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全职妈妈人生路 > 第1章 父母的心病

第1章 父母的心病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林可与云石相识不到一个月,就准备结婚了。

    第一次见面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是所谓的一见钟情?随后,两人火速订下终身,见了双方父母。

    林可把云石带回家,父母很中意这个女婿,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符合父亲心目中的女婿标准。父亲最关心的是“两个人什么时候结婚呀?”

    云石说,“跟父母商量了,算出两个人的八字,定在下个月的月底。”父亲满心欢喜,十分放心。连说:“好好好!随你们那边的安排。”

    养了这么多年的女儿,父母不上门考察一番,就这样轻易又放心地把女儿托付给了人家。由此可见,父母怕女儿嫁不出去的心有多迫切呢?

    在这之前,林可只在电话里告诉父母找到对象了,正在谈婚论嫁,父母悬着的心这才放下来。

    最小女儿的婚事,压在父母心头的一块大石头,父母的想法很单纯,就是女儿大了,就该嫁出去。否则的话,他们感觉家里有个二十七八岁的女儿没对象,脸上没有光。

    父母这样的心理给林可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恨嫁,找个合适的人以最短的时间嫁了,后面事就不去考虑,至于未来如何就交给时间。没有娘家人做参谋,自己摸着石头过河,是好是坏,听从命运的安排。

    云石的家里定好了结婚的日子,林可立刻给父母打电话,母亲没有手机,父亲接了电话,一听是林可的声音,“是可儿啊,让你妈接电话吧。”

    父亲说着很自然地把电话转给了母亲,林可对妈妈说,“妈,我们打算10月份结婚了,想听听你们的意见呢?”

    妈妈一听女儿要结婚了,喜得合不拢嘴,一个劲的说,“好,好。你们自己做主吧。”

    妈妈心里欢喜,不知如何表达。在结婚的大事上,别人的婚事是两家人的较量,而自己的婚事却由自己一个人做主,林可不知道是喜是悲呢?

    林可的内心倒向往起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婚姻不仅是两个人的事,更是两个家庭的事,甚至是两个家族的事。两个年轻人的婚姻在双方家长和亲人的见证下,会给双方很大底气和安全感。

    林可的父母把林可的终身大事完全交给林可,没有经历过任何世事的历练的林可,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她的想法很简单,结婚了,此生就有归宿。

    再苦的日子,两个人牵手走,也不会觉得苦。再难的路,两个人搀扶着走,也不觉得孤单。

    对于婚事,父母这边没有任何异议,服从男方的安排。不过问男方有无彩礼,不问男方是否有房,是否有经济基础,甚至女儿的婚事他们也不准备操办……

    云石这边呢?既然女方不要彩礼,也不提彩礼这事,云石对父母解释道,“两个人是自由恋爱,不需要彩礼。”让父母安心。

    林可性格温顺,随和,没有什么主见,娘家父母这边没有提出任何意见,那就随着男方家这边安排。

    云石是家里的老大,又是长子长孙,结婚作为家里的第一等大事,云石的家里非常地看重。

    在商量结婚事宜上,云石母亲不时地在电话里询问着,先是根据两人的生辰八字提前择好吉日,问彩礼事宜,女方家的意愿,婚礼风俗是根据哪个地方来定?

    云石告之父母,“不需要那么多的讲究,你们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云石的母亲顿时感到真捡到宝了,不仅节省了一大笔彩礼钱,将来的儿媳妇通情达理,听儿子的话,心里自是喜欢。

    林可向云石提过彩礼的事,即便按照农村结婚的风俗的最低标准,男方也应该给女方家几万元彩礼,为此两人还闹了些别扭。

    云石家在农村,他体谅着父母挣钱的辛苦,他不忍心自己的婚事让父母破费。云石认为他与林可属自由恋爱,没有要彩礼的理。

    林可向家人提及此事,母亲开明地说,“钱多钱少都无所谓,只要你幸福就行。”

    算了,娘家没有人给自己做主,她又不看重这些物质,既然自己做不了主,云石怎么欢喜怎么办。

    没有经历过世事的林可,哪里知道从云石对待彩礼的态度上,已经埋藏了婚后的种种隐患,一个不愿意为结婚付出任何彩礼的男人,真的会用心珍惜眼前的女人吗?他会郑重地对待婚姻,专一地对待感情?他会照顾好林可?担起家庭的责任来?

