孩子的陪伴中。

    被孩子缠绕的脱不开身,被孩子弄得筋疲力尽,她觉察不到自己的问题,而是觉得孩子就应该尽心尽力地去陪伴,去养育,去关注,去呵护。

    别人的孩子独立了,懂事了,而她的孩子,倾注了那么多的心血,依然无法独立,依然很任性,她跟孩子耐心的讲道理,满足孩子她认为的合理需求,她认为她是爱孩子,殊不知,她完全被孩子牵着鼻子走。

    她认识不到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她孤独的活在自我世界里,带着固执的狭隘的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劳心劳力地应付着一天又一天。

    她误以为孩子快乐她就快乐,孩子幸福她就幸福。

    事实上,带孩子过程中,她并没有感到快乐,她也没有感到幸福,而是疲惫,她常常把这种疲惫转移到父母或者丈夫身上,认为是他们对她的不理解,不支持而导致。

    她不知道如果不转变自己的育儿观念,一直围绕孩子转的育儿方式,最后的结果就是误人害己,两败俱伤。

    她认为自己是辛苦的,对待孩子一点都不敢大意和马虎。孩子3岁前,全力陪伴,孩子上了幼儿园,依然不愿意放手,她以为自己的爱会让孩子获得幸福,获得安全感,保证了足够的陪伴和尽可能的满足孩子的需求,孩子其他能力的获取是水到渠成的。

    她认为自己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态,是因为幼年时父母对她不够爱,不够关心造成的,所以她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重复自己的悲剧。

    虽然受了这么多年的学校教育,可是学校教育除了传授具体的知识外,并没有教会她如何的做人,如何正确的做人,这么多年的教育也不过是在水面上打了个水漂,没有让她对人性人情等有触动和改观。

    她依然生活在个人的知见里,偏执的向前走着。

    她盼望着孩子上幼儿园就能有自由的时间,就能放松了。事实并不是如此。

    只要做母亲的认知不改变,依然不会轻松,做母亲自身不去成长,依然还会维持现状。

    当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她依然没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依然与孩子捆绑在一起,让孩子无论是精神上还是身体上都无法与妈妈实现真正的分离,走向人格和精神的独立。

    没有工作,没有生活圈的她,以家庭为中心,孩子是她的责任和全部,家务是顺带的工作内容。

    她本可以让自己很幸福,放手让孩子独立,相信孩子能够靠自己的力量站立,而她也可以实现转身,去思考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怎么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如何实现经济的独立?如何去孝顺父母公婆?如何去与丈夫相处?如何经营好家庭?如何打开自己的眼界和格局?去看到广阔的天地?如果让自己幸福?如何打扮自己?如何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去轻松面对生活?如果让自己和小家庭,乃至大家庭因为她的到来而过得更好?

    这些都成为她的认知盲目,被她统统的忽视了。

    她依然以孩子为中心,捧着宠着孩子,处处在意,时时小心。

    当孩子需要培养独立或者已经具备独立能力的时候,依然不放心,依然不撒手。

    看到别人做得不足之处,担心自己的孩子受伤害。并夸大了伤害的后果,忽视了孩子成长的能力,自愈的能力,参与和体验的重要性。

    所做的一切都冠以爱的名义,都是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美好的童年。

    身为局外人的父母把一切看得很清楚,是她太溺爱孩子了,孩子以此骄纵放任,她需要有一份工作来平衡孩子与自己,让她把父母的意思看成是对自己的苛求和嫌弃,她急于逃离父母的家,而把希望寄托在丈夫身上。

    来到了新地方,环境是自由的,可是内在的缺失和精神上的依赖依然让她抓狂。她本想从丈夫这里找到温暖和补全内心缺失的情感。

    一切无法如愿,她又烦躁和抓狂,知道丈夫受不了而发火,她才意识到自己没有退路,只能委曲求全,于是她又恢复到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把孩子当成自己精神寄托和救命稻草。

    她会把孩子行为合理化,反思自己的缺失。而对真正关心她的亲人,却冷若冰霜,认为他们都对她不好才导致她受苦受累。

    她可怜孩子没有得到成人的宽容和理解,她没有教导孩子要理解成人的不易和辛酸,因为她体会不到父母对儿女的真心,孩子自然也体会不到妈妈的付出。

    即便是自己用全身心抚养出来的孩子,因为妈妈没有回报和感恩的想法和念头,导致孩子也是处在一直索取状态中。如是因,如是果。因果轮回,环环相扣。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