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生病住院,一波三折
住进了市中医院,林可的心终于安了下来。
第一天帅帅挂了一瓶500ml盐水补充体液,盐水挂到1/3时,帅帅的脸色渐渐地红润起来,不像先前干涩了。
林可心里无比欣慰,这次终于可以对症下药,帅帅会一天天地好起来的。
帅帅一进医院,医生诊断为肠炎和急性气管炎,轻度脱水。
对症下药,见效也快。
住院期间,除了挂水,同时配合着吃金双歧益生菌片,还有胡萝卜素的小药丸。
住院的前两天,帅帅还会呕吐,但呕吐的次数,没有先前在家时那么多。也会拉肚,拉肚的次数也不那么勤了。
住院第二天的下午帅帅的情况明显好转。
第四天,又吐了一次。第五天巩固一天,第六天顺利出院了。
林可问这里的医生,农村按“小舌”是否用道理。
医生笑了笑说,“还没听过呢。”
林可又问,“为何在我们那里医院看了总不见好?”
医生说,“以前你是没有看对症,当然好不了了,反而是越拖越严重了。”
云石一听医生这样说,立刻就责备林可:“小孩生病都不知道看,让你转院你不转,我说的话你从来不听,在协和医院看了3天不见效还不赶紧转到大医院来看看吗?”
林欣按她的经验来宽慰林可,“小孩子生病总有一个过程,那个时候小雨生病住院都是十来天,医生总说一个过程,两个疗程,一般要两个星期才好。”
那时候,她已经晕头转向,找不到北了,如果不是玲子的建议,还不知道要走多少的弯路呢?
林可想起来真有些后怕。
帅帅的爷爷奶奶得知帅帅呕吐,极为担心,双腿发软,走路打颤,担心孩子得了脑膜炎之类的严重疾病。越是不知道的情况,就更容易胡思乱想。
林可问医生,医生说,“得脑膜炎的境况是极为少见的,不太可能。”
在帅帅住院的第二天,二子也住进了淮阴医院,他的症状与帅帅差不多,咳嗽与拉肚子,咳嗽比帅帅更严重一点。
本来想在县医院看,县医院的条件差,交了钱又要了回来,去了淮阴住院了。
临床一个小宝宝与帅帅一般大,她奶奶晚上会熬点米粥送来,会分些给帅帅,帅帅能吃上两勺子,也变得爱喝水。这也是帅帅喂奶以来,第一次尝试着吃饭。
这次生病住院五天,各种费用共计花了近一千元,想着有医保政策,心里多少有些期待。
回来后,云石买来电取暖,父亲特意拉了个外线,防止功率大引起短路,一家人都在为帅帅忙碌着。
这次生病,帅帅瘦了不少,原来胖嘟嘟的小脸也瘦了,紧实实的屁股松弛了。
城镇里开始有了医保政策,林可与宝宝也参保,一人一年交60元。按照报销比例,年住院医疗费在300以上,5000以下补40,5000以上15000以下补50,15000元以上30000以下补60,30000以上补70。最高报销限额为5万元。
回来后,林可请林欣帮忙问问住院的费用能否报销一部分,自从参保以来,林可对医保政策保有很大的心里期望,很简单的认为生病住院也可以减少一笔开销。
林欣带着帅帅住院的发票到医保处询问能否报销,医保处的人问,“出院证明及明细单呢?”
他这么一问,林欣才知道这些都没有带,又返回拿了出院证明和明细单。
那人一脸不屑,又抛了一个难题,“开个居委会证明来。”
林欣说,“刚才你怎么不告诉我啊。”
那个人说,“墙上有制度,你自己不能看啊。”
林欣回来说,“还要找居委会开证明,不知这里居委会在哪里啊?”
林欣再次跑了一趟,问这次报销究竟能报销多少,那人说,“你这是在市级医院看病,扣去800元的底,还有空调费,床位费不能报销,有的药能报销,有的药不能报销。你把证明拿来,也能给你报销几元钱。”
全是作弄人的把戏!林欣回来问林可,“几元钱还报销吗?”