    当下的林可完全被所谓的幸福冲昏了头脑,对一个不愿意给自己任何经济保障的男人,依然是义无反顾,言听计从。

    没有家人的撑腰,因提及彩礼引得云石不高兴,再也不提了。再说父母也没有向男方要彩礼的意思,林可也不想因为彩礼而闹得不欢而散。

    善良的林可也想着公婆赚钱不容易,既然云石说不需要彩礼,那就听他的吧。

    结婚的日子一天天逼近了,别人的婚礼双方家长做主,两个年轻人用心准备,自己的婚礼林可听云石的安排,云石听父母的安排。两家的父母连面都没有见,甚至没有打电话沟通。男方订下婚期一个星期前,林可在电话里告诉父母的安排。

    先提前两天到娘家,在娘家举行完婚宴,再去云石家。

    父亲说,“这样也好。”本来不打算通知亲友的父亲,立刻通知了亲友,临时做出安排。

    林可内心里羡慕别人家的父母,在舍不得女儿出嫁。女儿出嫁前,故意出一两个难题,为难一下男方,让男方体会到父母对出嫁女儿的爱与不舍,出嫁的女儿将来也可以把娘家作为靠山,这样女儿在男方家受了委屈,也能回到娘家,内心里有个依祜。

    婚前,父母能郑重地把女方交到男方手中,语重心长地向男方明确表示,“女儿在我们家是心肝宝贝,要是我知道女儿在你家受了委屈,你这小子等着瞧……”说些硬气的话让男方听着,让男方把女方放在心里。

    而父母就这样轻易地把女儿拱手相让了,无条件……

    父母一生生养了四个女儿,在关键时刻,暴露出父母这么多年因没有生儿子而缺乏了底气,对女儿们的忽视,让女儿们在出嫁后内心里缺乏娘家人撑腰而茫然四顾,让男方在心里上占据了足够的优势,为女儿们婚姻不幸多少埋下了伏笔……

    林可早知父母为自己的婚姻大事焦心已久。上大学时,林可因为中学留级,年龄上比同学大两岁,在大学期间母亲就望着林可早点找个男朋友,毕业后就能结婚。

    大学毕业后,就到了剩女的年龄,毕业找工作,没有工作经验,没有人生阅历,学文的她,长相一般,说话又笨拙,屡屡碰壁……

    林可从未向父母提及,一怕他们担心焦虑,叹息,二是反而显得自己更加无能。找到工作,稍微安定下来,林可才敢打电话给家人,电话里,妈妈悄声的说,“对象找好了没有?”林可心里五味杂陈。自己与父母之间树立的何止是一堵墙,简直是隔着千山万水……

    父母担心读书读傻了,不会谈恋爱,怕她嫁不出去,爱面子的父母,因家里还有了一个嫁不出去的女儿,让他们无颜面对周围人……

    偶尔一次的电话中,林可能感到自己成了父母的一块心病。异乡他地,性格内向,不善言谈,谁给她牵线搭桥呢?

    后来林可遇到了云石,云石真心对待林可。林可这才鼓足勇气把云石带回家……

    林可有了对象后,母亲这才告诉林可,父亲常常在夜里为嫁不出去的女儿失眠,叹息,把心头的闷气撒向母亲,“你看你生的没用的闺女,连谈恋爱都不会,早知道让她读什么大学,真是没用的东西,她连那个痴呆的闺女都不如,人家都有对象,都快结婚了。”

    母亲被父亲责备心里也很难过,躺在床上暗暗流泪,与父亲一起失眠。这次,林可把云石带回家,母亲才敢把父亲说的牢骚话,说给林可听,林可听了好不心酸。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