要知道是这样的结果,当初也不会跑几趟腿。
这次看病的曲折经历,林可带孩子更加的谨小慎微。
如遇阴冷的雨雪天气,林可带着帅帅呆在房间里不敢迈出一步。
出院回来后,帅帅开始吃东西了,比如鸡蛋,香蕉之类,有时,一天能吃上一根香蕉。
6个月的帅帅能吃一点辅食了,林可没有任何的经验,除了蛋黄外,不知道还能吃什么。
即便是林可如此谨慎,半个月后帅帅还是在夜里哼哼唧唧的闹人。
量一下体温,高达389°,一摸他的手脚,好烫啊,一看时间是夜里12点,林可给他吃了退烧药,过了1个小时,他的身上头上开始冒汗了。
林可心想,出院后非常谨慎,怎么这么短的时间内又生病了?连去厨房都用包被包裹着,生怕有些闪失,可是还是防不胜防。
帅帅除了发烧,什么症状都没有,比如流鼻涕,鼻塞,咳嗽,拉肚等等,就这样莫名其妙的在夜里发起高烧来。
第二天,林可给林岚打电话,林岚推荐她去上次二子咳嗽时去看的小诊所看病。
听说是小诊所,林可不放心。
林岚说,“你先到小诊所看看,不要总是怀疑这怀疑那的。”
林可还是去了,环境真差,上下几间贯通的房间里除了一个煤炉外,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
帅帅体温已经高达40°了,问医生怎么会发烧这么厉害。
医生说不出所以然,当成普通感冒来医治,挂完水后又开了一些感冒药与消炎药。
可是水挂完后,帅帅高烧不退,林可内心非常的忐忑。
第二天林可不想再到小诊所了,想直接去市里,可是家人没一个支持她。
“县城里就不能看病啦?别人家的孩子能看好,你家的孩子就看不好了?”
“县城里就治不了小孩发烧了,来回折腾,有哪个必要吗?”
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就是林岚。
林岚一说,母亲就信了她的话,反对林可的提议。
林可打电话给云石。
电话那头的云石一个劲地催着林可赶紧去市中医院,不要再拖,不要弄得像上次那样。
林可无法那定主意,她感觉自己两边受气,左右都不是。
林岚说,“在小医院里才看了一天,哪能见效那么快的,再看两天,如果不行再到大医院,总有个过程。”
林可不放心小诊所,“那就去县医院去看”。
家人觉得她不可理喻,生个病一时到这里看,一时到哪里看的。
可是帅帅发的是高烧,没有一个人安慰她,内心怎能不焦虑,她多么害怕上次的悲剧重演啊。
母亲看到帅帅的持续高烧不退,让步说,“就去县医院住院吧”。
到了县医院,查了血象。
医生说,小孩的血象很低,情况有些麻烦,需要住院。
一听说要住院,只好听医生的。办理了住院手术,一进儿科病房,里面阴暗潮湿,又脏又乱,大房间里放着六张病床,住满了孩子。
进入这样的环境,林可又立刻紧张起来,心又提起来。
林可问医生:“孩子的血象为何会那么低呢?”
医生含糊不清的说,可能是血液病之类的。
林可想不通:好好的孩子怎么会得如此严重的病呢?
她只能把情况告诉婆婆,婆婆说下午就会从家里赶过来,婆婆与云石催着林可带着孩子先去市里,可是她一个人怎么去?
林可想,难道县医院的水平真的这么差吗?连孩子的发烧都医治不了?
住进了县医院,先给孩子的头上安置了留置针,接着给孩子挂水,水挂完了可是孩子的烧依然没有退。
下午,云石不停的催着林可,林可只好一次次的找医生,医生也说不出原因来,又建议去拍个片子,拿到片子让医生看,医生说肺部有阴影,可能是肺炎。
可是孩子一声都没有咳嗽,怎么又突然是肺炎了?林可疑惑不解。
云石在电话那端,一个劲的催问,“帅帅烧退了没有?”“好点没有?”如果告诉他烧还没退。他就会让林可赶紧找医生,想办法把孩子的烧退了。
医生说:“等等看,不要急。要不然就打安乃静的强行退烧。安乃静的副作用很大,不建议使用。”
林可本来就心烦意乱,被云石一个电话一个短信的催促烦不胜烦。问医生,医生不知道怎么办,你让她该怎么办是好?
下午婆婆匆忙赶来了,她看到帅帅的情形,心疼的很,抱着帅帅在手里拍着。
晚上9:00又给帅帅挂了盐水,帅帅发烧哼哼唧唧,依然不舒服。
林可一次次的跑到医生值班室里问,“孩子的烧怎么还不退?”
医生来查看,“不要让孩子盖那么多东西,发烧了要散热”。
婆婆一听说不让孩子盖东西,急了,“这么冷的天,不让孩子盖被,孩子能受得了吗?发烧难道不盖被子烧就退了?”
医生也急了,“我说的话你不听,你就转院到别的地方看。”
后来婆婆提起当时的场面,说,“如果不是看到孩子生病,我当时就想给她两巴掌,这种人怎么当医生,哪有这样看病的理,发烧了不让盖被子就能把烧给退了?”
婆婆又用她农村退烧的老办法,用酒给孩子擦拭全身来降温。
护士见了立刻阻止,“不能用酒擦拭的,不然会引起低烧的”。
婆婆没理她,继续按照自己的方式护理着。
婆婆说,“明天一早去市里的医院看吧,看这里的护士医生都是看病的料,态度还强硬。”
一夜无眠,帅帅发烧没退,折磨得基本一宿未睡。第二天天还没亮,母亲把要带的东西收拾妥当,此时父亲半个月前从工地上回来,父亲、婆婆、林可抱着帅帅拦车坐上,往市中医院疾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